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1初中生物七下4.14.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1初中生物七下4.14.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21:5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下4.14.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同步训练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得分
???
1.近年来,雾霾天气时有发生。某同学在“关注雾霾,爱护环境”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增加火力发电??????????????????????????????????????????????????????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C.?扩大绿化面积??????????????????????????????????????????????????????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2.保护生态环境是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下列人类活动中,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是(  )
A.?引来外来物种???????????????????B.?退耕还林还草???????????????????C.?毁林毁草开荒????????????????????D.?围湖造田
3.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新一代的“绿色使者”,为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良好的环境道德观.(  )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B.?让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方便使用
C.?用普遍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现存的人种都起源于古猿?????
B.?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渐演化而来??
C.?现存的每种生物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D.?为了让人类健康发展,可以从自然界掠夺一切有利资源为人所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有些不能再生,应合理开发利用???????????B.?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自然资源有些可再生,也应合理开发利用???????????D.?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时可采取砍伐量小于再植量
6.“退耕还林”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旅游业??????????????????B.?促进畜牧业生产??????????????????C.?改善生态环境??????????????????D.?美化居住环境
7.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计划性地合理砍伐与种植????????????????????????????????????B.?营造单纯林种?
C.?封山育林、禁止砍伐???????????????????????????????????????????D.?过量砍伐,使人们先富起来
8.休渔期过后,个别渔民违反“渔业法”的规定,大量捕杀幼鱼,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这样做(  )
A.?会使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洋资源的枯竭????B.?可以促进其他海洋动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C.?可以使海洋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D.?会使海洋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9.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购物时尽量用一次性包装袋????????????????????????????????D.?自觉保护周围的野生动植物
10.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A.?地球???????????????????????????B.?海洋和陆???????????????????????????C.?人所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3分)
得分
???
11.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
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
A
鲇鱼
小鱼
78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C
小球藻
/
3
D
小鱼
水蚤
10
E
水蚤
小球藻
5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
(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________。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________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________,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5题;共40分)
得分
???
12.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更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____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2)绿色植物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________。
(3)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符合习主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3.生物圈中的生物,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各有其重要作用,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中①表示________(选填:“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或“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图中④和②分别表示________,图中③表示________,图中⑤表示________,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________不断积累在生物体内.
(2)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及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D表示的是植物吸收________.
②图中的A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呼吸作用.图中C表示________(答案提示:生产者;分解者)
③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素有“绿色水库”“地球之________”之称;全国闻名的“百湖之城”大庆密布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________”的美称.
14.(一)预习思考
???????????????????????????
生物圈Ⅱ号
人类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
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科学家将它
称为“生物圈Ⅰ号”相区别,人们将这座建筑称为“生物圈Ⅱ号”.“生物圈Ⅱ号”几乎是完全密封的,占地127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
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还有猪、羊、鸡等畜家禽,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子.科学家利用计算机
来控制射入的阳光,调节各区所需的温度.
1991年9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Ⅱ号”.他们计划在里面住上两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饲
养禽兽,耕种和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有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遗憾的是,一年多以后,
“生物圈Ⅱ号”中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不得不从外界泵入氧气,以维持科学实验结束之前的生存.
(二)设问解疑
(三)简洁转新
(1)以上材料提到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溪流生态系统
(3)科学家们在“生物圈Ⅱ号”中想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你认为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什么?(    )
A.生产者能生存充足食物
B.消费者消费更少食物
C.“生物圈Ⅱ号”最好无细菌、病毒等
D.人、动、植物、微生物相对稳定地生活
(4)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    )
A.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B.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
C.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D.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
(5)这次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计划,但是这实验告诉人们的事实是什么?________?

15.下图表示生物圈中某些物质的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B
、C
分别为生物的不同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过程能够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________】________过程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2)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为了充分利用________,提高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效率,使农作物增产。
(3)某森林公园绿地每天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60-400千克的氧气。由此数据分析可知植物能维持________平衡。
(4)根据示意图,你认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
16.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用生态农业留住绿水青山
近年来,首都北京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首都发展提质增效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今年,北京市将大力创建生态农业标准园区,从各个方面改良传统农业。
节水方面:采取农田地膜覆盖手段,阻断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在小麦或玉米行间覆盖秸秆也能减少蒸发和有效利用降雨,达到节水、节能,干旱不减产的目的,争取实现节水20%以上。
节药方面: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减少害虫病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放养蚯蚓、青蛙、杀虫螨、七星瓢虫和啄木鸟等害虫的天敌,可有效杜绝农药、化肥、激素的使用,遵循原生态食材生产标准,保证了食材的安全。
清洁能源方面:全面杜绝燃煤在园区中的利用,减少大气污染。大力推广示范太阳能等多种技术,解决育苗、果蔬生产的冬季加温问题。
粪便处理方面:采用建造沼气池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村内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还满足了村民生活用气和有机农作物生产需求。作为原料的人畜粪便、厨余垃圾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燃烧和发电,村民真正做到“点灯不用油,做饭不发愁”。沼渣、沼液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施用于菜田,保证了土壤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了化学肥料对土壤成分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生态农业践行者们的集体攻关,得益于集体智慧的凝集,团队合力的发挥,以及对“高效、节能、环保”发展理念的身体力行。村民们表示:
“不仅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留住了绿水青山,更留住了老百姓的心”。
(1)玉米植株体内水分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________(器官)进行。采用地膜覆盖和行间覆盖秸秆的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________(填“土壤中”或“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
(2)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减少害虫时,青蛙和啄木鸟的关系是________。施放七星瓢虫等昆虫,除了生物防治外,还能在开花期帮助植物________。
(3)传统燃料——煤是由远古时期大型________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变化形成。沼气池可以将粪便和厨余垃圾转变为沼气和能量,沼气池中发挥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能够用于“点灯和做饭”的能源,最终来自________。
(4)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稻田治虫不力,也会导致减产,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相对较弱。
(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有________(选填下列数字序号)。
①草稿纸、打印纸尽量双面使用
②外出就餐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③洗脸洗手过程中保持自来水处于流动状态
④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不用时也不要切断电源
⑤外出尽量选择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⑥炎热的夏季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以保证人体的舒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A、增加火力发电就会大量的燃烧煤炭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可见A不利于治理雾霾,A符合题意。
B、减少尾气恶排放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减少废气污染,有利于治理雾霾,B不符合题意。
C、扩大绿化面积可以大量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等,有利于治理雾霾,C不符合题意。
D、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废气污染,有利于治理雾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比较简单,熟知:治理雾霾最基本的就是需要减少污染物排放,扩大绿色植被面积。
2.答案:
B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A、多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不符合题意;
B、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C、毁林毁草开荒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乱砍乱伐、(2)乱捕滥杀、(3)生物入侵.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环境的提高.
