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物理粤教选修3-2第一章第六节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物理粤教选修3-2第一章第六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21 08: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六节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自感现象.
2.了解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
3.了解自感现象,知道日光灯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1.自感现象的原理.
2.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一、自感现象
1.自感:由于线圈本身的_____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2.实验探究
(1)实验一:通电自感实验
电流
①实验装置
在图1-6-1所示的通电自感电路中,两灯泡L1、L2的规格完全相同.根据灯泡L1、L2的亮度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和线圈L的电阻相同,即:R=RL.这样两并联支路的电阻就完全相同.
图1-6-1
②实验现象
在通电瞬间,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的灯泡L2_________,而与线圈串联的灯泡L1则_________ (即其正常发光比L2_____一段时间),最后两灯泡都正常发光,亮度相同.
(2)实验二:断电自感实验
①实验装置
图1-6-2
逐渐变亮
滞后
立即变亮
在图1-6-2所示的断电自感电路中,线圈L的电阻较小(线圈中有恒定电流时电阻值较小),目的是接通电路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线圈的电流IL大于通过灯泡的电流IL,即IL>IL.
②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S接通电路,调节R使灯泡L正常发光,达到稳定后,突然断开S时,发现灯泡L先_____一下,过一会儿才熄灭.
闪亮
(3)实验分析:两个实验电路有一个共同特点,当闭合开关或断开开关时,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了_____.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线圈中产生___________.这个电动势总是_____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3.自感电动势:在_________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思考感悟:
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是否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否遵守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提示:两者都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所以都遵守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变化
感应电动势
阻碍
自感现象
二、自感系数
1.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_____.
(2)线圈本身的特性.
2.自感系数
自感系数是描述通电线圈________的物理量,简称为自感或电感,用L表示.
(1)大小:线圈的长度越___ ,线圈的截面积越___,单位长度上匝数越___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有铁芯的线圈比无铁芯时自感系数___得多.
(2)单位:亨利(符号H),1 H=103 mH=106 μH
快慢
自身特性




三、日光灯
1.日光灯的构造
(1)日光灯主要由灯管、 _______和_______组成,灯管的组成如图1-6-3所示.电路图如图1-6-4所示.
镇流器
启动器
图1-6-3
图1-6-4
(2)镇流器: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日光灯点燃时,利用自感现象产生_________ ;日光灯正常发光时,利用自感现象,对灯管起到_________作用.
瞬时高压
降压限流
(3)启动器:启动器的构造如图1-6-5所示,可利用氖气的辉光放电使动、静触片接通.在日光灯电路中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
图1-6-5
2.工作过程
(1)当开关闭合时,电源把电压加在启动器的两极之间,使氖气放电而发出辉光.辉光产生的热量使U形动触片膨胀伸长,跟静触片接触而把电路接通,于是镇流器的线圈和灯管的灯丝中就有电流通过.电路接通后,启动器中的氖气停止电,U形动触片冷却收缩,两个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流过镇流器的电流急剧减小,会产生很高的___________,方向与原来电压的方向_____,形成瞬时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灯管中的气体开始放电,于是日光灯管成为电流的通路开始发光.
自感电动势
相同
(2)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由于使用的是交变电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当交流电的大小增大时,镇流器上的自感电动势_____原电流增大,自感电动势与原电压反向;当交流电的大小减小时,镇流器上的自感电动势_____原电流减小,自感电动势与原电压同向,可见镇流器的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镇流器就起_________的作用.
阻碍
阻碍
降压限流
核心要点突破
一、自感现象的理解
1.对自感现象的理解:自感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遵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2.对自感电动势的理解
(1)产生原因
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而在原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2)自感电动势的方向
当原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当原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增反减同).
(3)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而不是阻止,电流仍在变化,只是使原电流的变化时间变长,即总是起着推迟电流变化的作用.
3.对电感线圈阻碍作用的理解
(1)两种阻碍作用产生的原因不同
线圈对稳定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由绕制线圈的导线的电阻决定的,对稳定电流阻碍作用的产生原因是金属对定向运动电子的阻碍作用,具体可用金属导电理论理解.
线圈对变化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当通过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知,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加,
如图1-6-6甲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减小(图乙).
图1-6-6
(2)两种阻碍作用产生的效果不同
在通电线圈中,电流稳定值为E/RL,由此可知线圈的稳定态电阻决定了电流的稳定值.L越大,电流由零增大到稳定值I0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线圈对变化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流变化的越慢.总之,稳定态电阻决定了电流所能达到的稳定值,对变化电流的阻碍作用决定了要达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双选)如图1-6-7
图1-6-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能忽略.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开关S原来是断开的,从闭合开关S到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为止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是(  )
A.I1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B.I1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C.I2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
D.I2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
解析:选AC.闭合开关S时,由于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产生反向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所以开始I2很小,随着电流达到稳定,自感作用减小,I2开始逐渐变大.闭合开关S时,由于线圈阻碍作用很大,路端电压较大,随着自感作用减小,路端电压减小,所以R1上的电压逐渐减小,电流逐渐减小,故A、C正确.
二、自感现象的分析思路
1.明确通过自感线圈的电流的变化情况(增大还是减小).
