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与众数
学习目标:
1.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学习重点:
1.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学习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工资报表:
员工
男一号
女一号
普通演员A
普通演员B
普通演员C
普通
演员D
普通演员E
普通演员F
职员G
月薪
(元)
7000
8000
2200
2800
2000
1500
1500
1500
500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入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下列的三个问题。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计算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小范?
问题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为什么?
从而引出平均工资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实际收入,从而引出众数和中位数的重要性。
问题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普通演员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
从而由实际问题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
二、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
三、知识应用
例: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6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24,
146,
158,
136,
140,
129
(1)这组数据(6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
解:(1)先将这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4,129,136,140,146,15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146,148的平均数,即:
(136+140)÷2=138
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38。
(2)因为这6名选手的成绩都不相同,没有哪一个成绩出现的次数比别的多,所以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通过例题的学习,进一步巩固中位数与众数的求法。
四、巩固练习
1.数据
3
,1,2
,4
,5
的中位数是(
)
2.数据3,6,1,5,2,4的中位数是(
)
3.数据3,3,3,3,3,3的中位数是(
)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如果已知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后,那么可以知道位于中位数左边的数据与右边的数据个数(
)。
4.数据2,1,5,2,1,2的众数是(
)
5.数据3,6,2,5,2,3的众数是(
)
6.数据3,3,3,3,3,3的众数是(
)
7.数据1,2,3,4,5,6的众数是(
)
当一组数据中多个数据出现的次数都是最多时,这几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可以(
),也可以(
)。
8.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众
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A.
多数水平
B.
平均水平
C.
中等水平
通过这8个习题的练习,进一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
五、
达标检测: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依
次是
55,57,61,62,98,那么他们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3、14、19、x、23、27、28、31,其中位数是22,则x为_______.
3.若5个正整数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8且唯一,那么这5个正整数分别是
。
通过达标检测评出优胜小组及个人。
六、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七、思考:
八年级某班的三个同学为谁的成绩好而争论,他们的5次数学成绩:
小华:62,94,95,98,98
小明:62,62,98,99,100
小丽:40,62,85,99,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的好,你认为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节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奠定基础。
八、作业:课本147页2题、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