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得分
???
1.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
A.?A型、B型?????????????????????????B.?O型、AB型?????????????????????????C.?O型、B型?????????????????????????D.?A型、O型
2.输血的原则是( )
A.?O型血的人可以将血输给任何血型的人?????????????????????????B.?应该输同型血
C.?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人的大量血液?????D.?应该输入亲人的血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B.?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C.?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D.?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所以人体血液呈红色
4.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D会显著增加????????????B.?当图中B数目超过正常值时,易形成血栓
C.?当图中A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D.?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C结构
5.体检或生病就医时,常常要抽血化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血流速度快,选择动脉抽血更容易???????????????B.?静脉管壁薄,选择静脉抽血利于针刺入
C.?血浆中的成分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D.?血细胞的数目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
6.某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一位男职工血常规检查的部分结果如下表:
检查项目
固定值
正常参考范围(男)
红细胞(RBC)
3.0×103个/L
4.0×103-5.5×103个/L
白细胞(WBC)
8.0×103个/L
4.0×103-10.0×103个/L
血小板(PLT)
2.5×103个/L
410×103-3.0×103个/L
血红蛋白(Hb)
90g/L
120-160g/L
分析表中数据,你“诊断”该职工可能患有(??
)
A.?炎症????????????????????????????????B.?贫血????????????????????????????????C.?坏血病????????????????????????????????D.?骨质疏松症
7.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
8.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
)
A.?巨噬细胞???????????????????????????????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9.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心脏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房???????????????????????????????????????D.?毛细血管管壁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10.下列有关人体血液、血管、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B.?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动脉
C.?静脉血管里流动的就是静脉血?????????????????????????????D.?心脏结构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右心室
11.正常人心脏内瓣膜有规律的开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
)
A.?关闭和舒张???????????????????????B.?打开和舒张???????????????????????C.?关闭和收缩???????????????????????D.?打开和收缩
12.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13.有些中老年人的小腿后出现蚯蚓状的“青筋”,它属于(??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都有可能
14.如图中A﹣D四图象均表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蛙肠系膜的血管(放大倍数不同),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表示静脉血管的是(??
)
A.???????????????????????????????????????????????B.?
C.????????????????????????????????????????D.?
15.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股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3分)
得分
???
16.我国历史上少数帝王曾妄想“长生不老”,盲目服用“仙丹”,其结果大多英年早逝。当今一些生物学家在研究小白鼠实验时,发现了“返老还童”的生命现象,这或许给人们延缓衰老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下是该课题的实验设计方案:
一
实验准备:
1)选取健康且生命特征相同的18月龄白鼠和3月龄白鼠若干只备用。
2)分别抽取3月龄和18月龄白鼠的血液若干毫升,分装到不同的瓶中备用。
二
实验设计: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实验材料
18月龄白鼠10只
18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鼠为年轻鼠,18月龄白鼠为年老鼠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3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三
实验探究
(1)要探究“年轻白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白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应选取________组作为对照组。
(2)实验方案中的B组和C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是因为________。
(3)请你根据题意,预测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的是________组。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5题;共28分)
得分
???
17.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③]________,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________的功能。
(2)当有炎症时,[①]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3)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________。
(4)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________。
18.萌萌最近身体不舒服,妈妈带她去看病,下表是她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部分结果,请据表回答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WBC)
8
109/L
4~10
红细胞(RBC)
3.7
1012/L
3.5~5.0
血红蛋白(Hb)
90
g/L
110~150
血小板(PLT)
210
109/L
100~300
(1)表中数据显示,萌萌的血红蛋白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她可能患了________。在饮食上,你会给她哪些建议?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当病菌侵入人体内,就可能导致炎症,体内的________数量就会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19.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
(1)血液由6射出,流经1、2到3的循环途径叫做________循环。血液由4射出,流经7、9到5的循环途径叫做________循环。
(2)1、2分别是肺动脉和肺静脉,血液从1流到2,成分发生变化,血液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3)小明患了扁桃体炎,医生在他手背上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填序号)
(4)血液流经B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血液中的________气体变多了,________气体变少了。
20.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心脏四个腔,心脏壁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____?.
(2)在血液循环中,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通过________?途径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扎紧血管2,从血管8注水,水会从标号________?流出.如果某人生病注射药物,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__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________?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21.请回答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
(1)观察图,完善一个红细胞从6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所经历的路径:6→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________?(填名称)→________?(填数字).
(2)在上述的循环途径中,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在流经________?时增加.
