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度
比
较
教学内容: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P50-51
教材分析:
《长度比较》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几何与实践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知长度概念、学习长度度量的第一课时。从思维发展来说,长度度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长度的初步感知→长度的直接比较→长度的间接比较→用统一的单位来比较→长度单位概念体系的形成。本节课主要是前面三个阶段的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对长度的定性分析,即直接用视觉判断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但是对于没有一端对齐的物体如何进行比较没有太多的经验或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比较的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学情我制定了3个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直接比较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会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长度概念的理解及对物体长度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对长度的定性分析,即直接用视觉判断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但是对于没有一端对齐的物体如何进行比较没有太多的经验或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直接比较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会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
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4.在比较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5.在积极的评价中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
教学难点:物体长短的间接比较。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游戏,看看谁有火眼金睛。
游戏1:比旗高
师:哪面旗最高?哪面旗最矮?
游戏2:比身高1
师:小胖和小伙伴们在比身高,谁最高?谁最矮?
小结:看来大家的眼力都很好,能直接比出旗高和身高。
【设计说明:学生已经有了直接用视觉判断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的能力,通过简单的游戏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比较长度的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更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探究方法、灵活运用
活动1:比身高2
1、牛老师想请3个小朋友也来比比身高,谁愿意?
(1个站在椅子上,另外两个站在地板上。)
2、你们能看出他们谁最高谁最矮么?这样比公平么?应该怎么比?
师小结:比身高时,要站在同一横线上才能比。
活动:2:比绳长
1、活动课时间到了,小胖他们在跳绳,谁的绳子最长?
2、大家猜得很踊跃,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比比吗?
3、你的办法真棒!(表扬)
(边演示边说)小胖他们也是把3根绳子拉直,然后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来比较的。
4、谁来说说比较的结果?
小结:比较物体长度时,我们要先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看另一端来进行比较。(板书:一端对齐)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度比较。(板书:长度比较)齐读2遍
活动3:比带长
1、老师给每一组同桌准备了两根漂亮的彩带,请你比比这两根彩带,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吗?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的彩带长,()色的彩带比()色的短。
小结:把比较的物体一端对齐,看另外一端,就能进行长度比较。
活动4:自由比较
1、接下来,请小朋友从自己的课桌中任选两样物品比一比。
活动5:比邻边长
1、小朋友学会了一端对齐来比较长度,那么这张纸上的蓝线和红线哪条长、哪条短?请你和同桌一起开动脑筋比一比。
2、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比较的结果?
3、大家比较的结果一样吗?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比较的方法?
预设:1、折对角线
2、借助工具
小结:大家想出了各种方法来使这两条线一端对齐进行比较,你们真了不起,表扬一下自己。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比身高、比绳长让学生自己发现直接比较时要先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进行比较;然后通过彩带、自由比较两个活动让学生巩固练习把物体一端对齐比较的方法;最后比邻边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找到比较的方法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倾听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三、方格纸上间接比较
刚才我们通过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许多物体的长度,但这些东西在纸上不能移动怎么比呢?
2、怎么数,谁来示范一下?
3、你们想试一下吗?把书翻到P51,学着
的样子数数这些物品长几格。把你数的结果写下来。(投影汇报)
4:你能选两样来说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吗?
【设计说明:第三环节是初步体验定量分析物体长度,也是物体长度的间接比较。通过学生的演示交流让全班学生了解方格纸上间接比较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板书
长度比较
一端对齐,看另外一端
数格子
折一折
设计说明:
《长度比较》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几何与实践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知长度概念、学习长度度量的第一课时。从思维发展来说,长度度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长度的初步感知→长度的直接比较→长度的间接比较→用统一的单位来比较→长度单位概念体系的形成。本节课主要是前面三个阶段的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对长度的定性分析,即直接用视觉判断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但是对于没有一端对齐的物体如何进行比较没有太多的经验或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比较的方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会直接比较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会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在比较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在积极的评价中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3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一、学生已经有了直接用视觉判断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的能力,通过简单的比比旗高和身高游戏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比较长度的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更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探究方法、灵活运用。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比身高、比绳长让学生自己发现直接比较时要先把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进行比较;然后通过彩带、自由比较两个活动让学生巩固练习把物体一端对齐比较的方法;最后比邻边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找到比较的方法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倾听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三、方格纸上间接比较。第三环节是初步体验定量分析物体长度,也是物体长度的间接比较。通过学生的演示交流让全班学生了解方格纸上间接比较的方法。长度比较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在比较物体长短的过程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会直接比较出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以及在方格纸中比较物体的长短。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在自主探究中探索与掌握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
3、在比较物体长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多角度思维等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情景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灵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比较物体间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纸、学习用品等学具。
教学过程:
对长度的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1、比铅笔(长短明显)
师:这里有2支铅笔,你能比一比,说说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吗?你是怎么知道?
