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实数与数轴问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3 实数与数轴问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20: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数与数轴问题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秋?安居区期中)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b+c|=b+c B.|a﹣b|=b﹣a C.|a+c|=a﹣c D.|a﹣c|=a﹣c
2.(2020秋?济南期中)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7,则A、B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3.(2019秋?克东县期末)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代数式|a﹣c|﹣|a+b|的值等于(  )
A.c+b B.b﹣c C.c﹣2a+b D.c﹣2a﹣b
4.(2020秋?大东区期中)下列说法: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a2没有平方根;③任何实数的立方根有且只有一个;④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的数是0和1;⑤4的算术平方根是2.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2020秋?芝罘区期中)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0 B.ab<0 C.b>﹣a D.a+3>b
6.(2020秋?合肥期中)实数m,n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 B.﹣m<n C.m>﹣n D.﹣m>n
7.(2020秋?梁园区月考)若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依次标上“振”“兴”“中”“华”四个字,且将正方形放置在数轴上,其中“中”“华”对应的数分别为﹣2和﹣1,如图,现将正方形绕着顶点按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向右无滑动地翻滚.例如,第一次翻滚后“振”所对应的数为0,则连续翻滚后数轴上数2020对应的字是(  )
A.振 B.兴 C.中 D.华
8.(2020春?丛台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C,B两点对应的数字分别为3和11,且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  )
A.-11 B.3-11 C.11-3 D.6-11
9.(2020秋?南安市期中)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3|+|b+3|的值为(  )
A.a+b B.a﹣b C.﹣a+b D.﹣a﹣b
10.(2020?香洲区校级一模)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a﹣b|<1 B.|a|<|b|
C.|a+1|+|1﹣b|=a﹣b D.ab<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1.(2020秋?盐池县期末)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的结果为   .
12.(2020秋?丹东期末)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a|﹣|a|的结果为   .
13.(2020秋?青田县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A到点C的距离与点B到点A的距离相等,A,B两点所对就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对应的实数是   .
14.(2020秋?余杭区期中)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则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15.(2020秋?太仓市期中)两个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化简结果为   .
16.(2020秋?杏花岭区校级期中)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着数轴顺时针连续滚动.起点A和﹣2重合,则滚动2026次后,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   .
17.(2020秋?杨浦区校级期中)在数轴上和3的距离是3的点是   .
18.(2020春?丛台区校级期中)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2和5.若点A关于B点的对称点为C,则C表示的实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2020秋?北仑区期中)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点1与﹣1重合,则﹣2表示的点与   表示的点重合;
(2)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②3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③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9(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   、点B表示的数是   
(3)已知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a,点A移动4个单位,此时点A表示的数和a是互为相反数,求a的值.
20.(2020春?西乡塘区校级月考)如图,将数轴上标有字母的各点与下列实数对应起来.请在每个字母后面的空格填写对应的实数:-12,π,0,2,2,-3.
点A表示的数是   ;点B表示的数是   ;点O表示的数是   ;点C表示的数是   ;点D表示的数是   ;点E表示的数是   .
21.(2020春?定州市校级期末)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直爬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2,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
(1)求m的值.
(2)求|m﹣1|+m+6的值.
22.(2020?河北模拟)对于题目:实数a,b,c的大小如图中数轴所示,化简:|a﹣c|﹣|a﹣b|+|c﹣b|+2c.
张皓程的解法如图所示:
(1)张皓程从第   步开始出错.
(2)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3.(2019秋?曲阳县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B在数轴上,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
(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   ;
(2)将正方形ABCD沿数轴水平移动,移动后的正方形记为A'B'C'D',移动后的正方形A'B'C'D'与原正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当S=4时,画出图形,并求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
24.(2019秋?光明区期末)如图1,长方形OABC的边OA在数轴上,O为原点,长方形OABC的面积为12,OC边长为3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
(2)将长方形OABC沿数轴水平移动,移动后的长方形记为O′A′B′C′,移动后的长方形O′A′B'C′与原长方形OABC重叠部分(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
①设点A的移动距离AA′=x.当S=4时,x=   .
②当S恰好等于原长方形OABC面积的一半时,求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A.4.B.5.D.6.D.7.A.8.D.9.D.10.D.
二、填空题
11.b.
12.b.
13.2+3.
14.4-5.
15.b﹣a.
16.2024.
17.3+3或3-3.
18.25-2.
三、解答题
19.【解析】(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点1与﹣1重合,折叠点对应的数为-1+12=0,设﹣2表示的点所对应点表示的数为x,于是有-2+x2=0,解得x=2,
故答案为2;
(2)折叠纸面,使表示的点﹣1与3重合,折叠点对应的数为-1+32=1,
①设5表示的点所对应点表示的数为y,于是有5+y2=1,解得y=﹣3,
②设3表示的点所对应点表示的数为z,于是有z+32=1,解得z=2-3,
③设点A所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由题意得:
a+b2=1且b﹣a=9,解得:a=﹣3.5,b=5.5,
故答案为:﹣3,2-3,﹣3.5,5.5;
(3)①A往左移4个单位:(a﹣4)+a=0.解得:a=2.
②A往右移4个单位:(a+4)+a=0,解得:a=﹣2.
答:a的值为2或﹣2.
20.【解析】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12;点O表示的数是0;点C表示的数是2;点D表示的数是2;点E表示的数是π.
故答案为:-3,-12,0,2,2,π.
21.【解析】(1)由题意A点和B点的距离为2,A点表示的数为-2,因此点B所表示的数m=2-2.
(2)把m的值代入得:|m﹣1|+m+6
=|2-2-1|+2-2+6,
=|1-2|+8-2,
=2-1+8-2,
=7.
22.【解析】(1)因为c<0<a<b,且|b|>|a|>|c|,
所以a﹣c>0,a﹣b<0,c﹣b<0,
所以|a﹣c|﹣|a﹣b|+|c﹣b|+2c=(a﹣c)+(a﹣b)﹣(c﹣b)+2c
所以是第①步出错,原因是去绝对值符号时,负数没有变号;
故答案为:①;
(2)因为c<0<a<b,且|b|>|a|>|c|,
所以a﹣c>0,a﹣b<0,c﹣b<0,
|a﹣c|﹣|a﹣b|+|c﹣b|+2c
=(a﹣c)+(a﹣b)﹣(c﹣b)+2c
=a﹣c+a﹣b﹣c+b+2c
=2a.
23.【解析】(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
∴AB=BC=CD=DA=4,
∴点B所表示的数为:﹣1﹣4=﹣5,
故答案为:﹣5;
(2)当S=4时,
①若正方形ABCD向右平移,如图1,
重叠部分中AB′=1,AA′=3.
则点A′表示﹣1+3=2;
②若正方形ABCD向左平移,如图2,
重叠部分中A′B=1,AA′=3,
则点A′表示的数为﹣1﹣3=﹣4.
故点A′所表示的数为﹣4或2.
24.【解析】(1)OA=BC=12÷3=4,
故答案为:4;
(2)当S=4时,
①若正方形OABC平移后得图2,
重叠部分中AO′=4÷3=43,AA′=4-43=83.
故答案为:83;
②当S恰好等于原长方形OABC面积的一半时,点A向右或向左移动4÷2=2,
因此点A′表示的数为4+2=6或4﹣2=2,
故点A′所表示的数6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