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第6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第6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10: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  )
A.
B.
2.如图是张璐某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成绩.
如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5和0.50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B.用长3cm、4cm、5cm的三根小棒只能围成一种三角形
C.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D.小明5次跳绳的总数是600个,他每次的跳绳个数一定是120个
4.期末考试中,张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是89分,数学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分.
A.94
B.92
C.95
5.“小明走路去上学,走了一段路后,走了一段路后,怕迟到就跑步到学校”.下图能反映这样描述的是(  )
A.
B.
C.
6.甲、乙两修路队修路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
A.甲队一共比乙队多修3米
B.两队的修路速度都在加快
C.甲队每天修的都比乙队多
7.如图是某商场2018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
8.如图是U、V、W、X四辆不同类型的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如果每辆车都有50升油,那么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  )公里.
A.22
B.1200
C.2000
D.2200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东东的身高是146厘米,明明和红红的身高都是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
10.下面是五年级(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记录表.
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质量/千克
24
27
28
17
23
25
(1)全班共回收废报纸 
 千克.
(2)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 
 千克.
(3)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0.5元,这次回收的废报纸共值 
 元.
11.文文把去年5月12日阳光小区室外的气温变化情况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文文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 
 时气温最高, 
 时气温最低.
(3) 
 时到 
 时气温升得最快, 
 时到 
 时气温降得最快.
12.程老师骑车到小丽家家访,根据折线统计图填空:
①小丽家离学校 
 米.
②程老师在小丽家呆了 
 分钟.
③程老师回去时的速度是每分钟 
 米.
④去时在600米处遇到熟人停留了 
 分钟.
13.上学期期末考试,李秋的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英语考了98分,她这三门的平均成绩是 
 分。
14.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0.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5吨,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8吨.
15.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一班的近视人数是 
 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 
 班.
(2)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 
 .
(3)你对英山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建议是: 
 .
16.小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他所行的路途和时间如图.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他从图书馆返回家中时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小时.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一次数学测试,一班的平均成绩是92分,二班的平均成绩是89分,则一班的每个人的成绩一定比二班好. 
 (判断对错)
18.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用2厘米表示90万吨,那么用4厘米表示180万吨. 
 (判断对错)
19.折线统计图不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
20.小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有的同学身高会超过132cm,有的同学身高不到132cm. 
 (判断对错)
21.单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标出图例.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8小题)
22.阳阳从家去学校的速度是每分钟50m,从学校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40m,那么阳阳往返学校和家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小军到离家6km远的奶奶家看望奶奶,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军途中一共休息了 
 次,共 
 分钟.
(2)小军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一共用了 
 小时.
24.统计
(1)小刚家第 
 季度电费最多,是 
 元.
(2)两家第 
 季度电费相差最少.
(3)小明家平均每个季度电费是多少?
25.
(1)哪种果冻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如果你是经理,你准备第二季度怎样进货?
(3)你从图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6.四年级某班共有32名同学参加数学期末考试,最后计算出平均成绩是82.6分.这个班的数学总成绩是多少分?
27.5个小朋友拍球,分别拍了57下、61下、59下、60下、63下,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下?
28.张亮同学5次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前3次的平均成绩是96分,后3次的平均成绩是94分,张亮同学第三次数学测试成绩是多少分?
29.如图是丽丽发热住院期间的体温记录情况统计图.
(1)这种统计图是 
 统计图.
(2)护士每 
 小时为丽丽量一次体温;丽丽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丽丽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3)从体温看,丽丽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为什么?
五.操作题(共3小题)
30.下表是育才小学2009年购买图书费用情况统计表.
季度
合计




钱数(元)
910
1240
1400
902
(1)在表中的空格里填上数据.
(2)全年平均每月购书费是 
 元.
31.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
2
3

120
100
80

90
120
150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2.幸福小区2008﹣2012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图.
(1) 
 年到 
 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年到 
 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2)根据图中的信息预测,2013年幸福小区每百人电脑平均拥有大约 
 台.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3.看图解答.
