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近现代科技与思想解放运动
【主备人】王娟 【审核人】陈晓晓
班级 学号 姓名 ___ 等第
【考点链接】一、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内燃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共同影响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都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3、都改变了国际格局
对中国影响 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初期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后期中国正在努力追赶,制定了863计划。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
1.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意义: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最早的造纸技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
2.南朝: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
3.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
(1)造纸术: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蔡侯纸)。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金刚经》:唐朝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比欧洲早400
(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中国近现代科技:
近代史 詹天佑 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侯德榜 发明联合制碱法(也称“侯氏制碱法”),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居世界前列
现代史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国成就的重要象征,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进入太空
袁隆平 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磨稻”
863计划 以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高技术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
近现代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1、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
(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著作:《海国图志》
(2)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天演论》
2. 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4-16世纪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是( )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D、“863计划”
2.李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为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 (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居民,下列哪些现象对你来说是可能发生的( )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原来没有的西红柿、玉米、甜薯都有了,只是价格太贵②如果你要去远隔大西洋的美洲,正如21世纪的人类去月球一样是可能实现的③在陆地上,你可以坐上火车;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④不过,你到美洲后会感到失望,因为那里到处都在抢劫、杀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下图中的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 负所压倒”
5.环保运动逐渐在全球兴起。环境污染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的兴起
6.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有关?( )
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 D.电磁感应原理
7.相对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
A.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C.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
8.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了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 ( )
A.原子弹爆炸 B.蒸汽机 C.蒸汽火车 D.螺旋桨飞机
9.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四:“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语录》
(1)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次变革?体现了哪一家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的哪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有何作用?(3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伏尔泰的思想主张。(2分)
(5)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分)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材料二: 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单位:万吨)
年代 1870 1900
产量 80 2000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