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20 20: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南方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读图可知,台湾省(  )
A. 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B. 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集中分布在东部
D. 河流流向大多自北向南
2.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江水的灌溉
B.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纬度位置好
D. 地势平坦
3.台湾省的出口商品中大部分是( )
A. 工业制成品
B. 水产品
C. 矿产品
D. 木材
4.我国南方“红土地”的形成原因为(  )
A. 干热的气候
B. 湿热的环境
C. 低平的地形
D. 崎岖的高原
5.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季雨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6.图中所示反映了香港工业的哪种变化?(  )
A. 由服务业向制造业转变
B. 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C. 由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转变
D. 由采矿业向加工业转变
7.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香港人口比澳门多
B. 香港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
C. 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
D. 西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普遍
8.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B. 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C. 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
9.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经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因素
10.关于港、澳、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地都属于季风气候,具有暖湿的特点
B. 三地旅游业都比较发达,成为经济支柱之一
C. 三地都是中国的领土,只是政治制度不同于大陆
D. 三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轻重工业发达,经济水平高
11.澳门标志性建筑是(  )
A. 故宫
B. 大三巴牌坊
C. 南海广场
D. 妈祖阁
12.台湾省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13.以下有关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香港已成为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
②香港的服务业服务广东的制造业,广东的制造业推动香港的服务业
③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较少
④内地的市场带动了香港的发展.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4.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位于珠江口的西侧
B. 香港曾经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C.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
D. 香港北面与广州市毗邻
15.台湾岛被称为“东南盐库”,其海盐业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岸的原因不包括(  )
A. 西部处在背风坡,降水较少
B. 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
C. 西海岸沙滩广布
D. 西部日照充足
1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森林资源丰富
C. 海岛多港口
D. 岛内环境优美
17.图中地点①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为( )
A. 18℃
B. 3℃
C. -3℃
D. -18℃
1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是(  )
A. 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9.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
A. 长江生产黄金
B. 上游叫金沙江
C. 有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D. 经常运输黄金
20.台湾的工业中,加工工业十分发达,这种工业特点的形成,可能与台湾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自然资源缺乏 ③多港口的交通条件 ④劳动力素质高的条件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
材料二 香港回归祖国十多年来, 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大部分的生产、生活资料由内地提供), 具有了持续发展的雄厚实力, 已经成为内地经济走向世界, 世界经济走向中国的主要窗口和平台, 香港必将为祖国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河流:⑧铁路:⑥。
(2)②是特别行政区,其标志性的建筑为。
(3)香港的小张暑假时坐火车到北京参观水立方, 他经过的是铁路干线。
(4)目前, 香港大约80%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 ( )
A. 日本 B. 韩国
C. 祖国内地 D. 美国
22.探究区域: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促进该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地区,该地区位于_____、_____以南,_____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_____海。
(2)图一中A是_____(省级行政区),国家在城市群的规划中提到要发挥其独特优势,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省区有何独特优势?
(3)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发达,以重工业为主。( )
②粤港澳大湾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
③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 )
(4)读图一,小王在深圳工作,在惠州居住,每天往返于两城市之间,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G20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举办第十一次峰会,该组织由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该组织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90%,人口接近世界总人口的2/3。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西湖等湖光山色,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托起的现代繁华,还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美称。高速铁路使杭州与上海实现了“同城效应”。
(1) 描述杭州市气候特点。
(2)除气候适宜,杭州还有哪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国内外客商?
24.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除了下面例举的,你还知道哪些?请说说它们的含义。
海上米仓:台湾生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1)东方甜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果之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之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南盐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图(如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读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种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__________”天气。
(3)据表中所反映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以上海为龙头,对__________(河流)整个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西部为平原;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2.【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及平坦的地势,有利于“鱼米之乡”的形成。
3.【答案】A
【解析】台湾的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工业制成品产量大。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红土地的成因。南方地区湿热环境下的土壤多为红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
5.【答案】C
【解析】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答案】B
【解析】从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变化图中看出,香港的服装制造、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而电子电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也就是香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7.【答案】B
【解析】香港、澳门同处祖国的东南沿海,位置相同,但海运条件却有很大差异。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港水深港阔,终年不冻,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因而成为远东地区航运的中心;而澳门由于海水较浅,没有深水港口,航运地位远不如香港,对外贸易自然也就不如香港发达。
8.【答案】B
【解析】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要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9.【答案】C
【解析】台湾山脉东临太平洋,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台湾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10.【答案】D
【解析】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都是中国的固有土,只是政治制度不同于大陆;三地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暖湿,旅游业都比较发达,成为经济支柱之一;三地水陆交通便利,轻工业发达,经济水平高,但香港、澳门资源不丰富。故选项D符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大三巴牌坊原为圣禄教堂的前壁,1835年该教堂毁坏后,仅剩下这堵墙壁,但其上的雕塑、装饰十分精美,现作为澳门的象征。
12.【答案】B
【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次是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省气候温暖湿润。
13.【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初期,来自香港的资金占到祖国内地引进外资总额的80%以上,是祖国内地引进外资的最大来源地,香港充当了祖国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二传手”角色,在此过程中,香港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也有力地促进了祖国内地贸易的增长。
14.【答案】C
【解析】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北面与深圳市毗邻。
15.【答案】B
【解析】台湾岛的西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有利于海盐生产,产量很高,因此台湾被称为“东南盐库”。故选项B符合题意。
16.【答案】C
【解析】台湾省内交通运输发达,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及全省各地,沿海优良海港众多,海运以高雄、基隆等港口为中心,高雄为全省最大的港口。台湾省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能源需要进口,每年又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因此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17.【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而①点位于这条线以南,所以应该略高于0℃。
18.【答案】D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9.【答案】C
【解析】长江由于航运价值极高,而被称做“黄金水道”。
20.【答案】C
【解析】台湾的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这种工业结构的形成得益于多港口的交通条件和劳动力素质高的条件。
21.【答案】(1)珠江 京九线 (2)澳门 大三巴牌坊 (3) 京九 (4) C
【解析】港澳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通往香港的主要铁路线为京九线;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为大三巴牌坊,香港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来自内地。
22.【答案】(1)南方;秦岭;淮河;青藏高原;南;(2)香港;背靠祖国大陆,面向国际市场;(3)×;×;√;(4)快捷、便利和多样的交通方式。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2)依据位置,图一中A是香港,香港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在于背靠祖国大陆,面向国际市场。(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发达,以轻工业为主;粤港澳大湾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4)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极其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条件是发达的交通。
23.【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2)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交通运输便利等。
【解析】第(1)题,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西湖等湖光山色,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托起的现代繁华,还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美称,高速铁路使杭州与上海实现了“同城效应”,因此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
24.【答案】(1)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2)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3)森林面积广阔,岛上约1/2 以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著名的树种;(4)台湾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
【解析】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
25.【答案】(1) 雨热同期;(2)梅雨;(3)造成水土流失现象;(4)长江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梅雨”天气,此季节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势均力敌,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是耕地、林地、草地的比重减少,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大,这种变化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4)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