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0 18:50: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4.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讽谏”的妙处!
二、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2.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中,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3.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4.速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令初下”时“门庭若市”,表明纳谏之前,齐国积弊之多,验证了邹忌说的“王之蔽甚矣”。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明进谏者逐渐减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③“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概括地表明齐威王在纳谏过程中,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修明。
6.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7.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
(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
(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
(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8.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
(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
(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9.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在与人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总之,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能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原则。
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不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四、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虽然只有343字,却具有健康的思想性和极强的艺术性。其构思精巧,语言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人际交往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愿同学们学会将古代前贤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点亮智慧人生!
五、课堂检测
1、请选出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C

A、臣/诚知/不如
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期年(满一年)之后
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
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答案】A?【解析】?A早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过错/到;D?名词:集市/动词:买
4、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用语委婉,还要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5、下列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邹忌从生活小事类推到治国大事,规劝齐宣王纳谏。
B.“门庭若市”表明向齐宣王进谏的人很多。
C.“无可进者”的原因是人们对进谏已经懈怠。
D.“皆朝于齐”写出纳谏的巨大成效。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D?【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六、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战国策》
第六单元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讽谏”的妙处!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4.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1.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问
三答
合作探究
2.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中,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妻私我
客有求于我
妾畏我
邹忌找到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为讽谏齐王埋下伏笔。
三思
合作探究
3.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以切身经历为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妻私我
客有求于我
妾畏我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比
王之蔽甚矣
合作探究
4.速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上书谏寡人
中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
门庭若市
无可进者
时时而间进
齐王广开言路
,悬赏求谏。
战胜于朝廷
三赏
三变
合作探究
①“令初下”时“门庭若市”,表明纳谏之前,齐国积弊之多,验证了邹忌说的“王之蔽甚矣”。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明进谏者逐渐减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③“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概括地表明齐威王在纳谏过程中,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修明。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三问
问其妻
问其妾
问其客
三答
君美甚……君也
徐公何……君也
徐公不……美也
三思
私臣
畏臣
有求于臣
三比
莫不私王
莫不畏王
莫不求王
三赏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三变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后,时时间进
期年后,无可进者
合作探究
总结
合作探究
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6.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合作探究
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
7.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
合作探究
7.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
(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小结:应该看到,邹忌讽谏的思维过程中,有三个要点:一是由“我”及“君”,二是由家及国,三是以小见大。
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
(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
(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8.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
9.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
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在与人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总之,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能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原则。
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不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虽然只有343字,却具有健康的思想性和极强的艺术性。其构思精巧,语言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人际交往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愿同学们学会将古代前贤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点亮智慧人生!
A.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
“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的回答较之于妻子少了一句直接赞美的话“君美甚”,
表现出妾因地位低下不敢过于亲昵,显得顺从畏怯。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
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D
1.
下列对文中语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答案】A?【解析】?A早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过错/到;D?名词:集市/动词:买
A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用语委婉,还要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C
课堂检测
4、下列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从生活小事类推到治国大事,规劝齐宣王纳谏。
B.“门庭若市”表明向齐宣王进谏的人很多。
C.“无可进者”的原因是人们对进谏已经懈怠
D.“皆朝于齐”写出纳谏的巨大成效。
C
课堂检测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D?【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D
课堂检测
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大治,燕、赵、韩、魏知道这种情况后,都到齐国朝见。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即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类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D
课堂检测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进谏内容

齐王纳谏
进谏缘起:
三问——三答——三思
妻私“我”——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求“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治国大事
生活小事
三比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变
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国内
四国朝齐—国外
善于进谏
虚心纳谏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