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毛遂自荐》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21 14: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毛遂自荐》学案
课前预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学生自读,找出文中的生字难字,归纳总结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二、完成课文填空
秦之围( )邯郸,赵使( )平原君求救,合从( )于楚,约与( )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 )具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 )文( )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句式: ),必得定从而( )还。士不外( )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 )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 ),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句式: ),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 )以( )遂备员而( )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 )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 )也,譬若( )锥之处( )囊中,其( )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 )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 )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 )得处囊中,乃( )颖脱而出,非特( )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 )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 )目( )笑之而未废( )也。
毛遂比( )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 )上,谓平原君曰:“从之( )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 )不下!吾乃( )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 )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 ),以( )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 )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 )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 )遂闻汤以( )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 )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 )能据其势而奋( )其威。今楚地方( )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句式: )。以楚之强,天下弗( )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 )与楚战,一战而( )举( )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 )王弗知恶焉( )。合从者为( )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 )若( )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解释成语: )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 )。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 )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 )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解释成语: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 )上客。
课堂探究:
积累语言句式
1. 通假字
合从于楚
其末立见
使遂蚤得处囊中
王之命县于遂手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公等录录
2. 古今异义
先生不能 古义: 今义:
从之利害 古义: 今义:
王之所以叱遂者 古义: 今义:
今楚地方五千里 古义: 今义:
遂以为上客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之:
秦之围邯郸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日出而言之
使:
赵使平原君求救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于:
合从于楚
则歃血于华屋之下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自赞于平原君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备: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乃: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乃颖脱而出
而: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日出而言之
吾乃与而君言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
以: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以楚国之众也
兴师以与楚战
率数万之众
寡者百数
4. 常见实词
自赞于平原君
左右未有所称诵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
此霸王之资也
天下弗能当
率数万之众
兴师以与楚战
一战而举鄢郢
而王弗知恶焉
谨奉社稷而以从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胜不敢复相士
5. 常见虚词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是先生无所有也
非特其末见而已
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毛遂比至楚
胡不下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合从者为楚
诚若先生之言
6. 词类活用
门下有毛遂者,前
毛遂按剑而前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此霸王之资也
乃颖脱而出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7. 特殊句式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客何为者也
汝何为者也
此霸王之资也
白起,小竖子耳
课后练习: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赞于平原君 告诉
B.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充数
C. 其末立见 看见
D. 胜不敢复相士 鉴选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王之所以叱遂者
B.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C. 今楚地方五千里
D. 遂以为上客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合从于楚
会于会稽山之兰亭
B.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 汝何为者也
审矣,何足怪哉
D.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毛遂按剑而前
B.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C. 乃颖脱而出
D. 此霸王之资也
5. 下面句子分句间的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①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
②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③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
④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跨越
B.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使称臣
C. 一战而举鄢郢 攻占
D.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进献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小学而大遗,无未见其明也
B. 以楚国之众也
作《师说》以贻之
C. 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毛遂“论辩才能”的一组是( )
①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
②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
③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
④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⑤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④⑤
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同平原君前往楚国的十九人到了楚国后,与毛遂辩论,改变了对毛遂的看法,承认毛遂确有才能,对刻画毛遂形象起到了陪衬的作用。
B. 平原君和楚国谈判,迟迟不决,十九人都让毛遂上去解决问题。毛遂非常自信地跨越台阶,几句干脆的话语,引起了楚王的训斥。
C. 毛遂面对楚王,指责他训斥自己是毫无道理的。然后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订立盟约是对楚有利,这样,震慑了楚王,使楚王认识到了结盟的重要性。
D. 毛遂促使赵楚联盟,完成了使命,这说明毛遂自荐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自信与才智的基础上的,最后毛遂招呼十九人歃血为盟,更进一步说明了毛遂的胆识,也说明平原君善于用人的才略。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答案:
1、1. 通假字
合从于楚 通“纵”
其末立见 通“现”
使遂蚤得处囊中 通“早”
王之命县于遂手 通“悬”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通“捧”
公等录录 通“碌”
2. 古今异义
先生不能 古义:没有才能 今义:不能够
从之利害 古义:好处 今义:好处和害处
王之所以叱遂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今楚地方五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遂以为上客 古义:以(之)为 今义:认为
3. 一词多义
之:
秦之围邯郸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的(助词)
日出而言之 这件事(代词)
使:
赵使平原君求救 派(动词)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假使(假设连词)
于:
合从于楚 跟(介词)
则歃血于华屋之下 在(介词)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从(介词)
自赞于平原君 向(介词)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 到(介词)
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比(介词)
备: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齐备(动词)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充数(动词)
乃: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只是(副词)
乃颖脱而出 就(副词)
而: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但是(转折连词)
日出而言之 修饰关系连词
吾乃与而君言 你的(代词)
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 并列连
以: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拿(介词)
以楚国之众也 凭借(介词)
兴师以与楚战 来(目的连词)
率数万之众 几(数词)
寡者百数 计算(动词)
4. 常见实词
自赞于平原君 告诉(动词)
左右未有所称诵 述说(动词)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跨越(动词)
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 依仗(动词)
此霸王之资也 资本(名词)
天下弗能当 抵挡(动词)
率数万之众 率领(动词)
兴师以与楚战 军队(名词)
一战而举鄢郢 攻占(动词)
而王弗知恶焉 羞愧(形容词)
谨奉社稷而以从 进献(动词)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依靠(动词)
胜不敢复相士 鉴别(动词)
5. 常见虚词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和(介词)
使文能取胜,则善矣 那么(假设连词)
是先生无所有也 这(代词)
非特其末见而已 只(副词)
非特其末见而已 它的(代词)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终于(副词)
毛遂比至楚 等到(介词)
胡不下 怎么(疑问副词)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况且(递进连词)
合从者为楚 为了(介词)
诚若先生之言 像(动词)
6. 词类活用
门下有毛遂者,前 走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毛遂按剑而前 走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此霸王之资也 称王称霸(名词活用作动词)
乃颖脱而出 像禾穗的芒(名词做状语)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用眼睛(名词做状语)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使……称臣(使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定语后置)
客何为者也 (宾语前置)
汝何为者也 (宾语前置)
此霸王之资也 (判断句)
白起,小竖子耳 (判断句)
【试题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D 6. 略 7. D 8. C 9. D 10. D 1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