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月相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月相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15: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月 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结合农历说出各种月相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模拟并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月相与农历的关系,感受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洞察能力。
(2)通过学习月相,深化科学知识就在身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
月相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月相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41~14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人们所看到的月球各种圆缺形态叫做 月相 。
2.月相变化:

3.月相的成因:
(1)月球本身不 发光 ,也不 透明 ,太阳只能照亮 半个月球。
(2)由于月球绕着地球运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 相对位置 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 月相 。
4.月相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的关系
月相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
日、地、月位置关系
视觉形状
新月或
朔月
初一
日、地、月大致在 一条直线上 , 月球 居中
不可见
上弦月
初七、
初八
日、地、月大致成 直角 ,月球在地球 以西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
满月或
望月
十五、
十六
日、地、月大致在 一条直线上 , 地球 居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下弦月
二十二、
二十三
日、地、月大致成 直角 ,月球在地球 以东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部天空,月面朝东
5.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的 自转 和 公转 的周期相等。
6.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约为 29.53 天,称为 朔望月 。朔为农历每月初一,望为每月十五或十六。
【教师点拨】
记忆上弦月与下弦月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位置及月亮的亮侧判断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侧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侧天空。
易错警示:我们观察地面上物体的方位时,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当我们在地面上观察天空中天体的方位时,是“上北下
南,左东右西”,因此上弦月的月面朝西(右侧亮),下弦月的月面朝东(左侧亮)。下一节将要学习的日食和月食的过程也会用到这一点。
【跟进训练】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人所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有规律地变化
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那么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引起的
3.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B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