(1)小刚骑车共花了多少时间?
(2)小刚在中途有过停留吗?有的话,停留了多久?
(3)小刚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4.如图是A,B两组学生参加科学测验的结果,A组的平均分是62分,B组的平均分是64.5分,当年学生得分为50分及以上时,他们便通过了这个测验.
A组和B组都试着说服老师本组的成绩更好一些,请你帮他们分别写出一个理由.
35.15头奶牛7天吃精饲料126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精饲料多少千克?
36.2020年春节发生了新冠肺炎的突发状况.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决做到少出门,保护好自己.虽然不能聚餐,明明和爸爸妈妈在家却进行了文化大餐的比赛.这个超长寒假,明明读了好多书.他把自己“图书角”的图书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画出了条形统计图(见图).请你根据明明画出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表示 
 本.
(2)从条形统计图上看,“图书角”中 
 书最多; 
 书最少,有 
 本.
(3)每本故事书10元,每本科普书的价格是故事书的2倍多0.6元,请问每本科普书多少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
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
故选:A.
2.解:由图可知,④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多,所以不对;
①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少,所以也不对;
张璐所跳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方,所以②的值偏小一下,②错.
所以应该选C.
答: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③.
故选:C.
3.解:说法正确的是用长3cm、4cm、5cm的三根小棒只能围成一种三角形。
故选:B。
4.解:92×3﹣89﹣93
=276﹣89﹣93
=94(分)
答:他的英语成绩是94分.
故选:A.
5.解:小明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离家的距离原来越远,通过观察,图B描述了小明的行为.
故选:B.
6.解:选项A,甲队一共修的米数=40+50+54+56=200(米)
乙队一共修的米数=45+48+50+60=203(米)
203﹣200=3(米)
因此,甲队一共比乙队多修3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B,甲队:40<50<54<56;
乙队:45<48<50<60;
因此,两队的修路速度都在加快。此说法正确。
选项C,40<45;56<60;
因此,甲队每天修的都比乙队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7.解: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此说法正确.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此说法正确.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此说法正确.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此说法错误.
故选:D.
8.解:(50÷10)×100+(50÷25)×100+(50÷5)×100+(50÷10)×100
=5×100+2×100+10×100+5×100
=500+200+1000+500
=2200(公里)
答:这四辆车最多可行驶的路程合计是2200公里.
故选: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解:(146+140+140)÷3
=426÷3
=142(厘米)
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
故答案为:142厘米.
10.解:(1)24+27+28+17+23+25=144(千克)
答:全班共回收废报纸144千克。
(2)144÷6=24(千克)
答: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24千克。
(3)0.5×144=72(元)
答:这次回收的废报纸共值72元。
故答案为:144;24;72。
11.解:(1)文文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13时气温最高,19时气温最低.
(3)9时到11时气温升得最快,17时到19时气温降得最快.
故答案为:2;13、19;9、11,17、19.
12.解:①从7:00到7:10是上升的,折线由0米到600米,表示陈老师开始骑车去小丽家;从7:10到7:15一段路程没有变化,是陈老师路上遇见了熟人在说话;从7:15到7:20是上升的,折线从600米到1000米,说明陈老师又继续赶路一直到小丽家,且学校到小丽家的路程是1000米;
答:小丽家离学校1000米.
②7时45分﹣7时20分=25分钟
答:程老师在小丽家呆了25分钟.
③8时﹣7时45分=15分钟
1000÷15≈66.67(米每分钟)
答:程老师回去时的速度是每分钟约66.67米.
④7时15分﹣7时10分=5分钟
答:去时在600米处遇到熟人停留了5分钟.
故答案为:①1000;②25;③约66.67;④5.
13.解:(92×2+98)÷3
=(184+98)÷3
=282÷3
=94(分)
答:她这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4分。
故答案为:94。
14.解:28÷5×0.5=2.8(厘米),
故答案为:2.8.
