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两课时)
课??题
第三节?印度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描述“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运用地图说出印度地形、气候特点,理解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
重?点
地形、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
难?点
南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印度
一、?概况
?????位于南亚、南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二、?印度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超12亿)
压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录像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想
(一)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这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2亿,仅次于中国……
(二)讲授新课
1.?看来大家对印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能够利用地图和资料来学习印度吗?
2.学生活动
分小组读图和资料:(4人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与全班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
①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了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读印度地形图,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周边邻国,找出主要的地形区
③在空白地图上填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绘出北回归线──了解其三面环海、大部分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
④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了解印度的地形特点:
北部、中部、南部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
⑤读印度人口增长图,计算: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每隔10年,人口增长了多少?50年间人口增长了多少?想一想,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⑥读资料“印度部分资源、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讨论: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社会经济、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⑦阅读资料“印度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讨论: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压力大,会给我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解决?
3.教师总结
.转折
人口增长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农业又深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印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
?
4人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与全班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想
5.学生活动(分小组)
①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说这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②读南亚季风图,比较分析1月、7月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③看图片印度的洪灾与旱灾,讨论:为什么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何治理?
④思考讨论:我国东部也是季风区,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同?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抗灾减灾?
(三)练习
写课时作业知识梳理
(四)小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收获
(五)课堂检测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自己已有的杜会经验和体验去视察与分析一个国家或区域人口对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问题,师生互动建构民主、平等、和谐氛围。
(六)作业???同步练习
?
?
?
?
?
?
课后反思
?
课??题
第三节?印?度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2、分析印度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3、读图掌握印度的主要城市及工业特点
4、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
印度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难?点
无
板书设计
四、发展中的工业
?
?????????????????独立前
1、主要工业部门???????????????????????????
?????????????????独立后
2、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
3、工业与原料的关系
4、高薪技术产业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课时作业本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想
(一)导入新课
印度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影响印度农业的主要是哪种季风,什么情况下会造成水灾?
(二)讲授新课
一、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学生自读了解——
1.粮食生产由进口转为自给有余的原因?
2.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3.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小组讨论分析——
1.作物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2.作物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总结:
(三)练习
?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地形分布:
平原
高原
降水多少:
多
少
经济作物
棉花
黄麻
地形分布
高原
平原
降水多少
少
多
?
二、发展中的工业
1.读书了解印度独立前后的工业部门的不同及高科技成就。
?
?
2.读图找出印度主要的三大工业部门和主要的工业城市,并分析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3.交流总结——
?
?
?
学生回答图上内容。
??学生从课本上找到原因“绿色革命”。
从粮食分布图上与工业分布图上找到粮食与经济作物有哪些。
学生从图上找到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分布区并分析与地形、降水量的关系。
在自绘图上绘制各作物的主要分布区。
?
?
?
?
?
?
?
?
?
学生了解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在班上交流。
学生根据活动1在图上找出相应的工业与城市。分析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想
?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
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
东北部
煤、铁锰等丰富,矿区相互临近
棉纺织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
的棉产区
麻纺织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区
1.读活动。
2.了解印度的先进的方面。
让学生在所感悟,增强信心。
?
(四)小结:归纳总结印度的主要的农作物与主要的工业部门,及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五)课堂检测: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作业:练习册相应练习
?
?
?
?
?
?
?
学生自读了解印度的核技术、软件、发射卫星技术。
?
?
?
?
?
学生背题做题改正。
?
学生交流回答重要知识点。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