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写作指导
文从字顺
说话写文章,要讲求文从字顺,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通顺流畅,这样才能让听者、读者听明白、读明白你要表达的情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的方法,探讨写人绘景状物的技巧。(重点)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努力地丰富词汇。(难点)
3.培养修改作文、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好品性。(情感)
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
一用词恰当、妥帖,并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东西,所感的是这样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
二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没有歧义
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不别扭。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意思连贯
承接自然
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见书),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掌握韵律
形式匀称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
例如,人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注意场合、分寸用语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作文完篇后,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请别人来读,自己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查语汇的搭配、词性,语法的结构、语序等。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符号等。
选择你喜欢的人或景、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写作指导:写作片段,要注意观察人或景或物的特别之处(人物各种描写;景物的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来写。可以借鉴《伟大的悲剧》中描写人的方法和《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下笔前查阅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月亮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又是如何寄托的?我的启发是什么?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写完后多改两遍,力求达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同学们,写文章要做到文从字顺。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注意语句间的连贯,在陈述或者描写时语序不能混乱,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妨碍理解;并且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或者请同学来帮着读一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该改;还要注意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顺的要调整,这样修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月
亮
中秋节,我约了几个同学到我家阳台上赏月。爸爸还为我们准备了月饼、石榴、梨子等食品,为我们赏月做好了准备。
傍晚,我邀请的小伙伴陆续来到我家。大家围着圆桌坐着,吃着食品,谈笑风声。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这时黄光亮大叫起来,快看!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伙儿,羞答答地从一层乌云背后露出半个脑袋,正欢快地向下仰视,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这时天空中就象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我望着这盏挂在夜空中的明月,畅想着议论着。
过了一会儿,没想到月亮姑娘便在一层白的簇拥下隐没了。扫兴啊!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姐姐”再一次出来。
过了一会儿,“姐姐”又闪亮登场。明亮得更加晶莹剔透,它是那样清纯、洁白,真是美极了。我们凝视明月,隐约发现月亮里还有无数灰白的山。我的伙伴陈跃,情不自禁地
讲起《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他
讲得有声有色,把我们的注意力都
吸引过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边飘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儿的秀丽面容,月儿立即把清辉从白云边上放射出来,在白云四周形成一个灿烂的光环,光环托着白云从月亮下面轻轻地流过,
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
有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一
两颗星星。
举目远眺皎洁的月光,把湖边的柳树照得雪亮,象铺了一层白霜。月亮影子象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层亮晶晶的波,闪闪烁烁,好像游龙身上的银鳞,被大家称为小文豪的艾力希尔,望着这美丽的景色,诗兴大发,双手后背,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诵起古诗:“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隐去了行迹。夜已经很深,可大家仍在一起谈论着。谈到长大后的理想,我们都希望自已当宇航员,坐在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登上月球开发宝藏,来为人民服务。
议月——遨游天空,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