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主备人】李 燕 【审核人】杨 静
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法、美
1.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9 1775-1783年 1789.7.14~1814
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殖民统治阻碍; 法国封建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文献 《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时间:1689年 ②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利明确制约——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执行。③意义: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①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②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三权分立”(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①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②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人权宣言》: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②作用(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体现资产阶级性质。③宣传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
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很大。
2.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1799年拿破仑夺权)
①对内政策: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②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控制欧洲许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初期打击反法同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侵略战争”,他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他国人民利益,激起反抗。
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统治的加强:
1.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废存问题”(矛盾焦点)引发的矛盾。
(3)解决方式:主张和平解决,但最终通过美国南北战争武力解决。
(4)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南方叛乱各州(作用与意义:激发了黑奴的革命热情,使战争的形势有利于北方)
(5)影响:它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从此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评价林肯: ①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并因此而献身,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②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7)对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①军事和法律手段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方式;坚决反对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平统一;③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2.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原因 农奴制危机 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
影响 ①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②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①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4)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巩固练习:
1.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 ( )
A.总统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制
2. 因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
A.《拿破仑法典》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3.小华同学创作了历史课堂情景剧《19世纪中期的世界》。你认为下列情景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一项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中国的洋务运动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4. 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欧洲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 )
A.发动“雾月政变” B.制定拿破仑法典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
5.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
C.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6.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7. 明治维新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B.发展工业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施征兵制
8.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9.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而告终
10.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 )
A.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B.废除了奴隶制
C.摧毁了英国和殖民枷锁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11.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推翻了旧的政治统治
C.解放了广大农奴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2.“16世纪后世界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和西北区……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指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13.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 ( )
A.自由劳动力 B.土地所有权 C.政治民主化 D.思想自由化
14.一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录片,介绍了各国通过立法手段来巩固革命成果,下列解说词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独立宣言》
C.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颁布《1787年宪法》
15.小张探究“美国的诞生”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B.来克星顿枪声 C.《宅地法》 D.萨拉托加战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伟大的总统”的功绩是什么?(3分)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1分)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丈明的那些翻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 拿玻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说的“潮流”指的是什么?(l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l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活动的根本出发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