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讲练课件——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讲练课件——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0 18: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人教版
【解析】A.“期”应读“jī”;B.“冠”应读“ɡuān”;D.“邹”应读“zōu”。
C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光艳美丽
的确、实在
没有谁
间或、偶然
满一年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能谤讥于市朝
【解析】“孰”同“熟”,仔细。
B
次日,第二天
今天的下一天
偏爱
自私
土地方圆
地点,处所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方位词,左面和右面
指责,讥刺
诽谤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8.古诗文默写。
(1)文章开头描写邹忌的外貌,为下文比美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做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4)文章中写齐王纳谏后,群臣进谏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之蔽甚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9.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原作者已不可考,后经汉代__________整理。这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
国别
一、课内阅读
10.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有什么作用?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类比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11.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12.简要概括邹忌和齐威王的性格特点。
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精于思考,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贤士形象。齐威王具有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性格特点。
二、对比阅读
(一)(葫芦岛连山区三模)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刘向《说苑·正谏》)
B
14.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受到下等奖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它们三者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
1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16.甲文中的邹忌与乙文中的少孺子在劝说君主时有哪些共同的语言艺术?除此之外,他们的劝谏成功还有什么重要因素?
设喻说理;有善于纳谏的君主。
/
/
【乙参考译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谁敢劝我就处死他!”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他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续了三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何苦把衣服沾湿成这个样子呢?”(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说:“你说得很好!”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二)(铁岭八模)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C
18.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2)为天下安用腐儒。
治理天下怎么能用迂腐的读书人呢。
1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使





使








20.概括乙文中加点词“随何之功”所指的事件,并根据甲、乙两文写出邹忌与随何共同的长处。
随何完成了不出兵就夺取淮南的使命;善于说理。
/
/
【乙参考译文】项籍死后,天下安定,皇上设置了酒宴(评定功劳)。皇上贬低随何的功劳,说随何是个迂腐的读书人,治理天下怎么能用迂腐的读书人呢。随何跪下说:“您带兵攻打彭城的时候,楚王还没有离开齐地,您发动步兵五万人,骑兵五千人,能够攻下淮南吗?”皇上说:“不能。”随何说:“您派我和二十人出使淮南,我们到了以后,实现了您的愿望,因此我的功劳比五万步兵、五千骑兵还大。但是您说我是迂腐的读书人,治理天下怎么能用这种人,是为什么呢?”皇上说:“我正想评定你的功劳。”于是任命随何为护军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