生:红色的铅笔和蓝色的铅笔比,红色的铅笔比蓝色的铅笔长,蓝色的铅笔比红色的铅笔短。我是直接看出来的。
2、比书本
(课件出示两本书)
师:谁来说一说,哪本书厚,哪本书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号书和2号书比,1号书比2号书薄,2号书比1号书厚。我是直接看出来的。
3、比高矮
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做一个比较高矮的小游戏。(选择三位同学)
师:好,我暂时先请3个小朋友,你们看,他长得很高,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1:他不能站在凳子上,应该要下来
(生2:不公平,他要在地上。)
师:好,那现在公平了吗?(让他坐在凳子上)
师:好,让他下来(故意让他坐在凳子上),现在可以比了吗?公平了吗?
生1:还是不公平
师:为什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让他也站在地上
师:(让学生下来,故意把一个拉开一点)那现在一个站在这边,一个站在那边,你能一眼看出他们的高矮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
生:让他们站在一起
师:对,让他们在一起,那现在可以比了吗?
生:可以
师:小朋友真聪明!比较高矮不仅要站在同一地面上,而且要让他们站在一起才能比较,现在只要看他们的(头顶)就能比出高矮。
师:谁能用几句话来说说比较的结果?(谁和谁比,谁最高,谁第二,谁最矮)
师:好,请你们下去,这个小游戏就告诉我们:比较高矮要让比赛的人站在同一地面上,只要看他们的头顶就能比出高矮了。生活中像这样的比较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长度比较(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实践体验
(一)直接比较物体长短
1、比旗杆
师:小朋友,我们的好伙伴小胖的学校正在举行春季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操场上有一面面彩旗,你知道几号旗最高,几号旗最矮?
生:1号旗最高,4号旗最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他们在地上,我们只要看上面
师:对,4面彩旗在同一地面上,(点课件)我们就看上面的杆顶就能比出高矮了。
那么2号旗和3号旗比呢?
生:2号旗比3号旗矮。
师:3号旗比2号旗?你说?
师:1号旗比3号旗?生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刚才我们用眼睛观察,(板书:观察),只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就能比较出人的高矮和旗杆的高低。
2、比彩带
(1)不同方向
师:小胖想用彩带布置比赛场地。他想比较一下这两条彩带的长短,你们能不能帮助小胖呢?
师:有的说红的长,有的说绿的长,还有的说一样长,看来用眼观察不能马上下结论,谁能想一个好办法,使大家能一眼看出那根长那根短?(让大家想办法,小组讨论)
生:把他们放在一起。
师:怎么放在一起,请你上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
师:哦,你的办法真好!把2张纸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板书: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遮住一端
师: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这2条彩带被红布遮去了一部分,请你猜一猜哪一条彩带长?
生:(众说不一)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谁猜的正确。(课件)
师:哎,看来我们得记住在比较物体长短时,要将物体看完整,然后再比较。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也可以采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办法。原来蓝彩带比黄彩带长,谁能把这句话说一遍(蓝彩带比黄彩带长)。
(板书:移一移)
(3)遮住中间
师:(课件)哎,这两条彩带同样被红布遮去了一部分,你知道哪个长吗?
生:红的长、红的长。。。。
师:为什么都说红的长呢?
