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节 压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掌握压强的概念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及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了观察、实验及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精神,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
2.压强公式的意义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压强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片:滑雪精彩视频
2.复习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力?这些力都有哪些作用效果呢?
(二)压力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施力者是挤压受力物的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者是地球。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课件区分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学生练习画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三)压力的作用效果
播放 跳雪堆视频
学生实验:
1、将铅笔的两端用食指顶住,你有什么感受?稍用力,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实验边体验,并说出你的感受。
2.、两只手挤压气球,一面用手掌一面用手指观察气球的形变。
播放:钉板胸口碎大石视频
提问:什么原因呢?学生会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教师演示实验:
演示钉板扎豆腐,一根钉子的时候豆腐被轻易穿透,换用一堆钉子的钉板的时候豆腐安然无恙的躺在钉板上。
同样的钉板用气球来演示
学生会提出让你使劲压
提问:为什么使劲压?猜想可能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四) 探究实验
提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我们需要讲台上的哪些物品呢?
(教师准备的物品有:细绳 轻陶泥 钩码 胶带 铁架台)
2.怎么样设计你的实验呢?
教师同时巡回,发现问题适时提醒学生。
(1)需要将轻陶泥放到铁架台上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将两个胶带挂到轻陶泥上,下面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可以发现轻陶泥的凹陷程度不同。
将细线和胶带上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进行实验。
结论:当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五)压强
在物理学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字母表示p=F/S
3、单位:牛/米2,又叫帕斯卡,简称帕 Pa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回顾速度的物理意义(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用类似的方法给压强下个定义
某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仿照米/秒的意义说出1帕的意义:某物体1米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体验帕的单位很小:
练习计算:据听说帕斯卡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图案:一张桌子上放了一张纸。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发现这张纸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常识上一张纸的质量为10mg。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刻着这个图案了吗
(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媒体播放图片,学生分析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压强
利用压强的公式,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反之则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则增大压强反之则减小。
1.火车铺在枕木上 2.书包带做的宽
3.图钉尖很尖 4.刀刃很锋利
任何物体承受压强都有一定的范围,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损坏,那么根据你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讨论下生活中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
趣味实验:踩不坏的气球:
实际应用:如果人站在冰面上遇到了冰面突然断裂的危险,他应当怎么做?
(七)课堂小结
播放视频 物理大师
(八)当堂检测
五、课后反思
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老师做引导者,设计趣味实验,多媒体影片教学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会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到了压强概念和公式并掌握其相关知识,并通过生活中关于压强的应用,分析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学习知识并应用于生活的能力。也许有部分学生的理解较差,如果要保证学生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让这部分基础较差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其实也可以采用让学生实验过程由放羊自由式改为可控半自动式,比如压力与受力面积分开来实验,同时加强课后巩固练习,这样可以考虑全体学生的感受,让各类差生也尝到成功学习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