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3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3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1 08:17:13

内容文字预览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 标 阐 释
时 空 构 建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2.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过程。3.分析比较《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点。4.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确立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2)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②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形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1)性质转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发展新阶段
(1)表现: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及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过程
(1)初步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2)正式确认: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5.概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特别提醒] 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资料回放] (教材第95页)1956年在三大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使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保留下来,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识记点拨]
1.“一、一、三、四”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个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一种代表产生方式:普选。
三大特点: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
四大职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2.图示法记忆1954年宪法特点
[历史纵横] (教材第95页)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空前规模的普选。这次普选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了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时空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议会制的区别
[细节点拨] 
1.《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表现
(1)机构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性质。
(2)内容上,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确立的各项原则为1954年宪法奠定了基础。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8页
探究主题 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史料一] 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
探究点一 依据图片信息说明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的特点?
提示:(1)运行机制:我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其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机构领导成员,并对其进行监督。(2)特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史料二] 我们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探究点二 依据史料归纳我国政治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提示: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
[史料三]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探究点三 依据史料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提示:(1)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影响。(2)意义: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项目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性质
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产生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推荐
联系
二者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主要涉及《共同纲领》这一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得分思路] 材料“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说明“它”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团结,而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可知《共同纲领》符合题意,故选C项;A项《双十协定》、B项《论联合政府》并没有达到全国各方面人士一致拥护的程度;D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所做的报告。
[答案] C
 一、学思之窗(教材P96)
 (1)请说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的思想来源。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体现这一原则的?
提示:(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的思想来源是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强调工农掌握政权的重要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论。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现在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本课测评(教材P9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在中国民主政治中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经验,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政治体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三、学习延伸(教材P97)
 通过这些探索,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提示: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依靠资产阶级无法走上真正的民主政治之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随堂训练] 对应学生用书第69页
题组1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①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②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④《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946年在重庆召开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故①说法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为D。
答案:D
2.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后
解析: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故选B项。
答案:B
题组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3.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个原则,题干中的“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关键信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社会主义原则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C项正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项排除;题干未涉及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
答案:C
4.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显著的特点是(  )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解析: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D项。
答案:D
题组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识记五个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
解析:材料提到少数民族“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D项中的“改革开放”说法错误。
答案:A
PAGE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 标 阐 释
时 空 构 建
1.掌握“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及其教训。2.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4.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0页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出现的原因
(1)思想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2)主观上: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3)客观上:林彪、江青等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法制:①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③“造反派”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民主: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党和人民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表现
(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4)修订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结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重建: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发展完善
(1)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①依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表现:改变村委会干部任命制度;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创造性地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易错提醒]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民主制度的不健全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对制度坚持不力、有法不依、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民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与急迫。
[图解历史]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概念辨析]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易错提醒] 基层民主选举不是村民自治
基层民主选举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但基层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不能等同。在农村,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
[历史纵横] (教材第100页)“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自主填写选票,采取投票方式选举村委会候选人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透明度高,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识记点拨] 
1.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
探究主题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
[史料一]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史料二]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
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探究点一 对比史料一和史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提示: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史料三]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10年修订)
探究点二 依据史料,说明我国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及其意义。
提示:成就:为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意义:有利于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农村政治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全面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珍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2)引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我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3)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式、步骤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马上实行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因此,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再一步步地从地方各级逐渐发展,达到覆盖全国的范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4)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如民族区域自治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命题立意] 本题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得分思路] 结合材料中的“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等信息,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即可。
[答案]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随堂训练] 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
题组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谁反对毛主席就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材料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反映了民主法制遭破坏,“砸烂公检法”反映出法制机构受到摧残。
答案:D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中保持了连贯性,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及民主集中制度都不同程度上遭受了破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对保持了连贯性,故选C项。
答案:C
题组2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D
4.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解析:由“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可知,要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才能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类事件的出现,所以选B项。
答案:B
题组3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5.某些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在建国后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多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增量”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民主建设成就,即1978年以后的成就,根据时间排除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选D项。
答案:D
6.“想不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还能投票!”远在广东珠海务工的村民蒙超,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村里“社区议事会”成员的选举。关于材料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③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基层民主建设,可以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的凝聚力,所以①②④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PAGE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课 标 阐 释
时 空 构 建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2.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及其意义。3.了解新时期海峡两岸之间的友好交流。4.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3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制度保障: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2)历程
①1982年,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
②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
(1)背景: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缓和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破冰: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3.进一步发展
(1)团体: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共识: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4.新发展
(1)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大陆访问团。
(2)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图解历史] “一国两制”构想
[特别提醒]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并非都是主体。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
[历史纵横] (教材第102页) 该段材料反映的是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他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一方针政策,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欢迎。
[图解历史] 港澳回归
[概念辨析] “九二共识”
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图解历史] 两岸关系的发展
[细节点拨] 
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
(1)港澳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构架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2.“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的地位
(1)对内: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对外: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的外事权,但不能行使国家的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
3.和平统一台湾方针的提出并不表明大陆已经放弃了使用武力。和平统一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但大陆并没有承诺放弃武力,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如果台湾当局宣布“独立”,和平统一无望,那只能使用武力。
[识记点拨] “三个二”归纳祖国统一大业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
探究主题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史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探究点一 据史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由坚持军事对峙到主张和平统一。
[史料二]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探究点二 据史料二,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
提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
[史料三]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探究点三 史料三中的“新办法”是什么?地位如何?
提示:新办法:“一国两制”。地位:“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
(1)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
(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高层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不断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命题立意] 本题以香港回归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得分思路]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的是澳门的回归,故A项错误;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故B项正确;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一、学思之窗(教材P103)
 (1)关于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有何共同点?
(2)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提示:(1)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都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就是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定性作用。
(2)国家实力是影响对外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二、本课测评(教材P105)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简述其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提示:(1)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内涵:“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在统
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三、学习延伸(教材P105)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请收集有关历史和现实材料,分析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提示:(1)有利因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以及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严重阻碍着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随堂训练] 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题组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军队
D.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解析:由“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2.1979年1月,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解析: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B项错误;“九二共识”达成于1992年,故排除C项;“一国两制”方针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故D项不正确;材料反映了和平统一方针的发展,故A项正确。
答案:A
题组2 香港、澳门和回归
3.“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皇家警察”和“香港警察”,名称变化的背后是香港主权的变化,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答案:D
4.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20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  )
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
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
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
解析:材料表明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澳门基本法的成功实施,D最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答案:D
题组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
A.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两岸关系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C.“九二共识”已达成
D.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解析:材料更多体现的是两岸民间交往的变化,因此“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比“历史性突破”更准确,B项正确。
答案:B
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实事求是      
B.搁置分歧
C.独立自主
D.民族平等
解析:设立民族自治区,是考虑到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也是从我国各民族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产物;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产物,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充分考虑了港澳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其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A项正确;搁置分歧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C项错误;民族平等不符合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故D项错误。
答案:A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