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除法(一)平均分
课
型
新授
年级
二年级
实际授课
时间?
学
习
目
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学方法
?
德育主题
乌鸦和狐狸
二次备课
德育
教育
内容
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她在一颗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看着那块又肥又大的肉,不禁口水流下三千尺,本来它还想用上次的办法骗乌鸦的,可又一想,乌鸦可能不会再上当了,于是,它就在树下转悠,想办法。乌鸦看见了,心想:狐狸一定又是冲着我的这块肉,我得防着点。她把肉放在树枝上,闭上眼睛,等着狐狸,砍他耍什么阴招。
狐狸想啊想到一个办法,它在树下说:“乌鸦大姐。上次是我肚子太饿了,才骗了你的肉吃,我真活该啊……”它在树下一边哭一边看乌鸦,乌鸦见时间到了,就把肉推下去。狐狸用嘴一接,就吃了,乌鸦看了哈哈大笑,狐狸很奇怪,乌鸦说:“老兄,你该去上厕所了”原来,乌鸦在肉里放了拉肚子药。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均分,今天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一)、创建情景,引出问题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吗?对,大熊猫,大熊猫最喜欢吃竹笋,今天大熊猫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题目: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请你帮我分一分。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请你帮助熊猫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分?
学生独立分竹笋(用纸片代替),然后汇报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
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都不能用这些学过的算式表示我们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那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2、出示书上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④教师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黑板出示12个竹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12个竹笋,但老师只有3个盘子,要把这12个竹笋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个盘里装几个?
活动:请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结果后,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帮老师分一分。
学生汇报交流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吗?
生:能,用除法,12÷3=4
这个算式和之前的12÷4=3里面都有3,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12除以4等于3的算式里面,3表示每份数,也就是每个盘里分3个竹笋,而12除以3等于4里面的3表示份数,表示3个盘子。
读一读
8÷4=2
15÷5=3
18÷3=6
16÷8=2
12÷3=4
45÷9=5
36÷6=6
7÷7=1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
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出示实物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
(2)读题要求。
(3)独立完成,学生互相检查。
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四、课堂小结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布置作业。
数学书第15页第一题、第二题。
创设情境,对地段学生更具课堂吸引力,从而达到设疑的效果。
指导书写:“÷”叫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板
书
设
计
除法(一)
12÷4=3
:
除
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出发,依据例题组织帮熊猫分竹笋的活动,通过摆一摆帮助大熊猫解决“每盘放几个”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以“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计算呢”激起学生学习新计算方法的欲望,自然地引入除法运算,列出算式,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巩固了新知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并感受到数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