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单选题
1.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解析】
密度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无关,不与质量和体积成比例,与状态有关。故选D。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答案】D
【解析】
A.由图像作竖线得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质量
为20g;
B.甲、乙均为过原点的直线,质量与体积成正
比密度均不变,则乙物质密度与质量不成比例;
C.坐标轴作竖线看,当体积相同时甲质量更大,
则甲密度大于乙密度;
D.质量相同做横线,由图像可得,乙体积为甲
的两倍.故选D.
3.如图,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放两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体积不同的液体后,横梁又恢复平衡,则(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个瓶子质量相同,两种液体质量相同,而甲瓶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液体的体积,所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的密度,所以ABD都不符合题意,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4.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
B.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m
3
C.2.7×10
3m
3的铝的质量是lkg
D.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
【答案】D
【解析】
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答案】A
【解析】根据减小误差的需要,实验中最合理的步骤是:先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用第一次测量的质量减去剩余部分的质量,就是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这一过程中,倒出的多少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必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即选项A的做法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答案选A.
6.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中子星每
1cm3的物质有
101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
A.金属锇
B.中子星
C.脉冲星核
D.超巨星
【答案】C
【解析】中子星的密度为;
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1018
kg/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即;
所以密度最大的是脉冲星核。故选C。
7.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
A.3:4
B.4:5
C.3:5
D.5:3
【答案】C
【解析】由得甲乙质量之比为,故选C。
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
【答案】D
【解析】
A、从表中的数据可知,表中物质密度最大的是水银,但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不一定是水银,故A选项错误;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如干松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B选项错误;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还与状态有关,如水和冰,故C选项错误;
D、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所以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铝球实心部分体积关系为,由知,,即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从图可知,VB>VA>VC>VD,∵m硫酸=m植物油=m煤油=m汽油,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由公式可知,V硫酸<V植物油<V煤油<V汽油,又∵VB>VA>VC>VD,∴盛汽油的烧杯是A。故选A。
10.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
②往烧杯中甲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加水到标记
取出石片
再加水至标记
A.偏大
B.偏小
C.无偏差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采用“补水法”测石片的体积,取出石片时,石片是哪个会沾有水,因此加入的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因此体积偏大,由公式可知,测出的密度会偏小。故选B。
11.质量相同的铜铁铝三个球,他们的体积也相等,已知ρ铜>ρ铁>ρ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答案】B
【解析】
根据固体物质密度公式得
质量相同情况下,根据ρ铜>ρ铁>ρ铝可得
故铝球有可能是实心或空心的,但铜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当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即:
,
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
.
故选B.
二、填空题
13.密度是物质的______。水的密度为______,读作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答案】特性
1000
1000千克每立方米
体积为1米3的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解析】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3][4]水的密度是1000,读作1000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
的水的质量为1000kg。
14.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称得总顾量为210g,则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__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答案】200
0.8
【解析】
[1]满水后瓶子的容积就等于水的体积为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
。
15.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26
【解析】
[1]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其示数为1g,石块的质量为:20g+5g+1g=26g;
[2]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石块的密度:
。
16.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几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水的m-V图象应该在
__________(选填“A”、“B”、“C”或“D”)区域。
【答案】B
【解析】
水的密度为103kg/m3即1g/
cm3,由图像可知水的m-V图象应该在B区域。
17.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cm3.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
【答案】30
53
1.1×103
【解析】
由甲图可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30cm3,
由乙图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总=50g+3g=53g,
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总﹣m空=53g﹣20g=33g,
所以盐水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
18.小华做了如下四步实验,如图所示,请计算:
(1)瓶的容积是
_____
cm3;
(2)金属球的质量是
_____
g;
(3)金属球的密度是
_____
g/cm3。
【答案】300
700
7
【解析】
(1)[1]由图可知水的质量
已知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得
(2)[2]由图可知金属球的质量
(3)[3]由图可知金属球的加入水的质量
所以金属球的排开水的质量
因此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
19.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l×l03kg/m3,ρ酒=0.8×l03kg/m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其中甲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答案】2:3
1.125×103
【解析】
[1]已知甲、乙两物体质量m相同,根据
可知,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
;
[2]设甲、乙两物体的体积分别为2V、3V。
①若甲、乙均漂浮,因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1:1,
