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一、抄写一段话,要做到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1)上面句子中表示“全、都”的意思的词语有 、 、 。
(2)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1)上面句子中, 、 、 、 的意思相同。
(2)表示“第一”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
3.请用下面的三个词语模仿第1、2题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无可奈何 无能为力 毫无办法
三、风俗寓意我知道。
1.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1)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是( )。
(2)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期就已有的习俗,比赛时,大家努力进取,因为它代表了( )。
(3)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4)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
(5)过年奶奶包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诉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 )。”
2.你还知道哪些风俗的寓意?请写出一个。
四、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完成练习。
1.文章内容详写、略写的安排取决于( )。
A.文章的字数 B.自己的喜好 C.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北京的春节》中最能体现独特习俗的节日是 、 、 、
、 ,所以描写这几天的内容得 (详写 略写)。
3.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1)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 。
(2)写作时,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
。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注意分清主次,不要面面俱到。
五、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1.补充诗句。
2.诗歌中提到哪些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
3.用自己的话描写前两句的景物。
4.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二)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①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②深处。
争渡③,争渡,惊起一滩鸥鹭④。
【注释】①常记:长久记忆。②藕花:荷花。③争渡:奋力划船渡过,④鸥鹭:泛指水鸟。
1.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也称
。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曲调即“ ”。“如梦令”是 ,请再写出几个: 、 、 。
2.《如梦令》这首词是作者的回忆所作,由诗中“ ”一词可以看出,表现作者心底欢愉的词语是 。
3.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4.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答案
一、略
二、1.(1)一律 清一色 都是
(2)避免词语的重复,显得变化有趣,具有语言美。
2.(1)示例: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2)示例:勇夺桂冠 荣获冠军
3.示例:这道题特别难,爸爸无可奈何,妈妈无能为力,爷爷是个教师,也是毫无办法。
三、1.(1)C (2)E (3)A (4)D (5)B
2.示例: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
四、1C
2.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详写
3.(1)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4.示例: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礼仪最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的。小孩子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
五、(一)1.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四
2.葵、朝露、焜黄华叶、河流等,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有所作为。
3.园中的葵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4.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发奋力,长大了才不会徒劳地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珍惜时间,一事无成。
(二)1、长短句 词牌 词牌名 示例:浣溪沙 清平乐 善萨蛮
2.常记 沉醉
3.C
4.“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