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300012611100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十章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2.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光照强 B.降水少,气候干燥
C.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湟水流域是当地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读图,完成3~4题。
3.湟水主要流经省区的简称是( )
A.青 B.甘
C.陕 D.新
4.下列关于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开发,水资源面临枯竭
B.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过快,湟水流量减少
C.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多
D.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增加,水源受到污染
右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时所拍摄的照片。小云道:“终于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神奇和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据此回答5~6题。
5.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6.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原因是( )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小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如图示意“藏袍的不同穿法”。根据图文材料,完成7~8题。
7.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昼夜温差大 D.大风天气多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9.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 )
A.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0.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和沼泽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B.应大量开垦荒地,种植青稞,改善生态环境
C.突出的生态问题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 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第二大的高原湿地
11.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滥伐森林 C.湿地面积缩小 D.过度放牧
12.三江源国家公园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2020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9周年。如图是相关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乘坐图中铁路线,见识该地区的独特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拥有雄浑的苍茫大漠和一望无垠的草原
B.盛产棉花、瓜果等特色农产品
C.随处可见当地的传统民居竹楼
D.牦牛、藏绵羊等分布在高寒牧区上
14.下列有关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河谷农业分布广泛
B.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C.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物多样性集中
D.对该地区的保护可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等措施
15.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D.近些年军事力量快速发展,综合军事实力已超过美国
16.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17.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先后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是发达国家,物资丰富 B.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C.应对新冠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D.中国的抗击疫情经验相对丰富
网购成为人们的购物新时尚,与此同时,我国网购和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18~19题。
18.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交通运输压力大 ②方便了居民购物需求 ③为各地土特产的销售提供了便利途径 ④有利于理性消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 解决快递业包装问题的办法有( )
①推广使用环保包装材料 ②统一使用泡沫盒包装 ③对快递商品零包装配送 ④对包装纸盒实行分类回收或再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而且要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乡村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因地制宜,改造旧村庄、兴建新村庄 B.进行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的有效治理
C.进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 D.大兴土木,高标准建设美丽村庄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1.(11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而人口仅占1%,“高”、“寒”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其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① 山脉,② 盆地,③ 公路,④ 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分析其气候方面的原因。(2分)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2分)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根据图示信息,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3分)
2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9月,第五届“阳光论坛”在西藏拉萨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太阳能学会、西藏太阳能学会、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近50位专家学者就沪藏两地的能源合作与发展建言献策。
(1)沪是 (省区)的简称,藏的行政中心是 。沪藏两地能源合作的基础是 拥有丰富的能源, 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经济发达。(4分)?
(2)右图为西藏那曲高海拔地区储能示范项目的一个微电网系统,它是通过 和 发电的。该系统不但能满足当地一个村委会的生活用电、供热系统、抽水系统用电,每天还能存储几十度电。那曲采用微电网系统发电是因为这里 (地广人稀/地狭人稠), (适合/不适合)采用远距离线路输电的方式。(4分)?
(3)微电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克服西藏海拔 ,气温 ,空气 ,日照 等困难,请你选择当地某一自然环境特点,说说建设者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6分)?
2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期,小华去观光旅游,他事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之后踏上旅途。具体活动如下:
【设计路线】
(1)根据图甲,从芜湖出发到重庆,途中游览三峡风光,他选择了乘坐 (交通工具)。(1分)?
(2)根据图甲,从重庆到拉萨,他选择了坐火车,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成渝线、A 线、B 线、兰青线和青藏线。(2分)?
【准备行装】
(3)根据图乙,比较成都和拉萨的气温曲线,发现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气温 ,其原因是 。(3分)?
(4)小华去拉萨时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 )(2分)
①雨衣 ②氧气袋 ③冰糕 ④防寒服装 ⑤防晒物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5)图丙是小华在青藏地区旅行中拍摄的照片,请结合照片完成问题。
青藏地区位于 (地形区),本区特有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2分)?
(6)下面这句话是小华在旅游至图甲的C处时了解到的知识,在他的描述中有一处错误之处,请用直线画出并改正。(3分)
小华:“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 、 、 。你认为哪一方面是首要问题?并说明理由。(6分)?
(2)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2分)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我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2分)?