与题意不符,故该可能被排除;
②若甲、乙均浸没,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
F浮甲:F浮乙=ρ水g×2V:ρ酒精g×3V=5:6,
与题意不符,故此种情况不可能;
③由①②可知,只能是“甲、乙中一个物体漂浮,另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题意和前面分析可知,甲乙的质量相等,且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所以甲物体浸没(沉底)于水中,乙物体漂浮在酒精中;
此时甲受到的浮力:
F甲=ρ水gV甲=ρ水g×2V,
乙受到的浮力:
F乙=G乙=m乙g=ρ乙V乙g=ρ乙×3Vg;
已知F甲:F乙=8:9,
所以有:,
解得:
,
则有:。
20.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
【答案】偏大
偏小
【解析】
[1][2]在测量铅球体积的方案中,当铅球从水中取出时,铅球表面不可避免地沾有水,故导致加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大于铅球的实际体积,质量的测量值准确,根据可知,测出的密度值会偏小。
三、计算题
21.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为了测出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另一只相同的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答案】(1);(2);(3)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这桶水的体积是
可知桶的容积是
(2)桶中装满稻谷时,这些稻谷的体积是
稻谷的密度是
(3)根据可知,这堆稻谷的总质量是
答:(1)桶的容积是;(2)稻谷的密度是;(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
22.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求:
(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该液体与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体积不减小,则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2);(3)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这些水的质量是
可知这些水的体积是
这些水的体积等于玻璃瓶的容积,即
(2)由题意可知该液体的质量是
该液体的密度是
(3)100g的水体积是
500g该液体的体积是
混合液体的体积是
混合液体的质量是
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答:(1)玻璃瓶的容积是;(2)该液体的密度是;(3)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23.可可用一个电子天平和一个圆柱形薄壁塑料杯来测液体的密度。已知电子天平的最大称量为500g,塑料杯的质量为100g,内底面积为20cm2.当塑料杯装满水时,测出其总质量为300g,当塑料杯装满牛奶时,测出其总质量320g。求:
(1)牛奶的密度为多少g/cm3?
(2)这套装置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多少g/cm3
(3)可可继续探究,在塑料杯中装入了适量水,测出总质量为200g,她找来一块会吸水的底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石块,将其竖直放入水中,测出此时塑料杯的总质量为250g,待石块吸足了水后,她发现石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已知这种石块的吸水率为1%,即100g的石块能吸1g的水。忽略石块吸水前后体积的变化。则石块吸水前的密度为多少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1.1
g/cm3;
(2)2
g/cm3
;(3)0.50
g/cm3
【解析】
(1)水的质量为:
根据得,水的体积:
即塑料杯的容积:
牛奶的质量:
牛奶的密度:
(2)当塑料杯与液体总质量为500g时,液体的质量为:
液体的密度为:
(3)适量水的质量为:
石块的质量为:
因为石块的吸水率为1%,则石块吸收的水的质量为:
则被石块排出的水的质量为:
排出水的体积为:
设石块的高度为h,由题意可得,即
则有
所以石块的密度为:
答:(1)牛奶的密度为1.1
g/cm3;
(2)这套装置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2
g/cm3;
(3)石块吸水前的密度为0.50g/cm3.
四、实验题
24.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______g;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______cm3;
(3)玉镯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60.4
20
3.02×103
【解析】
(1)[1]由甲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则玉镯质量
(2)[2]如图乙,玉镯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玉镯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量筒中水的体积,则玉镯体积
(3)[3]玉镯密度
。
25.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祛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
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
g;
d.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小石块取出时沾有水使得测出的小石块密度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平衡螺母
62
偏小
【解析】
(1)[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应先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2)[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故小石块的质量是62g。
(3)[3]烧杯中添加水的质量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添加的水的体积
小石块的密度
(4)[4]小石块取出时带有水,会测得所添加水的体积偏大,也就是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可知,小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26.小王利用如图甲、乙、丙实验器材测出矿石的密度。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取,矿石不吸水)
(1)小王估测矿石比一瓶的矿泉水重,则______直接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选填“能”或“不能”)
(2)如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该矿石的质量______;
(3)如图乙是测矿石的体积的操作: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至______;
(4)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量取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王将杠杆改装成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丁所示,测量时,小桶位置固定,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矿石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密度值。若小桶受到某种扰动位置向左发生了少量偏移,则所测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要增大该秤的量程,应换用容积较______的小桶。
【答案】不能
0.72
水面达到标记处
偏大
小
【解析】
(1)[1]500ml的矿泉水的质量
矿石的质量大于500g,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因此不能直接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
(2)[2]如图甲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每个小格长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解得,则该矿石的质量
(3)[3]如图乙是测矿石的体积的操作: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至水面达到标记处。
(4)[4]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前后体积的变化量等于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积等于从量筒倒入烧杯标记位置所用水的体积,根据题意体积是
矿石的密度
(5)[5][6]小王将杠杆改装成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丁所示,测量时,小桶位置固定,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矿石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密度值。若小桶受到某种扰动位置向左发生了少量偏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则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的真实值变大,则所测液体的密度偏大,若要增大该秤的量程,根据
假如液体的体积变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测量液体的密度可以变大,即该秤的量程可以增大,应换用容积较小的小桶。
27.
