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七颗钻石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七颗钻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21 18: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水罐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从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的神奇力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能用简洁通顺的语言进行复述。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思考中,找出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及原因,并运用比较句子,抓重点词语,创设情景想象等方法,品味语言文字,逐步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情感,感受爱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他人,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今天继续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读课题
2、复习字词,读准字音。
二、整体感知课文,提炼线索。
1、快速浏览全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整个故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
3、用曲线画出描写神奇变化的相关语句。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水罐的变化过程。 板书
5、质疑:看到如此神奇的变化,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三、体会水的重要,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把表现旱灾严重的重点词语画在书上,体会一下。
体会:干涸 干枯 焦渴 出示图片
体会:大旱灾 所有 许多 都 带着体会读读
3、出示旱灾的图片。
4、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水,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人类等一切生灵会怎样?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那么宝贵的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四、学习第一次变化
1、出示第二自然段一二句。
问: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想象:小姑娘在梦中,梦到了什么?
3、当她醒来时,小姑娘手中的空木罐有什么变化?出示句子
对比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问:此时小姑娘是什么心情?
3、真是太没有想到了,那什么叫“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4、带着这份惊喜再读读这句话。前4句。
5、体会对妈妈的爱。
(1)小女孩四处找水,又渴又累,早已口干舌燥了。终于眼前出现了清澈的水,她喝了吗?为什么不喝?
(2)问;她是怎么想的?读读
(3)提问:还从哪儿个词能体会出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呢? 体会“抱”。
6、整读第一自然段前4句。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神奇的变化。
7、思考:学到此你明白为什么空木罐会变成盛满水的木罐了吗?出示课件
因为( ),所以( )。
五、体会后几次变化 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想象水罐的几次神奇变化,把每次变化过程绘声绘色的讲给你的伙伴听,注意讲清变化过程。然后思考一下,每次的变化又是为什么呢?分别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2、学生汇报。
木罐——银罐
讲讲神奇变化,从哪儿感受到小姑娘的善良?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仿佛在说:“( )”。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伸向小狗,( )地对小狗
说:“( )”。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小结:因为( ) ,所以( )。
银罐——金罐
神奇的变化还在继续,银罐又变成了金罐?讲讲过程。
出示:母亲说……又把水罐递给了女儿
小结:因为( ),所以( )。
金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复述,带着体会读读。
转换角色想象小姑娘的心理活动。
小结:因为( ),所以( )。
六、创设情境,升华主题。
1、小练笔:想象当时的情景,填空。
2、提问:创造奇迹的都是源于什么呢?(爱)
3、齐读最后一段。
七、布置作业
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朋友、父母、 老师、需要帮助的人做件好事,让他人感受到快乐幸福,并把这件事记录在随笔本上。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盛满水——银罐——金罐——跳出钻石
木罐 涌出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