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牧童——认识图形38页—40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青岛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三角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能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只要通过活动、操作让他们直观感受几何图形的特点就可以了。
五、教法学法
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操作法是这一课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例如,用积木拓出、画出平面图形;拼一拼、分一分等活动,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六、教学过程 :
(一)、 引入课题
老师带来了你们熟悉的朋友,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引出三棱柱、四棱柱)
(二)、探究过程
1、摸一摸:拿起桌上的立体朋友,摸一摸最上面,有什么感觉?
(平平的,滑滑的)
像这样平平的、滑滑的的面我们就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想一想,怎样在白纸上得到这个平面呢? 那就动手画一画吧。
2、画一画:学生画下来其中的一个面。
你得到了什么样子的图形?
3、再摸一摸:还有这样的面吗?再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
在摸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4、看一看:(课件播放)
老师也从立体朋友上得到了一些图形,它们就藏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拿出来,同桌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5、分一分:
①学生分类(请一组在黑板上分)
②小组汇报:(拍照上传)你是怎样分的?
像这样长长方方的我们就叫它长方形;………
这些长方形、正方形………都属于平面图形(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认识图形)
6、数一数、填一填
①我们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那你能知道这幅牧童图里有哪些图形呢?
②那这些图形各有多少个?请你拿出作业单,数一数,填一填。
③汇报交流:谁来汇报?还有不同意见吗?
7、围一围:你能用小棒围成图形吗?
同桌合作,用小棒围成长方形,边围边说一说是怎样围成的。
①学生同桌合作动手围图形。
② 教师拍照上传,质疑。
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平面图形,下面我们做个游戏:
(三)、 游戏: 火眼金睛:猜一猜,躲在白云后面的可能是谁?(课件)
过渡:这些美丽的图形就在我们身边。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
(四)、小小设计师
过渡:因为这些美丽图形,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宝贝们,想不想用这些美丽的图形一起装扮我们的家园?那赶快动手贴一贴、印一印,画一画吧!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手最灵巧。
(五)、回顾知识,说说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