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交通运输方式以水运为主 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2.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 吉林 辽宁 B.吉林 辽宁 甘肃
C.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 D.安徽 上海 吉林
3.关于济南市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京杭运河在市区穿过
C.是山东省的行政中心 D.主导产业是农业
4.造成黑龙江省气候寒冷的原因是( )
A.海拔高 B.海拔低 C.纬度高 D.纬度低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影区为平原,地形平坦 B.风力侵蚀造成地貌千沟万壑
C.城市沿河分布皆因水运便利 D.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6.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加固好黄河下游大堤 B.营造防护林,阻挡黄土继续堆积
C.退田还湖,减少洪涝灾害 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7.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 )
A.全部退耕
B.禁止放牧
C.南水北调
D.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吕梁中学生小丽暑假想要到北京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景点小丽在北京观赏不到的是( )
A.颐和园 B.布达拉宫 C.天坛 D.八达岭长城
9.到达北京后,小丽发现北京的交通特别拥堵,下列有利于缓解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是( )
①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②多建立交桥 ③禁止外地车辆进入 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以下属于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台风和洪涝 C.水污染 D.风沙和旱灾
11.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B.西靠西山
C.北依燕山 D.濒临渤海
大型钢铁企业首钢由北京迁往河北唐山曹妃甸,读首钢搬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首钢搬迁的主要原因
A.北京劳动力不足 B.北京资金不足
C.北京交通运输落后 D.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
13.首钢的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主要原因是
A.增加北京就业 B.北京是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
C.北京交通便利 D.研发中心搬迁费用比冶炼部分更高
14.北京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是
A.人才、信息、科技 B.铁路、航空
C.能源、矿产资源 D.气候、旅游
15.治理北京的交通拥堵,现在正就征收拥堵费征集意见,若你选择,下列哪个治堵方案不可行
A.不再发放私家车牌照 B.开展公交专线建设,完善公交网络
C.多修立交桥和大型停车场 D.调整上下班时间,错峰分流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对湿地的主要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B.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C.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7.“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A.东北地区居民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上图中山脉①是( )
A.阴山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0.图中山脉②( )
A.是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B.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C.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21.该地区可能看到( )
A.窑洞 B.坎儿井 C.胡同 D.吊脚楼
22.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水土流失严重 C.人均耕地不足 D.沙漠面积扩大
如图是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
23.甲侧往西③②①的自然景观依次为( )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24.乙地与潍坊相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受气候限制,两地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受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两地冬季都结冰
C.受地形限制,两地都不适合发展畜牧业
D.受市场限制,两地都不适宜发展重工业
25.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对两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乙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甲地气候气温年较差很大,而乙地气温年较差则很小
C.甲地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少,乙地位于季风区夏季多雨
D.甲地只能受到冬季风影响,乙地只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二、解答题
26.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山脉A是________,矿产地B是_________。
(2)环渤海地区城市多沿__________分布。该区域内有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正在实施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
(4)近年来,渤海和黄海北部沿海地区,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海水冬季结冰现象不断发生。黄渤海冰封对哪些产业影响较大:________________。
(5)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下列现象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____)
①城市汽车数量剧增,排放大量尾气
②工业生产及冬季取暖排放的粉尘、硫氧化合物等PM2.5颗粒物增多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④我国中东部降水比往年偏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你认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
材料二:东北地区简图。
(1)图中A所在的地形是_____(华北平原、东北平原),C所在省的简称是___(黑、吉、辽)。
(2)东北三省气候____(湿热、冷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3)①处有我国著名的______(三江源、三江)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4)②处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工业为主,它是______(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
(5)东北三省依托国内市场和其区位优势发展对俄贸易,吸引了俄罗斯商人来我国采购,他们最可能购买的是______(钢铁、石油、日用品)。
28.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东起①_________山脉,西至②乌鞘岭,南连③ 、北抵长城,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省和 省的大部分地区。
(2)A、B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地表特征的是 ;在C、D景观图中,
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的是 。
(3)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框内,从而表明黄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后果。
A.地表沟壑纵横 B.地表植被稀少
C.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黄土土质疏松 E.黄河含沙量大、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D 6.D 7.D 8.B 9.C 10.D 11.D 12.D 13.B 14.A 15.A 16.B 17.D 18.B 19.C 20.D 21.A 22.B 23.C 24.B 25.C
26.太行山 胜利油田 海或铁路线 北京中关村 水资源不足 人口众多 水资源总量少 南水北调 航运、海水养殖和捕捞(任选一) A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只要答对两点即可)
27.东北平原 黑 冷湿 三江 辽中南 日用品
28.(1)太行 秦岭 陕西 山西(2)B C(3)(上面的方格) B C D(下面的方格)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