3.答案:
B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是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B、图方便让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能增大消耗的能量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绿色”理念.故符合题意.
C、用普遍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D、同学问候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减少纸张的浪费,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色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与生活息息相关.
4.答案:
D
考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地球上现存的人种都起源于古猿,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渐演化而来,B不符合题意;
C、现存的每种生物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C不符合题意;
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
自然资源可分为三大类:①生态资源(恒定资源),如光、热、水、风力、潮汐等;②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壤等;③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
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某一种资源来说,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所以,珍惜各种自然资源。
3、人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答案:
B
考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解析:非再生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因此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A正确;
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错误;
有些自然资源可再生,也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C正确;
对森林资源要采取砍伐量小于再植量的利用措施,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
【分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等.所以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答案:
C
考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
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如:毁林开荒、乱捕滥杀等.
7.答案:
A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是指有计划的合理种植和开发,营造单纯林种,封山育林、禁止砍伐,过量砍伐都不是合理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的方案,只有有计划性地合理砍伐与种植,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计划性地合理砍伐与种植故是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自然资源,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自然资源,只要有计划、合理开发,同样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答案:
A
考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
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的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鱼→大鱼”中,对幼鱼的
大量捕杀,会使幼鱼的数量减少或鱼种灭绝,导致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和大鱼减少,浮游动物数量迅速增多,就会严重破坏浮游植物,会使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
洋资源的枯竭.
故选:A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9.答案:
C
考点: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节约粮食,A正确;
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B正确;
C、使用一次性包装袋,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污染,尤其一次性塑料袋降解困难,对环境污染严重.C错误;
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D正确.
故选:C.
【分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10.答案:
D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验探究题
11.答案:
(1)如图
(2)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细菌等微生物(分解者)
(3)生物富集
(4)尽量不使用含汞的电池;对于废旧电池,分类回收处理等
考点: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1水蚤体内有小球藻说明水蚤吃小球藻,是一级消费者;小鱼体内有水蚤说明小鱼吃水蚤是二级消费者;河蚌体内有水蚤和小球藻说明河蚌吃水蚤是二级消费者,同时河蚌还吃小球藻是一级消费者;鲶鱼体内有小鱼说明鲶鱼吃小鱼是三级消费者.据此可写出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该生态系统的水蚤、河蚌的食物丰富,数量增加;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
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某些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如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也很难被排除只能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进行生物富集,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为了减少废电池中汞的危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使用含汞的电池;对于废旧电池,要做好分类回收处理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以及某些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三、综合题
12.答案:
(1)光合作用
(2)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
考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3)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符合习主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分析】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13.答案:
(1)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食物链
(2)阳光;线粒体;分解者;肺;肾
考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由图可知,①表示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图中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因此D表示阳光.②图中A表示能量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B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C表示细菌、真菌(分解者).③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之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故答案为:(1)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食物链;(2)阳光;线粒体;分解者;肺;肾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能量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大约是10~20%.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4.答案:
(1)B
(2)A
(3)D
(4)A
(5)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考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错误.
(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A正确.
(3)“生物圈Ⅱ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D正确.
(4)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A正确.
(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必须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故答案为:(1)B;
(2)A;
(3)D;
(4)A;
(5)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15.答案:
(1)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2)光照;A;光合作用
(3)碳-氧
(4)控制污染物排放
考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图中A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图中B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C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1)图中A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图中C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被灼伤。???
(2)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作物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下面的叶片不能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农作物增产。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所以某森林公园绿地每天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60-400千克的氧气。由此数据分析可知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
(4)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6.答案:
(1)叶;土壤中
(2)竞争;传粉
(3)蕨类;分解者;太阳能
(4)自动调节能力
(5)①②⑤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传粉及其类型,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蕨类植物
解析:(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采用地膜覆盖和行间覆盖秸秆的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利于保湿。
(2)啄木鸟与青蛙都以害虫为食物,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七星瓢虫也以昆虫为食物,除了生物防治外,还能在开花期帮助植物传粉。
(3)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无机盐,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粪便和厨余垃圾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或杆菌和甲烷菌或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弱。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最小。
(5)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①草稿纸、打印纸尽量双面使用,节约纸张,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②外出就餐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节约木材资源,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③洗脸洗手过程中保持自来水处于流动状态,浪费水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④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不用时也不要切断电源,浪费电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⑤外出尽量选择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的使用,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⑥炎热的夏季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以保证人体的舒适,浪费电资源,不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