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 学案 (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 机械效率 学案 (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0 23:38: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
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效率。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名称
概念
符号
公式
实例
有用功
对人有用的功
W有

从井中打水时提水所做的功
额外功
对人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额

从井中打水时提水桶和绳子所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W总
W总=W有+W额
从井中打水时手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说明:使用杠杆、滑轮组、斜面三种机械做功的比较,如图所示。
说明:大量实验证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这个结论在物理学中被称为“功的原理”。
例1: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用绳把掉在井中的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关于两同学做有用功、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乙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C.甲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D.乙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知识点二:机械效率
1.定义: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

3.物理意义: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机械时
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机械效率越
可以反映出机械性能越优。
4.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滑轮组、相同的钩码若干、铁架台、细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4)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照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当钩码匀速上升时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
⑤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⑥换用不同的滑轮组,重做以上实验。
(5)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上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1
2
0.1
0.2
1
0.3
0.3
66.7%
2
4
0.1
0.4
1.8
0.3
0.54
74.1%
3
5
0.1
0.6
2.4
0.3
0.72
83.3%
(6)得出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①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②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不计绳重和摩擦)
说明: 
物体在做功时总会不可避免地做一些额外功,如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等,所以机械效率总
1。
例2: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C.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知识点全练
练习1: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把重7.2
N的物体吊在滑轮上,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分别为0.1
m和0.3
m。图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如果用此滑轮组提升另一重为10
N的物体,它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
练习2:某施工现场用小型载重汽车向高处工地运送砂石,将质量为5
000
kg的砂石从坡底运送到10
m高的坡顶,用时20
s。汽车的输出功率是100
kW。(g取10
N/kg)
求:
(1)汽车运送砂石所做的有用功;
(2)汽车运送砂石的效率。
练习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
m长的斜面,把120
kg的重物提高1
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
N/kg)
练习4:如图:所示装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物体A、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Q点,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C应悬于F点。A、B为均匀实心正方体,A、B的边长均为a。连接A、B的细线长为b,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也为b,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已知:a=b=2
cm,S=16
cm2,O、Q两点间的距离为LOQ=4
cm;三个物体的重为GA=0.016
N、GB=0.128
N、GC=0.04
N,m1=44
g;ρ水=1.0×103kg/m3,g=10
N/kg。杠杆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细线重力忽略不计,物体不吸水。
(1)O、E两点间的距离LOE是多少?
(2)E、F两点间的距离LEF是多少?
(3)如果剪断物体A上方的细线,往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
g,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后,水对物体B上表面的压力是多少?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D.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2.一体重是500
N的同学用重10
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
N的水沿楼梯送到5
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他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A.500J,50J
B.500J,2550J
C.550J,2000J
D.2550J,50J
3.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的有用功多
B.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的额外功少
C.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功快
D.机械效率不可能高于100%
4.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a和Fb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A.2∶3 2∶3
B.3∶2 3∶2
C.1∶1 3∶2
D.1∶1 2∶3
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
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
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
J
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
J
C.额外功为5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二、填空题
6.用起子开瓶盖(如图所示)的机械效率为90%。若使用起子做的功是4
J,则有    J的功用于开瓶盖。?
7.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重G/N
OA/m
OB/m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
40
0.8
0.4
0.2
0.1
若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N;若实际拉力F为85
N,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三、实验探究题
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
A.71.6%     B.82.4%     C.92.1%
9.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    J。?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
四、计算题
10.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1200
N的物体沿着长L=5
m、高h=1
m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300
N(不计空气阻力)。
(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11.小明同学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土,他用80
N的拉力把重为120
N的土从井中匀速提升5
m,所花时间是20
s。其中拉力做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为了方便把土提上来,在图1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并说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图1           图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
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效率。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名称
概念
符号
公式
实例
有用功
对人有用的功
W有

从井中打水时提水所做的功
额外功
对人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额

从井中打水时提水桶和绳子所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W总
W总=W有+W额
从井中打水时手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说明:使用杠杆、滑轮组、斜面三种机械做功的比较,如图所示。
说明:大量实验证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这个结论在物理学中被称为“功的原理”。
例1: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用绳把掉在井中的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关于两同学做有用功、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乙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C.甲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D.乙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解析】甲的目的是提水,因此对水做的是有用功,对水桶做的是额外功;乙的目的是提水桶,因此对水桶做的是有用功,对水做的是额外功,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知识点二:机械效率
1.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
3.物理意义: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机械时
有用功
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机械效率越

