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中美关系
【主备人】吴锦珍 【审核人】李 燕
中美关系知识梳理
1、近代史上中美关系:
(1)二战前:
①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追随英法侵略中国,是帮凶;1900年与其它列强一起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②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美国为阻止日本独占中国,支持中国要求解决了山东问题。但也同时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美国势力在中国开始膨胀。削弱了日本在中国的势力(改变了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恢复到了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二战中:
① 1942年1月1日中、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国际发法西斯联盟(合作),中美两国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共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②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出卖中国主权给苏联,换取苏联同意对日作战。大国强权政治。
(3)抗日战争胜利后,扶蒋反共是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美国的企图破灭。
2、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对抗关系,70年代以后走向正常化。
(1)全面冰冻:
①新中国成立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政策。
②发动侵朝战争,企图进一步侵略中国。
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人民实行了抗美援朝斗争,取得胜利。
④60年代美国又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在整个60年代仍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2)走向和解:(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当今中美关系的特点:友好发展是主流,有摩擦、矛盾。
冷战结束后,关系一波三折。20世纪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在科索沃战争中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3、中美关系存在问题:台湾问题(焦点);人权问题;贸易摩擦等。
4、中美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维护世界和平、消灭和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保护世界环境、反对恐怖主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5、中美关系在历史上的相同处:
①都存在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美国历史上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制度;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而爆发的南北战争结束了分裂,维护了统一;而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两种社会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港、澳、台是资本主义制度)也是为了维护统一。
②都进行过八年抗战:美国独立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6、中美关系认识:
①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摩擦,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启示】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两国需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互利双赢。
②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关系中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分歧。但这些差异和分歧并不妨碍中美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
7、中国应对措施:谋求和平与发展,把握机遇,主动进取,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正确轨道发展。
8、中美两国应如何发展两国的关系:在美国政府遵守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的原则下,全方位发展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9、2009年两国关系重新定位:积极的关系、合作的关系、全面的关系。
10、2009年双方确定了两国关系的对话框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11.美国的人权问题:
①评价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评价美国轰炸南联盟):人权高于主权是指美国的人权高于别国的主权,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
②美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国内仍存在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问题;美国的对外战争,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破坏;伊拉克战争中的虐待俘虏事件。
③面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议案,我们的态度:坚决反对和挫败美国的反华议案,坚决反对将人权与各种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贸易往来挂钩,不接受把人权作为交往的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
12.据史说说中美两国应如何交往?
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合作与发展。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和利用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加快发展自己,也要对敌对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13.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何?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中美联合公报》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 )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 湾海峡 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 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华
3.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下列国际组织中,中美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①联合国 ②欧盟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新华社北京2007年11月26日电: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 法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反对“入联公投”,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美国完成统一大业时通过了两部文件分别是( )
A.《独立宣言》《宅地法》 B.《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典》 D.《人权宣言》《宅地法》
5.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右 图)。欧盟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 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
A.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二、非选择题
6.以下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读图后请回答:
(1)图1中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的这一历史性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两国何时正式建交?
(2)图2中布什与胡锦涛会晤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的这一立场是什么?
(3)结合中美关系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7.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
材料一 假手蒋介石(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他们不仅能开辟巨大的中国市场,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商人梦寐以求的市场终于要成为现实了,10亿亚洲主顾会大有助于避免另一次经济危机。……也正是基于独占中国市场的强烈欲望,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于二战结束不久,发动了全面内战。……(但后来他们支持的蒋介石集团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打败了)。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材料二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上美国的霸权地位(因苏联的争夺和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已无可挽回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处于相对衰弱之中。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为什么要敌视新中国?为此它采取了哪些敌视政策?举一例说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的重大胜利。(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请谈谈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大事。(4分)
(3)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发表了哪两份公报?这两份公报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6分)
8.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利于推进世界和谐
(1)写出事件的名称: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6分)
(2)图二、四所反映的事件共同涉及到了哪一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