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屈原(节选) 讲练课件——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屈原(节选) 讲练课件——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0 18: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屈原(节选)
人教版
【解析】A.“削”应读“xuē”;C.“睥”应读“pì”;D.“聘”应为“骋”。
B
A
3.(抚顺期末)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A.为了组织好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班长听取了同学们的广泛意见。(将“广泛”移至“听取”前面)
B.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将“影响”改为“干扰”)
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加强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将“加强”改为“提高”)
D.我们不反对不让流行的网络语言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削减汉语的魅力。(删掉“不让”)
B
4.选出对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上反抗之路。
B.《格列佛游记》中有三个教授在谈论语言改革的内容是出自飞岛国中的情节。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圣·约翰想要与简·爱结婚,是因为简·爱适合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他想与简·爱一起去非洲传教。
B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上,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屈原开创楚辞,以《离骚》流传千古;陈涉揭竿而起,凭大泽乡起义名垂青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
以“舌战秦王”载入史册
6.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弟弟说什么呢?
示例:弟弟,一家人在一起过节,增进了感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手机了。
(2020新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的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你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地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儿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他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7.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8.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3分)
外表严肃,实则关心学生(1分);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1分);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1分)
惧怕
亲近
心疼
9.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1分),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1分),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1分),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1分)
1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1分),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1分);标题与文章结尾形成照应(1分);标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糟:酒渣。②醨:清淡的酒。③察察:洁白的样子。④汶汶:浑浊的样子。⑤温蠖:尘垢。
【解析】A.同“披”;B.原因;C.被/了解;D.于是。
C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
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之温蠖乎
/
/
14.本文记叙了屈原与渔夫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见放”,又因不愿_________________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同流合污
【参考译文】屈原到了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他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浑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就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