生:因为他两头都露出来了
师:哦,两头都露出来了,就一定是红的长了,难道绿彩带不能在红布下面藏点小秘密?
生:他可能会绕个圈
师:到底说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个究竟。(点课件)哦,绿彩带在下面打了一个结,我们把它拉直,然后再比较,(点课件)原来红彩带和绿彩带一样长。这幅图又告诉我们: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一定要将物体看完整,千万不能看到一部分就轻易下结论。
(板书:拉一拉)
3、比邻边
师:(课件)小胖还想用彩纸装饰运动场地,他发现这张彩纸上有一条红边,一条蓝边,小胖不知道哪条边长,我们帮帮他好吗?
师:好,我们每个小朋友桌上也有这样一张纸,请你拿起这张纸,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巡视指导:发现用尺量、有的两人对比、对角折)交流
师:哦,你是用尺量得,发现谁比谁长?
生:蓝边比红边长。
师:噢,你们是2人合作的,那你们上来演示一下。
他把一张纸的红边和另一张纸的蓝边去比较,结果发现蓝边比红边长。
师:你真棒!采用对角折的方法就可以将两条边重合,让他们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知道谁长了。
方法一个比一个好,来好,请大家拿起你手中的纸,跟老师一起折一下。我们把这张纸对角折,两条边就重合了,看另一端就知道蓝边比红边长。
师:小朋友真棒!帮小胖解决了好多数学难题。
(板书:折一折)
(二)间接比较物体长短
师:小胖装饰完运动场地之后,还准备了好多文具作为奖品,如果这些文具不能移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比较长度呢?这次啊聪明的小胖拿来了方格纸。
师:如果有了方格纸你能比了吗?
生:数格子
师:小朋友,你们太聪明了!这副图书上有,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1页,两人合
作数一数,把数到的结果填在各种文具旁,最后交流。
师:现在,老师要提问了:绿铅笔比水彩笔长几格?水彩笔长比绿铅笔短几格?
蜡笔比小刀长几格?小刀比水彩笔短几格?小刀和蜡笔比呢?为什么?
生:因为小刀和蜡笔都有四格。
生:小刀和橡皮一样长
师:小刀和橡皮一样长,还可以说“小刀和橡皮长度相等”
。
师生同归纳:学到这里,我们该把思路里一下了:比较物体的长度,直接比较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有的需要把物体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间接比较可以借助于方格纸,通过数方格进行比较。当然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多,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
观察
(板书:直接比较
间接比较:方格纸
)
内化新知,综合应用
跳远
师:经过这么多准备,运动会正式开始了,首先是跳远比赛,小巧和小亚谁跳的远?
领奖
师:比赛进行到这里,小胖和小丁丁准备把奖杯给获胜的选手,谁能先拿到奖杯呢?
经过大家的努力,春季运动会顺利结束了,他们也给我们小朋友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了不起。
梳理知识,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观察
直接比较
移一移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拉一拉
折一折
间接比较:方格纸长
度
比
较
教学内容:P50、P5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视觉直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会使用直接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概念提出:
1、小熊,小猴和长颈鹿站在了领奖台上比高低
2、揭题:今天这节课一起研究“长度比较”的方法。
二、思维方法的运用:
(一)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1、用视觉直接比较物体的长短
(1)出示四面彩旗
(2)出示四个小朋友比身高
2、三条纸绳比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2人合作比较
集体交流
3、拿出所有的铅笔进行比较,找出最长的一支?(个人比,互相比)
4、两支铅笔比长短(一部分被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小部分)
小结:所以我们一定要一端对齐再比较,就是起点要一致,这样才公平!
5、长方形长和宽比
动手操作
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结果
(二)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1、出示课本51的第5题,认识方格纸
2、完成课本51页第五题
学生交流。
3、那刚才纸上的红色的边/和蓝色的边/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三、迁移验证:
判断
2、在方格纸上比较长度
3、哪条路短?
四、概括提炼:
比较长方形纸两条边的长短
师:小朋友桌上每人有一张长方形纸,如果不用尺,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出1号边与2号边哪条长?哪条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