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2020学年等级考第一次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果要印证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可以采信的史料是
A.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的记载
B.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
C.姜寨考古所反映的聚落生活情景
D.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
2.孟子对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给予“定于一”的建议。对梁襄王“孰能一之?”孟子的回答是
A.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B.灭邪辟之说,统纪可一
C.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D.以法为本,一断于法
3.两汉之间短暂的王莽“新”朝历时14年,“新”朝存在的时间可以表述为
A.公元前1世纪初
B.公元1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末
D.公元1世纪初
4.在韩非子看来,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本质上是
A.竞于道德
B.逐于智谋
C.囿于礼治
D.争于气力
5.辽道宗称“(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金熙宗皇统三年定《皇统制》“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以上材料旨在说明
A.多民族政权并立,辽金易代
B.汉文化影响深远,民族交融
C.本民族文化优越,不输中华
D.各民族文化创新,传承发展
6.“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此现象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中国的海上事业……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钱穆此论对应的中国对外贸易是
A.明代朝贡贸易
B.宋辽榷场贸易
C.唐朝海外贸易
D.南宋海外贸易
8.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指的是
A.马嘎尔尼访华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新航路开辟
9.下图反映的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0.“1921—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起点在
A.上海
B.南昌
C.武昌
D.遵义
11.某思想家认为:只有在人民主权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自由。“人生而自由”是其著作第一章中的第一句,该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12.列宁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是“真正的解放战争”“真正的革命战争”。他评价的是
A.英国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普鲁士王朝战争
D.法国大革命
13.推动工业革命最强大的经济驱动力是
A.王权的加强
B.市场的扩大
C.技术的进步
D.资本的积累
14.工业化初期西欧社会冲突迭起,资本与劳动对立。应运而生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15.19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与德国而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奴隶制的存与废
B.分裂与统一
C.独裁与民主
D.贫困与救济
16.“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以上这些评价适合19世纪末的某一历史现象,它是
A.殖民扩张
B.商品输出
C.资本输出
D.瓜分狂潮
17.“这是一种苛刻的和平。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并且表现出战时的激怒之情。惩处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该评价适用于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宪章》
18.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迅即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直接说明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不合时宜
B.法西斯主义造成世界局势不稳
C.一战后国际格局埋下危机隐患
D.世界市场对美国的依赖性增强
19.20世纪30年代,国际外交舞台的焦点是
A.突破与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政策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博弈
D.殖民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矛盾
20.1942年1月,世界26个国家共同承诺“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此款内容出自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家宣言》
D.《租借法案》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一)儒学兴衰(16分)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其思想内涵及社会地位也不断发生变化。
21.请按题意将字母填入时间轴上方的空格内。(16分)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心即理
致良知
C.民贵君轻
D.新文化运动
E.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
F.焚书坑儒
G.明天理,灭人欲
H.克己复礼为仁
(
东周
秦
汉
宋
……
明
……
……
民国初
)
(二)国家形象(19分)
国家形象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具有多元性、历史性特点。某同学研究并梳理出德国的几种历史形象,请完成以下问题。
(
思想的国度
)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
①
是宗教改革的先驱。
17—18世纪,启蒙思想在德国传播,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和康德。
19世纪中期,
②
共同起草了
③
,并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问题:完成下列填写
22.①
②
、
③
(3分)
(
战争的德国
)
23.请帮助该同学完成“战争的德国”相关史实的概述。(4分)
24.为研究这一形象,检索到下列5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作出评估说明。(6分)
(
①电影《帝国的毁灭》(
2004
年)
②《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882
年)
③
[
英
]
加里·谢菲尔德《一战简史》(
2019
年)
④希特勒《我的奋斗》(
1925
年)
⑤李巨廉、潘人杰《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述评》(
1990
年)
)
25.结合所学,简要归纳德国走上战争之路的历史原因。(4分)
(
????
)
(
1970
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1985
年
5
月
8
日,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国会发言,建议把
5
月
8
日作为
“德意志人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独裁中解放出来的纪念日”
。(
5
月
8
日为德国投降日)
2005
年
4
月,德国总理施罗德向纳粹集中营死难者敬献花圈
德国柏林市中心由
2711
块混凝土板组成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
)26.上方问号未填写德国国家形象,请根据该同学搜集的材料内容,概括其所要表达的德国国家形象。(2分)
(三)居危思变(25分)
材料一: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留守成法,恐日即于微弱而终无以自强。
——李鸿章《议复张家骧争止铁路片》(1880年)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
材料三:推彼(注:康有为代表的保皇党)之语,必当先经立宪君主,而后可成立宪民主,乃合进化之次序也。……今彼以君主立宪为过渡之时代,以民主立宪为最终之结果,是要行二次之破坏,而始得至于民主之域也。以其行二次,何如行一次之为便耶?……如过渡焉,以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
——孙中山《驳保皇报书》(1904年)
问题:
27.材料一李鸿章所言的“变局”“奇业”指什么?请列举其创办的“奇业”成果两例。(6分)
28.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不同之处。(4分)
29.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三位近代人物对于变革的不同议论?(15分)2020学年度等级考嘉定区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CADDB,DABCA,CBBDB,CADAC
二、综合题(60分)
(一)儒学兴衰(16分)
21.东周:C
H
秦:F
汉:A
宋:G
明:B
民国初:D
E
(二)国家形象(19分)
22.
①
马丁?路德
②
马克思、恩格斯
③
《共产党宣言》
(3分)
23.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以王朝战争方式完成德国统一。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同盟国的核心,是直接发起国。作为欧洲战争策源地,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在欧洲爆发。(4分)
24.①有一定史料价值;是电影/艺术作品,有虚构演绎成分。(2分)
②④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一手史料。(2分)
③⑤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后人的研究著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但受作者视角、立场、史料占有情况而有一定的局限。(2分)
25.
军国主义历史传统;经济崛起,争夺世界市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厉惩罚,民族复仇情绪;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上台……(4分)
26.忏悔的德国/反思的德国(2分)
(三)居危思变(25分)
27.
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殖民扩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王朝统治。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开平矿务局等。(6分)
28.
康有为主张变法、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革命,民主共和。(4分)
29.
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8分)
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无观点、无论证。(0分)
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1-4分)
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5-8分)
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5分)
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0分)
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1-3分)
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4-5分)
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2分)
水平1:仅罗列史实。(0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叙述结构完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