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1 08: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2021版)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名句默写。(6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王维《竹里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倾洒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3)韩愈《晚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面对晚春景象,一反常见的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问(jié)
惧惮(dàn)
粗拙(zhuó)
书斋(zhāi)
B.胯骨(kuà)
滞笨(zhì)
震悚(sǒng)
降格(jiàng)
C.憋住(piē)
哀悼(dào)
夜盲(máng)
砌缝(fèng)
D.愧怍(zuò)
骷髅(lóu)
憎恶(zèng)
肿胀(zhǒng)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渴慕
疮疤
荒僻
晌午
B.烦锁
霹雳
和蔼
门槛
C.过隐
塌败
惶急
镶嵌
D.取蒂
侮辱
凑合
漫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陈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可是又说不出它的妙处,真令人莫名其妙。
B.不少第一次观影时偷偷抹泪的观众仍对《我和我的祖国》的情节念念不忘,纷纷走进影院二刷三刷。
C.这么拙劣的医药广告,竟然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摇撞骗,实在令人震惊!
D.我深刻地感受到,故宫的文化底蕴深不可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中国在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并一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B.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巨大进步,明显改善了中国的创新环境,让跨国公司扩大在华经营吃下了“定心丸”。
C.多幕剧《天眼之魂》以南仁东团队研发、建造“中国天眼”的过程为主线,讲述了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为天文事业奉献。
D.开展寻找“乡村新地标”大型公益活动,旨在整理、挖掘、擦亮和推广乡村新地标美食、美景和美事。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潺潺”“呼噜”“滴答”“哗啦”“轰隆”都是拟声词;“曾经”“赶快”“几乎”“已经”“简直”都是副词。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C.《山海经》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
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五柳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名著阅读。(6分)
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儿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怎么着?”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1)以上文段出自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1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忠厚老实、自尊要强的祥子还具有
的精神。(2分)
(3)“怒辞杨宅”后,祥子去了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4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
活动二:
(2)下面是“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中学生交友情况。(2分)
选择的网友对象
凭感觉交网友
看重才华
看重外貌
看重人品
比例
9%
17%
19%
45%
我的概括: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简析“双袖龙钟泪不干”在诗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
B.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
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D.睨之久而不去/康肃笑而遣之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
(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
(3)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入戏的赵老师
张蜇
①在我中学六年的语文老师里,赵新仁老师是别样的一个。
②他说话n、l不分,sh与f也不分。比如他会把“南瓜”说成“兰瓜”,把“喝水”说成“喝斐”。更要命的是他说话口齿不清,一句话的结尾处总让人听起来含含糊糊、底气不足。高一结束,分文理班,我选了文科,于是就遇到了教语文的赵老师。
③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来就说:“遇到我算你们幸运,我带你们两年,你们的语文成绩保证能平均提高五六分。”口齿不清和说话的习惯,让赵老师“保证”后的“能平均提高五六分”显得根本就是对“遇到我算你们幸运”的否定。大家对分数提高不提高没放在心上,只对赵老师的说话习惯感兴趣,背地里喊了他很长时间的“五分老师”。
