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其“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观察地图中地形分布,描述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3、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主要河流。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读图和分组合作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学习重点: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分组学习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地图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
新课讲解和分析
教学环节
展示东南亚水果图片,刚才展示的在超市经常看到的水果,它们大多产自哪个地区?
这节课我们通过活动来了解这些热带水果为什么会分布在东南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什么地方?一些农作物在这里什么时候播种收获比较合适呢?
我们了解一个地区要了解那些方面?
把班级分为四组,每组分别回答学案的一个模块: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能力提升环节学生竞争回答
教师活动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学生活动
吸引学生注意力,明白我国和东南亚联系紧密
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
地理位置
过渡
地形特点
提问
气候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渡
河流
我们要了解一个地区首先要明确其范围,确定其位置,找出这个地区周围的海洋和陆地,所跨的纬度范围 。
展示东南亚地图,学生读图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我国每年都会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大量农产品,你能根据刚才所学判断进口的是哪个温度带的农产品吗?
东南亚盛产香蕉、大米、芒果、蕉麻等农产品,我国每年都从这里大量进口,一个地方农产品丰富跟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要想了解一个地区地形的特点是找出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位置来确定,但是东南亚的地形比较独特,我们要先找出中南半岛的河流,再观察河流与河流之间的地形是哪一种类型,根据这些来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马来群岛的地形相对较简单。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会给一个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在东南亚发展种植业,应该分布在哪里最合适?
种植业的分布除了考虑地形还要考虑什么?
东南亚位于热带所以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有哪些气候呢?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
展示中南半岛旱雨季形成原因图
假设你是东南亚的农民,你会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学习了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你能根据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来判断东南亚河流的特点吗?
展示河流分布图,我们归纳一个河流的特点要从河流的长短、流量的大小、流速的快慢等方面来概括。
一组回答一个活动模块,其他组对于这个组的答案给予指正。
学生抢答
学生抢答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纠正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很大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河流的影响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你能根据地形和河流在不同地形区的特点来发展中南半岛吗?
马来群岛山地多平原少,要想更好的发展种植业怎么办?
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光热充足,降水多,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人口分布稠密。
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以水为媒共谋发展,今天我们通过讨论了解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接下来我们来完成有关这节课的练习。
展示课堂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
一个组随意提问另一组有关本组的知识点
使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
1、地形特点
2、气候特点
3、河流特点
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热带水果导入,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经常迟到的水果来自哪里。本节课的知识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获得,在讨论和观察地图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明白我国每年从东南亚进口大量的热带农产品;在地形特点的讨论中注重对学生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白种植业的分布要因地制宜,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的时候还有考虑气候的因素,学生通过观察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候特征分布图了解东南的气候特点、不同气候类型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由此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河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很大,学生根据地形和河流判断河流的特点,明白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后学生通过选择在东南亚的居住地明白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