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六单元
第12课
古诗二首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导入新知
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1.图文结合,学习“首”字,《池上》。
shǒu
初读古诗
(1)“古诗二首”的“首”是量词,读一读“首”作量词组成的词语。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夏日池塘发生的趣事,写了一首诗---《池上》。
“一首诗、一首歌”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2.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学习前两句,读懂诗句,读悟诗意
(1)池塘上发生了什么事呢?
(2)
学习“采”字,请大家运用“采”
组词。
cǎi
4.学习后两句诗,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1)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
偷偷地去采白莲,高兴极了,结果如何呢?
(2)观察课文插图。找出图中小孩留下的踪迹,图文结合理解“踪迹”
。
(3)情感朗读,体会“浮萍一道开”的优美意境。
浮萍是生长在水面上的水草,所以偏旁分别是“三点水”和“草字头”。
认识“浮萍”
fú
píng
1.读出节奏。
(1)读出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
(3)带着节奏练读,加动作展示。
(2)同桌对读,模仿读出“二二一”的节奏。
熟读成诵
2.熟读成诵。
(1)难度递增的补充式背诵:
形式一:
小娃撑小艇,____。
不解藏踪迹,___。
形式二:
撑偷采不解____,
____一道开。
(2)看课文插图背诵全诗。
3.吟唱《池上》。
古人作诗,通常都是边抚琴,边吟唱诗句
。
小池
[
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观察配图说话,解诗题。
观看课文插图,看到了什么?用“哪里有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识记生字
(1)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相同呢?
2.比较异同,识记“爱、荷”。
ài
hé
都写到了荷花,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①荷:观察荷花的图片,
扩展词语。
负荷、重荷……
②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学习生字“爱、荷”。
ài
hé
可爱、热爱、爱好……
(3)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不同呢?
一个写池上发生的事,一个写小池中的美景。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泉眼,泉水,细流,树荫。
4.学习前两句,读懂诗句,读悟诗意。
(2)标识并学习“泉”字。
quán
(3)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哪一个字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呢?请读出“惜”字的情感,轻柔地读。
(4)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柔柔地读一读。
róu
学习“柔”字
柔和
柔美
柔软
柔韧……
(1)结合课文插图,初夏的荷塘里,蜻蜓也被吸引来了。
5.学习后两句,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2)蜻蜓被什么吸引来了呢?
学习生字“露、角”。
lù
jiǎo
①海水退去,
▁▁露了出来。
②初夏的池塘里,▁▁从水面露了出来。
角:
“角”的汉字演变。
牛角
羊角
鹿角
山角
尖尖角
6.迁移《池上》的读法,学生练习读出古诗节奏。
7.多种方式背诵古诗。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声音拉长,体现出意境来。“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出回味无穷的意韵。
8.拓展阅读。
池中除了会有小船、小娃、浮萍、白莲、蜻蜓,还会有什么呢?老师读几首诗句,大家一起看看唐宋的诗人们还描绘了哪些景物?
青蛙、碧苔、倒影、莲叶等。
采
爱
cǎi
ài
学写汉字
尖
角
jiān
jiǎo
同有“爪字头”的“采、爱”,两个“爪字头”有异同,“爱”的“爪字头”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
树
范写左中右结构的“树”字,注意结构紧凑,“木”和“又”的捺都应变成点。
shù
首
无
shǒu
wú
在掌握“横、竖、撇、捺”写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竖弯钩”的写法。
课后练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