小赵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天平右边的______向______(选填“左”、“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的砝码并且调节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金属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金属块取出后又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ρ水=1.0×103kg/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聪明的小赵同学发现: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会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若已知这个金属块是铝制的那这个金属块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ρ铝=2.7g/cm3),
【答案】平衡螺母
右
54
30
30
1.8×103
偏小
10
【解析】
(1)[1][2]已知指针向左偏,根据“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3]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质量m=50g+4g=54g
(3)d[4][5]往烧杯中加入水的质量为m=183g-153g=30g
金属块的体积
(4)[6]金属块的密度=1.8g/cm3=1.8×103kg/m3
(5)[7]由于将石块从水中捞出时,上面会沾有水,所测石块的体积偏大,则所测密度偏小。
(6)[8]金属块的实心体积V实心==20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实心=30cm3-20cm3=10cm3
28.小明想测量小木块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若测得小木块的体积为14cm3,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同桌的小华仅用量筒、水和体积为V1的铁块也测出了小木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②将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线
右
8.4
0.6×103
【解析】
(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石游码移动到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出,最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故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是: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线。
(2)[2]如图甲所示,游码没有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天平平衡,如果将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天平左端下沉,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4)[4]若测得小木块的体积为14cm3,则小木块的密度为
(5)[5]由实验步骤可知,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②将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小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小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浮力等于小木块的重力,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则小木块的密度为。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单选题
1.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3.如图,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放两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体积不同的液体后,横梁又恢复平衡,则(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4.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
A.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
3kg/m
3
B.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m
3
C.2.7×10
3m
3的铝的质量是lkg
D.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3kg
5.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6.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中子星每
1cm3的物质有
101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
A.金属锇
B.中子星
C.脉冲星核
D.超巨星
7.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
A.3:4
B.4:5
C.3:5
D.5:3
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
9.如图所示: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10.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
②往烧杯中甲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加水到标记
取出石片
再加水至标记
A.偏大
B.偏小
C.无偏差
D.无法确定
11.质量相同的铜铁铝三个球,他们的体积也相等,已知ρ铜>ρ铁>ρ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12.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密度是物质的______。水的密度为______,读作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14.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g,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称得总顾量为210g,则瓶子的容积为__________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15.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6.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几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水的m-V图象应该在
__________(选填“A”、“B”、“C”或“D”)区域。
17.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cm3.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8.小华做了如下四步实验,如图所示,请计算:
(1)瓶的容积是
_____
cm3;
(2)金属球的质量是
_____
g;
(3)金属球的密度是
_____
g/cm3。
19.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甲:F乙=8:9,ρ水=l×l03kg/m3,ρ酒=0.8×l03kg/m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其中甲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0.某小组同学想测量铅球的密度,准确测得铅球的质量后,测量体积过程如图所示,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______,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
三、计算题
21.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为了测出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另一只相同的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22.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求:
(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该液体与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体积不减小,则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3.可可用一个电子天平和一个圆柱形薄壁塑料杯来测液体的密度。已知电子天平的最大称量为500g,塑料杯的质量为100g,内底面积为20cm2.当塑料杯装满水时,测出其总质量为300g,当塑料杯装满牛奶时,测出其总质量320g。求:
(1)牛奶的密度为多少g/cm3?
(2)这套装置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多少g/cm3
(3)可可继续探究,在塑料杯中装入了适量水,测出总质量为200g,她找来一块会吸水的底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石块,将其竖直放入水中,测出此时塑料杯的总质量为250g,待石块吸足了水后,她发现石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已知这种石块的吸水率为1%,即100g的石块能吸1g的水。忽略石块吸水前后体积的变化。则石块吸水前的密度为多少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实验题
24.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______g;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______cm3;
(3)玉镯的密度为______kg/m3。
25.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祛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
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
g;
d.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小石块取出时沾有水使得测出的小石块密度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小王利用如图甲、乙、丙实验器材测出矿石的密度。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取,矿石不吸水)
(1)小王估测矿石比一瓶的矿泉水重,则______直接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选填“能”或“不能”)
(2)如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则该矿石的质量______;
(3)如图乙是测矿石的体积的操作: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至______;
(4)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量取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王将杠杆改装成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丁所示,测量时,小桶位置固定,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矿石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密度值。若小桶受到某种扰动位置向左发生了少量偏移,则所测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要增大该秤的量程,应换用容积较______的小桶。
27.
小赵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天平右边的______向______(选填“左”、“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的砝码并且调节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金属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金属块取出后又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ρ水=1.0×103kg/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聪明的小赵同学发现: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会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若已知这个金属块是铝制的那这个金属块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ρ铝=2.7g/cm3),
28.小明想测量小木块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木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若测得小木块的体积为14cm3,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同桌的小华仅用量筒、水和体积为V1的铁块也测出了小木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②将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则小木块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