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红军长征 课件(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红军长征 课件(岳麓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1 13: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红 军 长 征
遵 义 会 议
探究与学习
国民党
兵力 红军
兵力 反“围剿”结果
第一次(1930.11--1931.1) 10万 4万 胜
第二次(1931.3---1931.5) 20万 3万 胜
第三次(1931.7---1931.9) 30万 3万 胜
第四次(1933.2---1933.3) 30万 7万 胜
第五次(1933.10---1934.) 50万 8万 败
中央工农红军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情况简表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二、长征经过
三四年,出瑞汀;弃湘西,占遵义。
渡赤水,毛出奇;过金沙,蒋叹息。
大渡桥,显勇气;翻雪山,过草地。
三五年,吴起镇;三六年,胜会宁。
三、长征胜利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意义:
1、遵义会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2、遵义会议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3、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遵 义 会 议
遵 义 会 议
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张向贵州进军,渡过了乌江,解放了遵义城。
一、遵义会议的背景
①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负总责,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二、遵义会议的内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遵义会议的意义
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比较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军事斗争有何变化?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在《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上找到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和草地的位置,了解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想像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
遵义会议前,由于“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红军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军事斗争有何变化?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指引下,掌握了主动权,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那么在今天我们中学生应继承和弘扬长征中的哪些革命精神?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活动: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
讨论:
1、重走长征路,画出长征路线图;
2、找出长征中重要地点和重大事件,感受红军前辈的革命精神;
3、推选代表,积极参加“红色旅游”活动。
(每组推选一名导游,一名红军老战士)
随团记者一名
导游一名
老红军战士四名
旅游成员为全班同学
活动: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集体朗读
麻城市华英学校  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