④那时住在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见缝插针地安排住房,赵老师一间五平米不到的宿舍在学校广播室旁边。可能习惯了一个人吃饭的氛围,赵老师从不与其他教工一起用餐,他打好饭菜就从食堂出来,边走边吃,一般刚好到宿舍门前吃完,当然也有吃不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从裤兜里晃晃啷啷掏出一大串钥匙,熟练地用嘴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春夏秋冬四季如此,刮风下雨飘雪皆如此。
⑤赵老师吃饭在我们眼里是一道有趣的风景,他吃饭很甜很香,早晚咸糊糊他边走边喝,午饭炒菜他边走边吃,无论早晚,总是右手拿筷子,左手既端碗又攥两个大馒头,走两步停一下,或喝汤或咬馒头或夹菜。有时遇到汤水过热,他会边走边吹边吸吸溜溜地转着碗沿喝。他穿的鞋永远大两码,踢踢踏踏地走路。遇下雨,他就在伞下吃,走两步停下,吃一口再走,不管地面有无积水,也不管自己裤管湿了半截。
⑥赵老师讲课很入戏。他讲《孔雀东南飞》,讲到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分手时,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竟哽咽不能语,半天,眼含泪花,望着空荡荡的屋梁长叹一声,摆摆手让我们自己读书,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去了。课文总是要讲下去的,下一节课,说到刘兰芝“脱裙揽丝履,举身赴清池”时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到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后就再也无法抑制,一屁股坐到讲台的水泥地上大放悲声,双手握住自己的双脚,哭得涕泪涟涟,无法自已,活脱脱一绝望女人。太震撼了,我们目瞪口呆。但很快,我们以极高的朗读音量盖住了赵老师的哭腔。赵老师入戏后心里就没有了我们,但我们很感动,我们用声音掩饰他事实上的尴尬。
⑦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不愉快,仍是《孔雀东南飞》,那是入戏的赵老师和我们在两年的相处里仅有的一次不和谐。这篇文章,赵老师走进走出地教了我们一个礼拜,六节课的最后一节课是赵老师的总结和控诉,他歌颂刘兰芝的善良、勤劳、美丽和反抗,批评焦仲卿的软弱与愚孝,控诉封建家长制,怒斥刘兰芝婆婆的蛮横、专断、霸道无礼,鞭挞刘兰芝兄长的自私、冷漠、无情,总之那节课赵老师口齿不清、喋喋不休、唾沫横飞。他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眼含泪水又布满柔情,就像一个咬词不准又停不住的爱唠叨的老妇人。恼人的是,他重复,歌颂、批判、控诉之后再重新来一遍。还要再来一次刘兰芝如何如何美好的时候,我们班最能捣蛋的赵保龄没举手就站了起来,将了赵老师一军:“刘兰芝勤劳吗?指如削葱根的女人不可能三日断五匹,夜夜不得息是她自己说的,我怀疑刘兰芝说了谎。”我们都兴奋地看着赵老师。赵保龄说完后,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恢复常态后,赵老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用有些无奈有些恨铁不成钢又有些理解的语气对我们解释道:“这是文学手法,文学,明白吗?”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入戏的赵老师获得了解放。
⑧后来,听说赵老师去了新疆,从此,再无赵老师的消息。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①段中“别样”一词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⑤段仍以当年青少年的视角来再现赵老师的行为,试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⑦段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认为文中的赵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修鞋匠
侯德云
鞋于出了问题,我想起修鞋近老刘。老刘的修鞋摊离我们单位很近,下楼顺着街道往西走几十步就到了。
老刘长年累月在路边的老柳树底下忙碌。他的修鞋摊,属于相对豪华型的。夏天有凉棚,一张很大的太阳伞;冬天有暖棚,暖棚像帐篷一样,里边生着火炉,烟囱冒着烟。后来暖棚升级换代,变成一辆报废的微型面包车,锈迹斑斑,但还算完好,一个窟窿眼儿都没有。让人惊喜的是,四个车轱辘,都在。
我在一年当中,总有三回五回,找老刘修修鞋,有时也找他擦擦鞋。老刘是那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能修鞋、能擦鞋,还会修伞。
老刘脾气不太好。修鞋时,手上忙一分子,嘴上也忙一分子,叨叨叨,骂娘。也不知是骂谁的娘。我对老刘骂娘这一业余爱好,颇有些腹诽。不过,至今我仍然觉得,老刘虽然手脏嘴黑,但他赚的钱,很干净。我敬重所有赚干净钱、花干净钱的人。
闲话打住,还说修鞋。发现鞋跟磨损的第二天中午,我去了老刘的修鞋摊,也就是“微面”。人不在。敲敲门,没回应。透过脏兮兮的车窗往里瞅,发现里面没人,只胡乱堆放一些杂物,好像他的修鞋工具,也在里面。
怎么回事呢?假期还没到嘛,你老刘享受教师待遇,放寒假了?我站在“微面”旁边彪了一会儿,才陡然想起,这么大个城市,不可能只有老刘一家修鞋摊。于是信步走去,从十字路口拐弯,向南。走出不到百米,发现路边一棵合欢树的树杈上,挂着一张纸牌,牌子上写着“修鞋·电话×××……”。合欢树旁边,是一堵墙。墙下,放着掌鞋的铁脚、补鞋机和马扎。还有一个木箱,上了锁。
我掏出手机,给纸牌上的号码打电话。通了。对方说:“”你什么事?”是一个老头儿的声音。我说:“修鞋。”老头儿说:“我正在吃饭。”我说:“你得多长时间能吃完?”他说:“一个小时吧。”等到见了面,发现眼前这位修鞋匠,跟老刘完全相反。老刘胖,这位痩。年龄看起来也比老刘大些。天有些阴,北风打着口哨,呜呜呜,像哭。这背景,很有些凄凉色彩。痩老头儿的衣装也有些凄凉。一顶老式火车头棉帽,一件黑灰暗格的外套,肥大且鼓囊囊的黑棉裤,老式大头鞋。看着,像上世纪90年代的乡村打扮。这样的天,我穿羽绒服都有点儿冷,这老头,你说他一天天怎么熬过来的。
痩老头儿扔给我一双很旧很旧的棉拖鞋。我脱了皮鞋,递给他,说:“打掌。”痩老头把一只鞋放下,拿出削皮刀,给另一只鞋的后跟削皮。这是程序。不削皮,鞋掌就粘不上。谚语说,鞋底打掌——硬往上贴。可你不削皮贴一下试试?这里面学问大了。
削了皮,涂上胶水。然后剪一块鞋掌,比量一下位置,嗯,好,粘上,压紧。把鞋倒扣在铁脚上,用鞋匠锤,砰砰砰,钉钉子。弄好一只,再弄另一只。
痩老头不像老刘那么爱说话。他不说我说,不能总闷着呀?
