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仿写 课件(共3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学习仿写 课件(共3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1 08:37: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仿写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写,认知仿写,学会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仿写精美文章中学会观察生活,认识自我,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仿写的技巧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开始,老师请大家欣赏两首诗,看完后,请你说出自己的感受。
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明确:豆萁
兄弟相残
反七步诗/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明确:自我牺牲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仿写的定义
所谓作文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表现手法等技巧,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
三、仿写的角度
仿写可以分为全仿和点仿。
(一)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
1.模仿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如:《社戏》:盼社戏——社戏途中——看社戏——归航偷豆——看戏后——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3)欲扬先抑法,如:《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4)由物悟理法,如:《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2.模仿写作手法。
经典文章的写作手法都各有特色,可以模仿一番。如《湖心亭看雪》白描手法、《爱莲说》托物言志、《背影》以小见大、《白杨礼赞》象征……
3.模仿语言风格。
接触、解读、领悟、模仿语文大师的语言风格,增强自身的语言韵味,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便能自成风格,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鲁迅的冷峻讽刺,汪曾祺的平实……
(二)点仿
点仿即片断练习仿写,主要指仿语言:仿标题、仿开头、仿结尾、仿句子、仿细节……本节课重点学“点仿”。
1.辨一辨:下面这两个片段仿自哪里?是“点仿”的哪一种?
(1)盼望着,盼望着,电脑课来了,上网的脚步近了。同学们都像精力旺盛的样子,睁大眼睛盯着屏幕,手麻起来了,腰酸起来了,大大的眼睛红起来了。
(2)父亲就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身后静静地看我写作业。当他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时,他又悄悄走出去,默默地为我订正试卷。
2.仿开头。
当堂练:仿照《春》的开头,写《秋》的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示例:
《秋》
????
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充满着祥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柿子熟了,高粱红了,天气凉爽起来了。
3.仿结尾。
当堂练:仿照《春》结尾,写《秋》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示例:秋
??????
秋天像刚睡醒的巨狮,抖落一身萧瑟,它奔跑着。
 ????秋天像花季的少女,清澈的天空宛如她纯净美丽的心。
秋天像强壮的青年,用胳膊撑起一片了蓝天,为我们开辟新路。
4.仿句子。
a、句式一致(句子结构形式)
b、修辞一致
(1)请仿照“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造一组句子。
示例: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2)请仿照?“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造一组句子。
示例: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仿细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仿写《秋天的怀念》的细节:
原文: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示例:父亲就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身后静静地看我写作业。当他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时,又悄悄走出去,默默地为我做饭洗衣。
6.仿写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见的意思,可读作a
dei),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明确:在这一段中,既有承接上文的内容,也有启示下文的部分。可以运用固定句式进行练习,即“我不知道……而且还是……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试着仿写一段话,意思要明确。
四、整篇仿写
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跟着《散步》学会记事仿写
看下面的微信,回顾《散步》课文的内容。
莫怀戚: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明天午后2点咱们一起散步吧!@母亲,@莫家贤妻,@莫小戚。不见不散!ps:不要带手机,享受自然美景。
母亲:你们三个去吧,我老了,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就不去了……
莫怀戚: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莫小戚:好耶!老爸万岁!
莫家贤妻:听你的。
(一)我会讲课文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1.散步的季节?明确: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明确:田野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明确:“我”
、母亲、妻子、儿子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明确:分歧
5.什么分歧??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谁来解决分歧?明确:“我”
7.为什么“我”
来解决?
明确:“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8.“我”
要如何解决?
明确:“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
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
明确: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10.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明确:母亲改变了主意。
(二)我会理思路(PPT)
(三)我会找亮点
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散步》写法上的亮点有哪些?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亮点:制造波澜,使情节曲折有致;小中见大,凸显主旨。这两点仿写时加以借鉴。
(四)我会明中心
明确: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及解决分歧的经过,表达对生命的感慨;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五)我会动手仿
1.依照《散步》格式,在表格中填写一件小事,并写清事件的六要素。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初春
田野
我们一家人
在田野上散步
分歧
背着祖孙俩走小路
2.用“通过……表达/表现……”的句式说说你选择表达的中心。
五、写作实践
(一)写作实践

【范文示例】
打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四个目光如炯的少年,如一头头饿虎、怒熊。对分数的渴望跳出了他们的眼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运球;旋风一样,是快速的过人;飞燕一样,是轻盈的脚步;火花一样,是激烈的碰撞;流星一样,是优雅的三分;斗牛一样,是震撼的灌篮。学校体育场上,爆出一场多么豪放,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比赛啊——篮球比赛!
这篮球,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火热了,使恬静的阳光变得灼人了,使昏昏欲睡的人们立刻精神抖擞了。
使人想起了西部的牛仔片。
使人想起了罗马的斗兽场。
使人想起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容不得防守、容不得抢断、容不得盖火锅。是进球了、得分了、灌进了那一股激情。
好一个八一篮球!
(二)写作实践