可以反映出机械性能越优。
4.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滑轮组、相同的钩码若干、铁架台、细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4)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照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当钩码匀速上升时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
⑤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⑥换用不同的滑轮组,重做以上实验。
(5)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上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1
2
0.1
0.2
1
0.3
0.3
66.7%
2
4
0.1
0.4
1.8
0.3
0.54
74.1%
3
5
0.1
0.6
2.4
0.3
0.72
83.3%
(6)得出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①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②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不计绳重和摩擦)
说明: 
物体在做功时总会不可避免地做一些额外功,如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等,所以机械效率总
小于
1。
例2: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C.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解析】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与做功快慢无关。总功不确定,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所以A、C、D错。
【答案】B                 ????
知识点全练
练习1: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把重7.2
N的物体吊在滑轮上,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上升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分别为0.1
m和0.3
m。图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如果用此滑轮组提升另一重为10
N的物体,它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
【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5
N,示数为3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公式可知,物体重力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答案】3 
80
 变大
【点拨】解答此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滑轮组的绕绳情况,明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2)分析清楚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利用公式W总=Fs、W总=W有+W额和等进行计算;(3)明白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练习2:某施工现场用小型载重汽车向高处工地运送砂石,将质量为5
000
kg的砂石从坡底运送到10
m高的坡顶,用时20
s。汽车的输出功率是100
kW。(g取10
N/kg)
求:
(1)汽车运送砂石所做的有用功;
(2)汽车运送砂石的效率。
【解析】(1)砂石的重力G=mg=5000
kg×10
N/kg=5×104
N,汽车运送砂石所做的有用功W有=Gs=5×104
N×10
m=5×105
J。
(2)汽车所做的总功W总=Pt=100×103
W×20
s=2×106
J,汽车运送砂石的效率。
【答案】(1)5×105
J (2)25%
练习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
m长的斜面,把120
kg的重物提高1
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
N/kg)
【解析】斜面很光滑,故利用功的原理得,人做的有用功等于用斜面所做的总功:W有=Gh=mgh=120
kg×10
N/kg×1
m=1
200
J;Fs=1
200
J,解得:F===400
N
若实际用力为500
N,人所做的总功:W总=F's=500
N×3m=1
5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
W总=W有+W额,即F's=Gh+fs,所以=100
N
【答案】400
N
 80% 
100
N
【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有两个:①对于理想斜面(不计摩擦),W有=W总,η=100%,实际生活中机械的效率不可能为100%;对于非理想斜面(考虑摩擦),W有练习4:如图:所示装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物体A、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Q点,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C应悬于F点。A、B为均匀实心正方体,A、B的边长均为a。连接A、B的细线长为b,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也为b,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已知:a=b=2
cm,S=16
cm2,O、Q两点间的距离为LOQ=4
cm;三个物体的重为GA=0.016
N、GB=0.128
N、GC=0.04
N,m1=44
g;ρ水=1.0×103kg/m3,g=10
N/kg。杠杆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细线重力忽略不计,物体不吸水。
(1)O、E两点间的距离LOE是多少?
(2)E、F两点间的距离LEF是多少?
(3)如果剪断物体A上方的细线,往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
g,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后,水对物体B上表面的压力是多少?
【解析】(1)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QLOQ=F1LOE得,O、E两点间的距离:
=14.4cm。
(2)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加入的水的体积?,从容器底到物体B下方的体积V1=Sb=16cm2×2cm
=32cm3,则从B的下方向上的水的体积V2=V水-V1=44cm3-32cm3=12cm3,A、B物体的底面积SA=SB=(2cm)2=4cm2=4×10-4m2,若水刚好浸没B,则从B的下方向上的水的体积V3=(S-SB)a=(16cm2-4cm2)×2cm=24cm3>12cm3,所以B没有浸没在水中,则B物体进入水的深度;
B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BhB=1×103
kg/m3×10
N/kg×4×10-4
m2×0.01
m=0.04
N;所以此时对杠杆的拉力F2'=GA+GB-F浮=0.016
N+0.128
N-0.04
N=0.104
N,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2'LOQ=F1LOF得,,
则E、F两点间的距离LEF=LOE-LOF=14.4cm-10.4cm=4cm。
(3)剪断A上方的细线,A、B通过细线相连,是一个整体。往容器中加水足够多时,假设A、B物体都浸没,则F浮总=ρ水gV总=1×103kg/m3
×10N/kg×[(0.02m)3+(0.02m)3]=0.16N>GA+GB=0.144
N;所以A、B整体处于漂浮状态,由于F浮B=ρ水gVB=1×103kg/m3×10N/kg×(0.02m)3=0.08NVA浸=V排总-VB=1.44×10-5m3-(0.02m)3=6.4×10-6m3,则物体A浸入水的深度,物体B上表面所处的深度h'=hA+b=1.6
cm+2
cm=3.6
cm=0.036
m,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下=h'+a=0.036
m+0.02
m=0.056
m,满足上述条件至少要倒入水的质量m=ρ水V水=ρ水(Sh下-V排总)=1×103
kg/m3×(16×10-4
m2×0.056
m-1.44×10-5m3)=75.2g<120g,所以倒入的水足以满足上述情况,B上表面受到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0.036
m=360
Pa,B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p'SB=360Pa×4×10-4m2=0.144N。
【答案】(1)14.4
cm (2)4
cm (3)0.144
N
【点拨】本题以实验装置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杠杆、压强、浮力、密度等物理知识,解答问题的关键是做好物理模型的受力分析,在考查科学思维基础上突出了对物理观念的考查。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D.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解析】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克服茶杯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喝茶水的人,目的是端水,因此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茶杯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2.一体重是500
N的同学用重10
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
N的水沿楼梯送到5
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他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A.500J,50J
B.500J,2550J
C.550J,2000J
D.2550J,50J
【解析】完成一次提水,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G水h=100
N×5
m=500
J;克服自身重及对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W额=G额h=(500
N+10
N)×5
m=2
550J。
【答案】B 
3.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的有用功多
B.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的额外功少
C.机械效率高说明机械做功快
D.机械效率不可能高于100%
【解析】使用机械做功时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故机械效率不可能高于100%。
【答案】D 
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a和Fb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A.2∶3 2∶3
B.3∶2 3∶2
C.1∶1 3∶2
D.1∶1 2∶3
【解析】因为甲、乙两人用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由于不计摩擦及绳重,甲、乙两人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因此额外功相等,由η=
=
可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即ηa∶ηb=1∶1;甲、乙两人所用拉力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有关,a滑轮组有2段绳承担物重,即Fa=;b滑轮有3段绳子承担物重,即Fb=,所以Fa∶Fb=3∶2。
【答案】C 
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
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
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
J
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
J
C.额外功为5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解析】由图知n=2,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物体上升高度:h=s=×1
m=0.5
m,提起货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300
N×0.5
m=150
J,故B错;提起货物所做的总功:W总=Fs=200
N×1
m=200
J,故A正确;提起货物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200
J-150
J=50
J,故C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5%,故D正确。
【答案】B 
二、填空题
6.用起子开瓶盖(如图所示)的机械效率为90%。若使用起子做的功是4
J,则有    J的功用于开瓶盖。?
【解析】起子的机械效率为90%,表示:在开瓶盖的过程中,总功中有90%是用来开瓶盖的有用功。若动力做功是4
J,则有3.6
J的功用于开瓶盖。
【答案】 3.6
7.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如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重G/N
OA/m
OB/m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竖直距离s/m
40
0.8
0.4
0.2
0.1
若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N;若实际拉力F为85
N,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解析】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即F×0.4
m=40
N×0.8
m,解得:F=80
N;若实际拉力F=85
N,结合表中数据可得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94.1%。
【答案】80 
94.1
三、实验探究题
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
N的物体匀速提升10
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
A.71.6%     B.82.4%     C.92.1%
【解析】(1)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η===≈88.9%;
(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所以测力计的示数是2.2
N;
(3)比较3次实验,随着钩码重力的增加,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所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该滑轮组将6
N的物体匀速提升时的机械效率为90.9%,由于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故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
N的物体匀速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90.9%,故应选C。
【答案】(1)88.9% 
(2)2.2 
(3)高 
(4)C
9.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    。在第1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    J。?
(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请你利用补充完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判断:              
  