2.判断自感电动势方向,电流增强时(如通电),自感电动势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减小时(如断电),自感电动势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3.分析线圈中电流变化情况,电流增强时(如通电),由于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阻碍增加,电流逐渐增大;电流减小时(如断电),由于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减小,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电流逐渐减小.
4.明确电路中元件与自感线圈的连接方式,若元件与自感线圈串联,元件中的电流与线圈中电流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若元件与自感线圈并联,元件上的电压与线圈上的电压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若元件与自感线圈构成临时回路,元件成为自感线圈的临时外电路,元件中的电流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大小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5.分析阻碍的结果,具体见下表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
电路图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
通电时 电流逐渐增大,灯泡逐渐变亮 电流突然变大,然后逐渐减小达到稳定
断电时 电流逐渐减小
灯泡逐渐变暗
电流方向不变
电路中稳定电流为I1、I2
①若I2≤I1,灯泡逐渐变暗;
②若I2>I1,灯泡闪亮后逐渐变暗.
两种情况灯泡电流方向均改变
特别提醒:电流减小时,自感线圈中电流大小一定小于原先所通电流大小,自感电动势可能大于原电源电动势.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 (单选)如图1-6-8所示电路中,
图1-6-8
A,B是两个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电阻可不计.调节R,电流稳定时两灯都正常发光,则在开关合上和断开时(  )
A.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B.合上S时,B灯比A灯先到达正常发光状态
C.断开S时,A、B两灯都不会立即熄灭,通过A、B两灯的电流方向都与原电流方向相同
D.断开S时,A灯会突然闪亮一下后再熄灭
解析:选B.本题考查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合上S时,B灯立即正常发光,A灯支路中,由于L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A灯将推迟一些时间才能达到正常发光状态,A错误,B正确;断开S时,L中产生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由它作为电源对A、B两灯的回路供电,因此两灯都不会立即熄灭,此时流过A灯的电流与原电流同向,流过B灯的电流与原电流反向,C错误;断开S后,由L作为电源的供电电流是从原来稳定时通过L中的电流值逐渐减小的,因此A,B两灯只是延缓一些时间熄灭,并不会比原来更亮,D错误.
课堂互动讲练
自感现象的理解
(双选)如图1-6-9所示,电路甲、乙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都很小.接通开关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A发光,则(  )
例1
图1-6-9
A.在电路甲中,断开S,A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A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S,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精讲精析】 甲图中,灯泡A与线圈L在同一支路,通过的电流相同IA=IL;断开开关S时,A、L、R组成回路,R上电流立即消失,由于自感作用,回路中电流由IL逐渐减小,灯泡A不会闪亮,将逐渐变暗,故A正确;乙图中,电路稳定时,通过上
支路的电流IL>IA(因L的电阻很小);断开开关S时,由于L的自感作用,回路中的自感电流在IL的基础上减小,电流反向通过灯泡A的瞬间,灯泡A中电流变大,然后逐渐变小,所以灯泡A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故D正确.
【答案】 AD
【误区警示】 本题考查的是对断电自感的理解.在开关断开时,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要阻碍原电流的减小,此时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电源,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感电动势所对应的电流方向与原电流方向一致;二是在断电瞬间,自感电动势所对应的电流大小与原电流的大小相等,以后电流开始缓慢减小到零.断开开关后,灯泡是否瞬间变得更亮,取决于当初两支路中电流大小关系.
对自感系数L的理解
(单选)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电流变化量越大,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
B.线圈中电流变化得越快,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
C.若线圈中通入恒定电流,线圈自感系数为零
D.不管电流如何变化,线圈的自感系数不变
例2
【思路点拨】 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只与线圈本身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精讲精析】 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线圈是否通电及电流的变化情况无关,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方法总结】 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的结构决定的,要获得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应改变线圈的结构,比如增加线圈的横截面积、增加线圈的匝数、在线圈中放入铁芯等.
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单选)如图1-6-10所示,S为启动器,L为镇流器,其中日光灯的接线图正确的是(  )
例3
图1-6-10
【思路点拨】 判断本题时要把握启动器在日光灯启动时所起的作用;镇流器分别在日光灯启动和工作时所起的作用.
【自主解答】 根据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要想使日光灯发光,灯丝需要预热发出电子,灯管两端应有瞬时高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动、静触片分离后,选项B中灯管和电源断开,选项B错误;选项C中镇流器与灯管断开,无法将瞬时高压加在灯管两端,选项C错误;选项D中灯丝左、右端分别被短接,无法预热放出电子,不能使灯管气体导电,选项D错误.
【答案】 A
变式训练 (双选)在日光灯电路中接有启动器、镇流器和日光灯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光灯点燃后,镇流器、启动器都不起作用
B.镇流器在点燃灯管时产生瞬时高压,点燃后起降压限流作用
C.日光灯点亮后,启动器不再起作用,可以将启动器去掉
D.日光灯点亮后,使镇流器短路,日光灯仍能正常发光,并能降低对电能的消耗
解析:选BC.日光灯工作时都要经过预热、启动和正常工作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的工作电流通路如图所示.
在启动阶段镇流器与启动器配合产生瞬间高压.工作时,电流由镇流器经灯管,不再流过启动器,故日光灯启动后启动器不再工作,而镇流器还要起降压限流作用,不能去掉,故选B、C.
知能优化训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