15.解:(1)一班近视人数是30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
(2)27÷45
=0.6
=60%
答: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60%.
(3)我建议同学们,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故答案为:30,二;60%;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16.解:20分钟=小时
5
=5÷3
=15(千米/时)
答: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20分钟,他从图书馆返回家中时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时.
故答案为:20,15.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解:一班的平均成绩是92分,二班的平均城绩是89分,只能说明一班的平均成绩大于二班的平均成绩,并不代表一班每个人的成绩都比二班的好;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解:90÷2=45(万吨);
180÷45=4(厘米);
故答案为:√.
19.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20.解:小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cm,有的同学身高会超过132cm,有的同学身高不到132cm。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因此不用标出图例;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量,所以要标出图例.
故答案为:×.
四.应用题(共8小题)
22.解:(1+1)÷(+)
=2÷
=(米/分钟);
答:阳阳往返学校和家一次的平均速度是米/分钟.
23.解:(1)15+15=30(分钟)
答:小军在途中一共休息了2次,共30分钟.
(2)11时﹣7时30分=3时30分
3时30分=3.5小时
答:小军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一共用了3.5小时.
故答案为:2,30;3.5.
24.解:(1)小刚家第三季度电费最多,是270元。
(2)两家第二季度的电费相差最少。
(3)(215+130+270+185)÷4
=800÷4
=200(元)
答:小明家平均每个季度电费是200元。
25.解:(1)甲种果冻:
(84+24+12)÷3
=120÷3
=40(千克)
乙种果冻:
(20+44+80)÷3
=144÷3
=48(千克)
48﹣40=8(千克)
答:乙种果冻月平均销售量多,多8千克。
(2)如果“我”是经理,第二季度多进乙种果冻,少进甲种果冻。
(3)“我”还可以得到:甲种果冻从一月到三月,销售量都是成倍下降,乙种果冻从一月到三月,都是成倍上升。
26.解:82.6×32=2643.2(分)
答:这个班的数学总成绩是2643.2分。
27.解:(57+61+59+60+63)÷5
=300÷5
=60(下)
答:平均每人拍了60下。
28.解:96×3+94×3﹣95×5
=288+282﹣475
=570﹣475
=95(分)
答:张亮同学第三次数学测试成绩是95分.
29.解:(1)这种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护士每隔6小时为丽丽量一次体温,丽丽体温最高是39.5℃,丽丽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
(3)从体温看,丽丽的病情是好转,因为她的体温逐渐接近正常体温.
故答案为:折线;6、39.5、37.5
五.操作题(共3小题)
30.解:(1)910+1240+1400+902
=2150+1400+902
=3550+902
=4452(元);
季度
合计




钱数(元)
4452
910
1240
1400
902
答:学校购买图书共花销4452元.
(2)4452÷12=371(元);
答:全年平均每月购买书费371元.
故答案为:4452,371.
31.解:绘图如下:
32.解:(1)2008年到2009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2011年到2012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2)因为每年的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呈上升趋势,2011年到2012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了90﹣63=27(台),所以2012年增长的数量应该大于27台,总量应该大于90+27=117(台),大约120台.
故答案为:2008、2009、2011、2012;120.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3.解:(1)11﹣8=3(小时),
答:小刚骑车共花了3小时.
(2)答:9时至10时休息,小刚在中途有过停留,停留了1小时.
(3)45÷3=15(千米),
答:小刚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
34.解:这个成绩段的中位数成绩是60~69分,此段中A组人是4,B组人数是5,4人<5人,A组的平均分是62分,B组的平均分是64.5分,62分<64.5分,
因此,B组成绩更好一些.
35.解:1260÷15÷7
=84÷7
=12(千克)
答: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精饲料12千克.
36.解:(1)这个条形统计图的中1格表示10本.
(2)科普书最多,故事书最少,有40本.
(3)10×2+0.6
=20+0.6
=20.6(元)
答:每本科普书20.6元.
故答案为:10;科普书,故事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