 。?
【解析】(1)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4==≈66.7%;由s=nh可得,n=2,而图乙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故选择图乙;(2)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对于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W有1=G1h1=2N×0.1m=0.2J,W总1=F1s1=1N×0.3m=0.3J,由W总1=W有1+W额1可得,W额1=W总1-W有1=0.3J-0.2J=0.1J。
【答案】(1)66.7% 乙
(2)增大物体的重力 0.1
(3)不正确;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
四、计算题
10.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1200
N的物体沿着长L=5
m、高h=1
m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300
N(不计空气阻力)。
(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解析】 (1)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W总=Fs=FL=300N×5m=1
500J;
(2)提升物体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Gh=1200N×1m=12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80%;
(3)不计空气的阻力,额外功为克服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因W额外=W总-W有用=1500J-1200J=300J,故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60
N。
【答案】(1)1
500
J (2)80% (3)60
N
11.小明同学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土,他用80
N的拉力把重为120
N的土从井中匀速提升5
m,所花时间是20
s。其中拉力做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2。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为了方便把土提上来,在图1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并说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图1           图2
【解析】(1)提土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0
N×5
m=600
J;
(2)由图2可知,20
s内拉力做功800
J,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5%;
(3)拉力的功率:P===40
W;
(4)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1)600
J (2)75% (3)40
W (4)绕线如图所示 增大一次提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