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21 13:16:3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
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O,继而在对流层中
被氧化为NO2,NOx即为NO和NO2之和;土壤硝酸盐分
解,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
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
解出NO,NO2和N2O等气体。
氮氧化物的天然排放源
N2 + O2 ====== 2NO
放电或高温
通常状况下,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可以和O2 化合成NO,N2表现还原性。
一、氮气
氮气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
观看视频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氧化
二氧化氮溶于水
根据视频内容,自行归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NO + O2 = 2NO2
二、一氧化氮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有毒
化学性质:
(因此,NO不能与O2大量共存)
NO能使人中毒,其原理与CO相似,是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氧化氮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带O2的能力,导致中毒。
三、二氧化氮
物理性质:
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3NO2+H2O=2HNO3+NO
思考: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使NO2被水吸收?
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它药品仪器自选。
1. 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 象 解释
(反应式)
(1)
(2)
(3)
4 NO2 + 2H2O + O2 = 4HNO3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
往试管通入O2
继续通入O2
红棕色逐渐消失,试管水位上升到2/3处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水位继续上升,红棕色又消失
水逐渐充满试管
3NO2+H2O=
2HNO3+NO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O2, NO2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3NO2+H2O=2HNO3+NO
2NO+O2 = 2NO2
4NO2+O2+2H2O=4HNO3
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与足量
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成硝酸。


① ×2 得:
(工业合成硝酸)
6NO2+2H2O=4HNO3+2NO

② + ③得:
若试管中是NO与O2的混合气体,满足什么条件时试管内无气体剩余?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4NO+3O2+2H2O=4HNO3
NO与O2以4:3的体积比(物质的量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完全转变成硝酸
  1952年12月5日的伦敦,前所未见的浓雾弥漫全城,市内某些地区的能见度曾经降到零。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就是著名的“1952年伦敦大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树叶
森林
雕像

电线杆
左侧图片摄于1908年
右侧图片摄于1968年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酸雨
定义: pH<5.6的雨水
成因:空气中S的氧化物和N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H2SO4、HNO3) 。
硫的氧化物主要来自含硫化合物的燃烧,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S
SO2
SO3
H2SO4
(1)硫酸型酸雨:
(2)硝酸型酸雨:
NO
HNO3
NO2
2、酸雨的形成:
石油
煤 含硫矿物
燃 烧
CO2 SO2
NOx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
是它会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毒性比SO2大,
能浸入人的肺部,引起肺水肿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
物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5)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
水中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
3、酸雨的主要危害
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雨,其发展速度很快,在23个调查的省、市及自治区中有20个出现过酸雨,有不少地区的酸雨已相当严重且逐年增加,据2001年4月9日南京晨报报导: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讲我国相当多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超标,酸雨区面积为国土面积的30%,全国七大水系中有1/3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
我国其它酸雨区:
1、珠江三角洲及其北部
2、杭州湾
(1)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2)加强环境管理,强化环保执法,
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3)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和设备:
防治酸雨的措施
①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
②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煤燃烧过程中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③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脱硫效果较好,可以除去烟气中85%—90%的二氧化硫,但是成本较高。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SO2 = CaSO3;2CaSO3+O2=2CaSO4
本 节 小 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1.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2. 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SO2 C.O2 D.NO
3. 在NO2与水反应中( )
A. 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B. NO2只是氧化剂
C. NO2只是还原剂
D.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C
D
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SO2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 和NO B.肯定没有Cl2 、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AB
5. 某化学小组采集了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值,其结果如下:
①请你写出酸雨开始呈酸性的化学方程式。
②这种雨水的pH值逐渐减小,其原因何在
空气中的氧气在灰尘等存在下能够逐渐将水中的H2SO3氧化成强酸硫酸。
SO2+H2O H2SO3 O2+2H2SO3=2 H2SO4
2SO2+O2 2 SO3 SO3+H2O=H2SO4
催化剂

4.53
4.53
4.57
4.63
4.74
雨水的pH值
5小时后
4小时后
2小时后
1小时后
0小时后
测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