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和颜色 学案(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光和颜色 学案(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15:30:14

文档简介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一课时 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什么是光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列举出生活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3)知道真空中的光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等概念与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比较、探究实验,正确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小孔成像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源的判断;光传播的特征。
【难点】
光传播与声音传播的区别。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光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自身会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如
太阳
、通电的电灯、萤火虫等。光源还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如萤火虫、水母等)、人造光源(如煤油灯、通电的电灯等)、热光源(如燃烧的火把、煤油灯等)和冷光源(如萤火虫、水母等)。
【教师点拨】
1.光源是自身会发光的物体。一些自身不发光,但由于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而使自己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
2.光源是指正在发光的物体,如通电的电灯是光源,未通电的电灯不是光源。
【跟进训练】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D )
A.电影屏幕和电视机屏幕
B.人眼和月亮
C.萤火虫和镜子
D.萤火虫和正在发光的灯
2.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亮着的电灯;⑥萤火虫;⑦交通路牌,其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③⑤⑥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
②④⑦
,可能是光源的有


知识点二 光的传播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1~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1)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还能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中传播。(2)光在
同种均匀物质中
沿
直线
传播。(3)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传播路线

方向
,这样的线叫做光线。(4)
小孔成像
、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1)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的直线传播
,所成的像是
倒立
的实像,可以成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2)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
无关
,与
物体的形状
有关。(3)小孔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物体到小孔之间的距离

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

【教师点拨】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光线会发生弯折。即使在同一介质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
【跟进训练】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D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3.当太阳光垂直照在一个极小的三角形的孔上时,它在地面上产生的亮斑形状是
( C )
A.三角形   
B.倒三角形
C.圆形   
D.正方形
知识点三 光速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
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达
3×105
千米/秒;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2.
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
约等于9.46×1012千米,这个距离叫做1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教师点拨】
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跟进训练】
1.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
s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激光信号,则用此方法测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 C )
A.7.68×108km   
B.7.68×105km
C.3.84×105km   
D.3.84×108km
2.如果声音和光都从空气传入水中,那么
( A )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二课时 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3)了解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有序探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光的色散现象和物体的颜色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之情,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和乐于动手实践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作用。
(2)物体颜色的成因。
【难点】
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和规律。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光的色散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3~6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单色光:
不能再分解
的光,如红光、绿光、蓝光等。复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
的光,如白光(太阳光也是一种白光)等。
2.太阳光被分解成






绿






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教师点拨】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都向底边偏折。太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七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跟进训练】
1.天地万物五光十色,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通过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的色散的实质就是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
D.白光是单色光
2.夏天雨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虹,这是
光的色散
现象。弧形彩虹的外侧是

色,内侧是

色。
知识点二 物体的颜色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4~6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决定的。白色物体
反射
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
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2.光的三原色是


绿



【教师点拨】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跟进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能轻松辨认
B.白纸在绿光照射下,仍然是白色的
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用红、蓝、绿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
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将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黑色
C.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白色
D.将颜料中的蓝、黄颜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在一起可得到绿颜料
知识点三 看不见的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6~6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红外线具有
热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达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且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
越强

红外线探测器

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线夜视仪等都是利用红外线识别
不同温度
的物体。
2.紫外线有化学作用、生理作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常用于
杀菌消毒

鉴别纸币的真伪
等。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教师点拨】
大气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伞。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能被肉眼看到
B.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较强
C.物体在常温下不会辐射红外线,只有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才辐射红外线
D.红外线能使荧光粉感光,能用来鉴别钞票真伪
2.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温度越低的物体,产生的红外线越强
B.紫外线具有灭菌的作用,可杀灭细菌
C.红外线可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D.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利用的紫外线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