5.1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0 11: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活动: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A
B
C
四大地理区域A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400毫米
降水和夏季风
讲授新课
界线A大致与那条气候分界线最接近?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所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四大地理区域B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B大致与1月哪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0℃
800毫米
界线B大致接近哪条山脉和河流分布?
秦岭—淮河
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候
讲授新课
四大地理区域C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C大致与哪两级地势阶梯的边界基本吻合?
第一、二级阶梯
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
昆仑山
横断山
所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所以:划分界线A、B、C的的意义是:
A
B
C
界限A是400mm年的呢个降水量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界限B秦岭——淮河一线
界限C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穿越我国春节之旅
情景导入
海南
上海
黑龙江
西藏
新疆
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陕西
(一)地理差异显著
气温差异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南部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黑龙江长冬短夏,近半年时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海南岛
新课学习
自然环境差异
黑龙江
影响 因素
纬度因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降水差异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沿

西北内陆
影响 因素
海陆因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地势差异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西部


影响因素
地势因素
地高天寒,雪山连绵
地势低平
温暖湿润
由图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农业差异
人类活动差异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
东密西疏
新课学习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影响因素是
东部高、西部低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作息时间差异
哈尔滨人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广州人
我们一般午后不休息,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8点以后,大街上就很少有行人了
我们一般午后休息一会,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9点以后喜欢走上大街,很晚才回家
这种作息时间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温差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作为辣味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阅读材料
饮食差异
气候、水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读图:体会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不同
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运动项目:
滑冰、滑雪
水果:苹果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运动项目:
赛龙舟、游泳
水果:柑橘
我国地域辽阔,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还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活动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玉米
水稻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P5
2. 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P5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河流流量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方气温高于北方
北方:
南方:
流量小
流量大
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因素
归纳
P5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一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
④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⑤旱田和水田分界线
⑥河流结冰期和非结冰期的界线
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