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八平均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八平均数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1 08: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窗1:平均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出示情境图],瞧,这是在红队和蓝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冠军争夺赛,当时蓝队稍稍落后。仔细观察,比赛正激烈时,发生了什么?蓝队教练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生答]
2、师: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派什么样的队员上场?
[生答,师扣准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评价,把注意力引到分数上来]
3、师:教练正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时刻选准队员,他拿出了两位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单,进行分析,请看(出示表格)
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生汇报。
4、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派谁上场?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师了解不同想法,为后面的集体交流做好准备]
3、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一下?
[生可能会有多种答案:
预设一:如果学生一上来就提出用平均分,则暂不做评价,继续听取其它意见,简单记录,最后一一分析排除,留下“平均分”。
预设二:如果学生开始提出用“单个分”或“总分”作比较,则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合理性。直至出现“平均分”为止。
预设三:如果学生自始至终没想到用“平均分”,则以“各班人数不同,学校如何考评班级成绩”引导启发。]
“平均分”能满足这个要求吗?让我们先来算出两位队员的平均分,再进行分析,好吗?
二、合作探索
(一)平均数的意义
1、[出示7号队员的分数统计图],师:你能求出他三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吗?试试看?
2、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移多补少和计算法,师板书。
3、学生分组分别动手操作和计算7号和8号的平均得分。
预设一:学生可能有“计算的”,也有“看”出来,引导学生说说如何“看”出来的。配合统计图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板书两种方法。
预设二:如果学生只提出用计算法,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刚才这位同学好像并没有动笔,你是怎么求出平均分来的”。
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有没有没动笔的]
3、展示学生作业,生汇报交流想法。
4、师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讲解平均数的概念。
重点强调:在移多补少的过程,总量不变,把原来不同的数变成相同的数,我们把这个相同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板书
不同的数
→相同的数
师结合8号统计图表理解不同的数是7
13
12
8,相同的数是10,因此10是7
13
12
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引导生理解:10分不是他任何一场的得分,10是(7
13
12
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8号队员的整体水平。
同样的方法得出11是(9
11
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它代表的是7号队员的整体水平。
师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7、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该派谁上场呢?生汇报7号的整体水平高,应该选7号。
(二)整理平均数的特点
过度: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平均数,我们再来看一下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7号队员平均每场得11分,这个11分与“第三场得11分”的意思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是实实在在的数,一个是虚拟的数。]
2、平均数的大小和这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思考回答: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生答师课件展示
(三)反思和整理求平均数的方法
生答,师引导学生学生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方便?
课件出示小结
三、巩固应用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用平均数解决的问题很多,同学们想不想试一下?
课件出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课件出示认识生活中的平均数,课下找生活中的平均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