我想起老刘的“微面”,说:“那边,大柳树底下,那个老刘,好像不干了是不是?”
痩老头儿:“你说他啊,60了,退休了,拿养老金回家享福了。咱不能跟人家比啊。”
我:“你怎么不搬到他那个地角啊,我觉得比这边好点儿。”
痩老头儿:“他倒是愿意我过去,想把那个车壳子卖给我,五百块。买不起啊。”
我吓一跳,一个“微面”壳子,竟然要价五百块。
钉好鞋掌,我穿上,试了几步,很好,地面很平坦。
问痩老头儿:“多少钱?”痩老头儿回答:“五块。”我递一张十块的票子给他说:“不用找了。”
痩老头抬起头,看我的脸,笑笑:多要你的钱,怎么好意思。
我跟痩老头对话期间,他一次也没抬头。这是他第一次抬头看我。
在他看我的瞬间,我眼前陡然飘来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密密麻麻。
下雪了!一冬天没下雪,但愿这回,能正经地下它一场。
我抬头看天,痩老头也抬头看天。天上有更多的雪花,朝我们姗姗而来。
19.本文写了两位修鞋匠,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任选一组句子,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1)
①让人惊喜的是,四个车轱辘,都在。里面学问可大了。
②让人惊喜的是四个车轱辘都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可你不削皮贴一下试试?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②你不削皮贴一下试试就会知道,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修鞋匠瘦老头儿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结尾写到突然下雪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3.请以《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子。
参考答案
一、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3)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2.B(A.“拙”应读“zhuō”;C“憋”应读“biē”;D.“憎”应读“zēng”)
3.A(B.“锁”应为“琐”;C.“隐”应为“瘾”;D.“蒂”应为“缔”)
4.A(“莫名其妙”的意思是: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5.B(A.将“一致”调到“认可”之前;C.在句末加上“的故事”;D.将“整理”与“挖掘”位置对调)
6.D(欧阳修
晚号六一居士)
7.(1)人民艺术家(2)神态描写反抗压迫(3)祥子又回到了人和车厂,不久遇上了老主顾曹先生,去了曹宅拉包月。
8.(1)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二: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2)大部分中学生结交网友轻才华外貌,而更看重人品。
二、(一)
9.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为下文写托人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10.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赴边塞,偶遇回京使者,托其捎口信报平安,以安慰家人的情形,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感情。
(二)
11.D(A.动词,射箭/名词,射箭的技艺;B.代词,自己/介词,从;C.你/同“耳”,罢了;D.连词,表修饰)
(2)曾经。
12.(1)夸耀。(3)凭、靠。(4)打发。
13.(1)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14.示例一: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学苦练才能获得。
示例二:人不能骄傲自满,要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三)
15.“别样”就是“与众不同”的意思,文中的赵老师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与众不同,这就是他的“别样”。
16.这两段中,写赵老师端饭回屋、边走边吃的情景,都是从青少年的视角进行描述的,比如写他“熟练地用嘴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写他“边走边吹边转着碗沿吸溜”,都既符合当时的实情,又生动地反映了赵老师的“别样”,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7.神态描写。这两处神态描写都真实地再现了赵老师讲课入戏时及被学生“刁难”时的神情、心理,对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8.示例:文中的赵老师在生活上表现得不太讲究,比较随便;对待课堂则是极其认真的,全情投入,但也表现得有些迂腐。
(四)
19.对比。对两位修鞋匠进行对比描写,这样使两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性格特点更加突出。
20.示例一:第一组句子,原文中运用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更能突出“四个轱辘都在”给人的“惊喜”之感;而删去句子中的两个逗号,就没有了这样的“惊喜”效果。
示例二:
第二组句子,原文中的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这里面学问可大了”;而用普通的陈述句表达,强调的效果就大大减弱了。
21.修鞋匠瘦老头儿是一个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过生活的社会底层人员,虽然生活艰辛,不善言辞,但他认真做事,善良正直,懂得感恩。
22.示例:冬天本就应该是下雪的季节,下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修鞋匠瘦老头儿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更好的生活也是应该的,但愿他能够如此。
三、2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