(4)下列能够体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是 ( )(2分)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C.我国疆域辽阔,海陆位置优越 D.我国积极参与非洲维和行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A
C
A
B
A
C
C
B
C
C
A
C
D
A
D
A
A
A
D
D
1.下列属于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2.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光照强 B.降水少,气候干燥
C.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湟水流域是当地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读图,完成3~4题。
3.湟水主要流经省区的简称是
A.青 B.甘
C.陕 D.新
4.下列关于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开发,水资源面临枯竭
B.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过快,湟水流量减少
C.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多
D.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增加,水源受到污染
右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时所拍摄的照片。小云道:“终于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神奇和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据此回答5~6题。
5.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6.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原因是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小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如图示意“藏袍的不同穿法”。根据图文材料,完成7~8题。
7.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昼夜温差大 D.大风天气多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9.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原因是
A.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0.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和沼泽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B.应大量开垦荒地,种植青稞,改善生态环境
C.突出的生态问题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 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第二大的高原湿地
11.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滥伐森林 C.湿地面积缩小 D.过度放牧
12.三江源国家公园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2020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9周年。如图是相关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乘坐图中铁路线,见识该地区的独特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雄浑的苍茫大漠和一望无垠的草原
B.盛产棉花、瓜果等特色农产品
C.随处可见当地的传统民居竹楼
D.牦牛、藏绵羊等分布在高寒牧区上
14.下列有关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河谷农业分布广泛
B.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C.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物多样性集中
D.对该地区的保护可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等措施
15.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D.近些年军事力量快速发展,综合军事实力已超过美国
16.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17.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先后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是发达国家,物资丰富 B.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C.应对新冠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D.中国的抗击疫情经验相对丰富
网购成为人们的购物新时尚,与此同时,我国网购和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18~19题。
18.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交通运输压力大 ②方便了居民购物需求 ③为各地土特产的销售提供了便利途径 ④有利于理性消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 解决快递业包装问题的办法有
①推广使用环保包装材料 ②统一使用泡沫盒包装 ③对快递商品零包装配送 ④对包装纸盒实行分类回收或再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而且要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乡村理念不相符的是
A.因地制宜,改造旧村庄、兴建新村庄 B.进行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的有效治理
C.进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 D.大兴土木,高标准建设美丽村庄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1.(11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而人口仅占1%,“高”、“寒”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其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分)
① 祁连 山脉,② 柴达木 盆地,③ 新藏 公路,④ 雅鲁藏布 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分析其气候方面的原因。(2分)
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积累的养分多;气温低,病虫害少。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2分)
独特的藏族风情和雄伟的布达拉宫。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根据图示信息,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3分)
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2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9月,第五届“阳光论坛”在西藏拉萨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太阳能学会、西藏太阳能学会、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近50位专家学者就沪藏两地的能源合作与发展建言献策。
(1)沪是 上海 (省区)的简称,藏的行政中心是 拉萨 。沪藏两地能源合作的基础是 西藏自治区(藏) 拥有丰富的能源, 上海市(沪) 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经济发达。(4分)?
(2)右图为西藏那曲高海拔地区储能示范项目的一个微电网系统,它是通过 风能 和 太阳能 发电的。该系统不但能满足当地一个村委会的生活用电、供热系统、抽水系统用电,每天还能存储几十度电。那曲采用微电网系统发电是因为这里 地广人稀 (地广人稀/地狭人稠), 不适合 (适合/不适合)采用远距离线路输电的方式。(4分)?
(3)微电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克服西藏海拔 高 ,气温 低 ,空气 稀薄 ,日照 强烈 等困难,请你选择当地某一自然环境特点,说说建设者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6分)?
西藏气温低,建设者应准备一些厚衣服,注意防寒保暖。(2分,选择某一自然特点,作出合理解释即可)
2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期,小华去观光旅游,他事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之后踏上旅途。具体活动如下:
【设计路线】
(1)根据图甲,从芜湖出发到重庆,途中游览三峡风光,他选择了乘坐 轮船 (交通工具)。(1分)?
(2)根据图甲,从重庆到拉萨,他选择了坐火车,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成渝线、A 宝成 线、B 陇海 线、兰青线和青藏线。(2分)?
【准备行装】
(3)根据图乙,比较成都和拉萨的气温曲线,发现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气温 低 ,其原因是 拉萨海拔高 。(3分)?
(4)小华去拉萨时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B)(2分)
①雨衣 ②氧气袋 ③冰糕 ④防寒服装 ⑤防晒物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5)图丙是小华在青藏地区旅行中拍摄的照片,请结合照片完成问题。
青藏地区位于 青藏高原 (地形区),本区特有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牦牛 。(2分)?
(6)下面这句话是小华在旅游至图甲的C处时了解到的知识,在他的描述中有一处错误之处,请用直线画出并改正。(3分)
小华:“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把水源改成低温(或温度、热量)。(画出错误之处得1分,改正正确得3分)
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 人口问题 、 资源问题 、 环境问题 。你认为哪一方面是首要问题?并说明理由。(6分)?
人口数量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造成资源的过多消耗,而对资源的过多消耗,又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2分)
(2)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2分)
“唉,粮食不够吃了!”
(3)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中国 。我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2分)?
(4)下列能够体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是 (D)(2分)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C.我国疆域辽阔,海陆位置优越 D.我国积极参与非洲维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