【范文赏析】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心里紧张的程度)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很出色地完成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
(写出了升旗后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
【范文点评】
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旗时的紧张心理及升旗后的轻松心理,小作者都写得真切细腻,使文章显得丰富、生动。
六、本课小结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
是酝酿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东施效颦”可以美丽,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学“西施”,学“北施”,学“南施”,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自成一家!
七、课下作业
完成写作实践

仿照《散步》,把你刚才所填写一件小事的六要素整合,写一篇文章。
例文推荐:
追月
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还有奶奶,在院儿里赏月。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奶奶独自生活。平时,我们去看她,总觉得她的背影是孤独的。或许是一个人住惯了,她本不愿与我们一同赏月,但爸爸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团聚。奶奶拗不过我们,便拿上衣服和我们去院儿里了。
天空中挂上了圆月,月光从高处洒下来,洒在奶奶的脸上:沧桑的脸上映现着条条皱纹,但她的嘴角仍留着一丝微笑。奶奶抬头望着月,头又慢慢低了下来,目光和夜色一样黯淡,她嘴角的笑一点点地消逝了,正如时光带走了她年轻时的活力那样。
先前沉默着的爸爸站了起来,对奶奶说:“让我们一起去追月吧,妈!”说着硬是不顾奶奶的连忙摆手背起了奶奶出了门小跑了起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背着他“追月”的。等我缓过神来,爸爸和奶奶早已不见了踪影。我和妈妈也追过去,远远地看着奶奶趴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微微驼着身子,步子时而慢,时而快,但都是极稳当的。待我们追上去,爸爸和奶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奶奶的眼里又重新冒出月亮一样的光。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虽不是出自我口中,但用在这最合适不过了。奶奶又在望天上的月了,但她此刻心中或许有了些许安慰吧!
月光仍然洒在大地上,可此刻的月好像被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感染了,仿佛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们和奶奶的心中。
作业的怀念
看到国庆作业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卷子撕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里的作业本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书城的参考答案都开卖了,我推着你去买点。”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答案,可自从十一作业下发后,她箱子里的参考答案都不见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加起来可以绕地球99圈的作业,喊着:“我写个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抄,好好儿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老年学院作业多的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半夜抄答案手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作业堆里,看着窗外邻居的卷子“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参考答案专卖店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买完答案,咱们就去‘雇人一起抄’,你小时候最喜欢一连雇5人一起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书城吗?你偏说那答案是市北的,只好自己做作业……”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自己做”和“作业”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些还没写完的十一作业···”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书城买了答案。数学的痛快、语文的完美、英语的简单,泼泼洒洒,秋风中正抄得爽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抄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开始,老师请大家欣赏两首诗,看完后,请你说出自己的感受。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豆萁
兄弟相残
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自我牺牲
温馨提示: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
可见仿写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东施效颦”也美丽
---《学习仿写》作文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仿写的基本定义、相应的仿写角度和技巧。
2.能在对范文进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3.能结合课本与生活学习仿写整篇文章。
一、仿写的定义
所谓作文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语言、立意、构思、表现手法等技巧,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
二、仿写的角度
仿写可以分为全仿和点仿。
(一)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
1.模仿篇章结构
2.模仿写作手法
3.模仿语言风格
1.模仿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如:《社戏》:盼社戏——社戏途中——看社戏——归航偷豆——看戏后——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一)全仿
(3)欲扬先抑法,如:
《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4)由物悟理法,如:
《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2.模仿写作手法
经典文章的写作手法都各有特色,可以模仿一番。如《湖心亭看雪》白描手法、《爱莲说》托物言志、《背影》以小见大、《白杨礼赞》象征……
3.模仿语言风格
接触、解读、领悟、模仿语文大师的语言风格,增强自身的语言韵味,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便能自成风格,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鲁迅的冷峻讽刺,汪曾祺的平实……
(二)点仿
点仿即片断练习仿写,主要指仿语言:
仿标题
仿开头
仿结尾
仿句子
仿细节……
辨一辨:下面这两个片段仿自哪里?是“点仿”的哪一种?
1.盼望着,盼望着,电脑课来了,上网的脚步近了。
同学们都像精力旺盛的样子,睁大眼睛盯着屏幕,手麻起来了,腰酸起来了,大大的眼睛红起来了。
2.父亲就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身后静静地看我写作业。当他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时,他又悄悄走出去,默默地为我订正试卷。
本节课重点学“点仿”
仿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示例:
《秋》
????
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充满着祥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柿子熟了,高粱红了,天气凉爽起来了。
当堂练:仿照《春》的开头,写《秋》的开头。
仿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示例:秋
??????
秋天像刚睡醒的巨狮,抖落一身萧瑟,它奔跑着。
 ????秋天像花季的少女,清澈的天空宛如她纯净美丽的心。
秋天像强壮的青年,用胳膊撑起一片了蓝天,为我们开辟新路。
当堂练:仿照《春》结尾,写《秋》的结尾。
仿句子
a、句式一致(句子结构形式)
b、修辞一致
请仿照“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造一组句子。
示例: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请仿照?“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造一组句子。
示例: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仿细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仿写《秋天的怀念》的细节:
原文: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示例:父亲就轻轻地走进我的房间,在我的身后静静地看我写作业。当他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时,又悄悄走出去,默默地为我做饭洗衣。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见的意思,可读作a
dei),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在这一段中,既有承接上文的内容,也有启示下文的部分。可以运用固定句式进行练习,即“我不知道……而且还是……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仿写过渡段
试着仿写一段话,意思要明确。
——跟着《散步》学会记事仿写
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
仿写整篇
莫怀戚: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明天午后2点咱们一起散步吧!@母亲,@莫家贤妻,@莫小戚。不见不散!ps:不要带手机,享受自然美景。
母亲:你们三个去吧,我老了,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就不去了……
莫怀戚: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莫小戚:好耶!老爸万岁!
莫家贤妻:听你的。
1.散步的季节?
2.散步的地点?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5.什么分歧??
初春
田野
“我”
、母亲、妻子、儿子?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会讲课文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
田野上散步。
6.谁来解决分歧?
7.为什么“我”
来解决?
8.“我”
要如何解决?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
10.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我”
“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
“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
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母亲改变了主意。
我会理思路
起因
出现矛盾
结局
解决矛盾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分歧:走大路走小路
我决定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
背着祖孙俩走小路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散步》写法上的亮点有哪些?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亮点:制造波澜,使情节曲折有致;小中见大,凸显主旨。这两点仿写时加以借鉴。
我会明中心
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及解决分歧的经过,表达对生命的感慨;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要素
事件
初春
田野
我们一家人
在田野上散步
分歧
背着祖孙俩走小路
用“通过……表达/表现……”的句式说说你选择表达的中心。
依照《散步》格式,在表格中填写一件小事,并写清事件的六要素。
我会动手仿
打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四个目光如炯的少年,如一头头饿虎、怒熊。对分数的渴望跳出了他们的眼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运球;旋风一样,是快速的过人;飞燕一样,是轻盈的脚步;火花一样,是激烈的碰撞;流星一样,是优雅的三分;斗牛一样,是震撼的灌篮。学校体育场上,爆出一场多么豪放,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比赛啊——篮球比赛!
这篮球,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火热了,使恬静的阳光变得灼人了,使昏昏欲睡的人们立刻精神抖擞了。
使人想起了西部的牛仔片。
使人想起了罗马的斗兽场。
使人想起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容不得防守、容不得抢断、容不得盖火锅。是进球了、得分了、灌进了那一股激情。
好一个八一篮球!
写作实践