(3)图中2与所连的血管之间有________?,可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________?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所以,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所有人的血,称为万能受血者,O型血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与其他血型的血清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可以为其他血型输血,所以O型称为万能输血者,故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为基础题,难度一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即可,明确:O型血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与其他血型的血清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可以为其他血型输血,O型称为万能输血者;
AB型血清中没有凝集素,不会与其他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输血,AB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2.答案:
B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且输的时候要少而慢。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3.答案:
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A、人和一些较高等的动物如猪、马、牛、羊、鸡等的血是红的,但是一些无脊椎动物中具有多种颜色的血液,如蜘蛛等血是绿色的,螃蟹、牡蛎等血是蓝色的,蚯蚓血是玫瑰色的,乌贼血是青色的,海底岩石上的扇鳃虫血色多变,一会儿红,一会儿绿,符合题意。
B、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后,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浆里含纤维蛋白原,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主要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能运输氧气,所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所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
4.答案:
C
考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A、观图可知: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A.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因此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B白细胞会显著增加,A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栓形成机理之一:血液凝固性增高,因为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因此,当图中C血小板数目超过正常值时,易形成血栓,B不符合题意。
C.图中A数量最多,是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当人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C符合题意。
D.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是血浆的功能,图中D是血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
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5.答案:
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
解析:A.动脉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管壁最厚,弹性较大,不适宜于进行抽血,抽血后不易止血,故A符合题意。
B.静脉血管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输回到心脏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而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故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量最大的是水分,还有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血浆中的成分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从而判断身体的异样,故C不符合题意。
D.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并且血细胞数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相对稳定,体检或就医需要进行抽血,从而检验血细胞的值是否正常,从而推断身体是否正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抽血时针刺人静脉,打点滴时也是静脉,同样是因为静脉血压低,血流较慢,容易止血,且一般位于浅表部位。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6.答案:
B
考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表格中白细胞、血小板都正常,因此该职工没有炎症。但是该职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
故答案为:B。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7.答案:
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C正确。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8.答案:
B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这种高原缺氧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气,故红细胞要比在平原的地方增多,故选B
【分析】本题有一点绕,需要同学们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9.答案:
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符合题意。
B.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B不符合题意。
C.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体循环始于左心室,C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心脏的结构图示如下:
2、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收缩)→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舒张)????
(动脉血→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收缩)→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舒张)(静脉血→动脉血)
?
10.答案:
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A.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保护、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A正确。
B.动脉压力太高,液体的压力无法进入,一旦建立动脉通路,血液还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无法使药液进入身体。静脉血流速度较慢,压力较小,故输血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B错误。
C.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C错误。
D.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程最长,所以壁最厚,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又分为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平时,我们所谈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壁的厚薄是与心脏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长短相联系的。
11.答案:
D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先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随后是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再是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当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说明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心房是舒张的。综上分析可知,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动脉瓣打开,心室收缩。故答案为:D。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
12.答案:
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血液循环中肺循环的路线如下:由右心室出发,进入肺动脉,在肺中的毛细管网中,进行气体交换,血液再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在肺部,氧气含量高于血液,所以,氧气会由肺部扩散进入血液,所以,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路径,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血液循环路线,可以结合一下简图进行记忆:
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13.答案:
B
考点:血管
解析:A.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分布较深处,A不符合题意。
B.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于是长期站立或坐;会导致小腿后出现了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B符合题意。
CD.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C、D不符合题意。
【分析】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4.答案:
B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蛙肠系膜的血管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A是动脉,B是静脉,C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5.答案:
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分析】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所以此题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偏大,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分析。
二、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A
(2)变量不唯一(变量两个)
(3)B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1)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年轻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其中A与B以年轻鼠的血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年轻鼠的血液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其中B组注射等量3月龄白鼠血液,是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A组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是对实验变量没有处理是对照组。(2)B组和C组有两个变量,分别是鼠的年龄不同和不同年龄的血液,对照实验变量唯一。(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B组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
三、综合题
17.答案:
(1)红细胞;氧气
(2)白细胞
(3)血小板
(4)血浆
考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示中: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此外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因此,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③红细胞,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当有炎症时,①白细胞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3)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血小板。
(4)血浆是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约90%,另外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因此,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血浆。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8.答案:
(1)贫血;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2)白细胞;高于
考点: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1)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于氧分离。为输氧的载体,故贫血后可发生全身组织缺氧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分析题中的化验单可知,萌萌的血红蛋白为90
g/L,正常值为110-150
g/L,因此她可能患有贫血病,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疾病,当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
【分析】通过图表可知血常规化验单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红细胞比正常值少,可知得了贫血病。
19.答案:
(1)肺;体
(2)静脉;动脉
(3)5
(4)二氧化碳;氧气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1)、(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从6右心室射入1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由2肺静脉流回3左心房的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图示中的6→1→肺部毛细血管→2→3。(3)体循环是指血液由4左心室进入7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9上、下腔静脉,流回到5右心房的循环。图中血液由4射出,流径7、8、9至5的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小明患了扁桃体炎,医生在他手背上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消炎药物到达扁桃体依次经过是左静脉→上腔静脉→5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
(4)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
【分析】
图中:?1肺动脉、2肺静脉、3左心房、4左心室、5右心房、6右心室、7主动脉、8组织处毛细血管、9上、下腔静脉.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20.答案:
(1)肌肉;左心室
(2)肺循环
(3)6;右心房
(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
(5)运输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方式是肺循环;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果扎紧血管2肺静脉,从血管8肺静脉注水,水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所以水会从标号6主动脉流出;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是从上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所以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
(1)肌肉;?左心室;
(2)肺循环;
(3)6;????右心房;
(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
(5)运输.
【分析】观图可知: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8是肺静脉、8是肺静脉、9是左心房、10是左心室,据此解答.
21.答案:
(1)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
(2)小肠
(3)瓣膜
(4)心肌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1)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本题中一个红细胞从[6]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所经历的路径:[6]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右心房.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多.
(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4)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
故答案为:(1)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1?
(2)小肠
(3)瓣膜??
(4)心肌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所示:
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