【范文赏析】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心里紧张的程度)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很出色地完成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
(写出了升旗后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
写作实践

【范文点评】
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旗时的紧张心理及升旗后的轻松心理,小作者都写得真切细腻,使文章显得丰富、生动。
小结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
是酝酿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东施效颦”可以美丽,
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
学“西施”,学“北施”,
学“南施”,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自成一家!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散步
要素
事件
初春
田野
我们一家人
在田野上散步
分歧
背着祖孙俩走小路
仿照《散步》,把你刚才所填写一件小事的六要素整合,写一篇文章。
课后作文:
写作实践

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还有奶奶,在院儿里赏月。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奶奶独自生活。平时,我们去看她,总觉得她的背影是孤独的。或许是一个人住惯了,她本不愿与我们一同赏月,但爸爸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团聚。奶奶拗不过我们,便拿上衣服和我们去院儿里了。
天空中挂上了圆月,月光从高处洒下来,洒在奶奶的脸上:沧桑的脸上映现着条条皱纹,但她的嘴角仍留着一丝微笑。奶奶抬头望着月,头又慢慢低了下来,目光和夜色一样黯淡,她嘴角的笑一点点地消逝了,正如时光带走了她年轻时的活力那样。
例文推荐:《追月》
先前沉默着的爸爸站了起来,对奶奶说:“让我们一起去追月吧,妈!”说着硬是不顾奶奶的连忙摆手背起了奶奶出了门小跑了起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背着他“追月”的。等我缓过神来,爸爸和奶奶早已不见了踪影。我和妈妈也追过去,远远地看着奶奶趴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微微驼着身子,步子时而慢,时而快,但都是极稳当的。待我们追上去,爸爸和奶奶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奶奶的眼里又重新冒出月亮一样的光。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虽不是出自我口中,但用在这最合适不过了。奶奶又在望天上的月了,但她此刻心中或许有了些许安慰吧!
月光仍然洒在大地上,可此刻的月好像被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感染了,仿佛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们和奶奶的心中。
作业的怀念
看到国庆作业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卷子撕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里的作业本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书城的参考答案都开卖了,我推着你去买点。”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答案,可自从十一作业下发后,她箱子里的参考答案都不见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加起来可以绕地球99圈的作业,喊着:“我写个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抄,好好儿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老年学院作业多的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半夜抄答案手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作业堆里,看着窗外邻居的卷子“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参考答案专卖店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买完答案,咱们就去‘雇人一起抄’,你小时候最喜欢一连雇5人一起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书城吗?你偏说那答案是市北的,只好自己做作业……”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自己做”和“作业”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些还没写完的十一作业···”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书城买了答案。数学的痛快、语文的完美、英语的简单,泼泼洒洒,秋风中正抄得爽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抄作业……
本课结束
希望同学们:
能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