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约分》
一、选择题
1、与相等的数是
A.
B.
C.
2、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 个公因数.
A.0
B.1
C.2
D.3
3、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的和是所有公约数的积的
A.
B.
C.
D.
4、互质的两个数,它的公因数
A.只有1
B.没有
C.有
5、下列几组数中,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是
A.13和91
B.26和18
C.9和85
6、、都是非0自然数,是的倍数,、的公因数中一定有
A.1和
B.1和
C.和
7、以下各数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的是
A.3
B.1
C.9
D.6
二、填空题
8、36的因数有 ;24和36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9、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11,如果分子加上3,这个分数可以约分成,这个分数原来是 .
10、一个分数约分时,用2约了两次,用3约分了一次,最后得,原来这个分数是 .
11、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12,如果分母加上3,这个分数可以约分成,这个分数原来是 .
12、42和5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13、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能是约分的要 ,最后结果要化成 .
1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加,和是33,把它约分后得.这个分数是 .
三、判断题
15、1、2、5都是10的质因数(
)
16、大于1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
17、)互质的两个数没有最大公因数.(
)
18、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
19、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为互质数.(
)
20、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组成的一组数没有公因数.(
)
四、计算题
21、把8和2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五、解答题
22、找出15和10的因数、公因数、填写在下面的圈里.
23、在图中按要求填上适当的数.
24、写出下列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
(1)36和54的公因数是:
(2)36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
25、王老师买了36支铅笔,48本练习本奖励给一些进步的学生,刚好发完,没有剩余,一共有多少个进步的学生?
26、将序号是18的因数而不是24的因数的水果放进左盘里,是24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的放进右盘里
,是18和24的公因数的放进中间盘里.(填序号)
27、已知:,,则和相同的因数有哪些?
28、下面各组数有没有公因数2?有没有公因数3?有没有公因数5?
6和9
10和18
15和30
20和8.
29、已知,,你能求出与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30、约分,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和
和
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
、
、
所以,与相等的数是.
故选:.
2、解: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1个公因数.
故选:.
3、解:
所以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是1,2,3,6,
答: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的和是所有公约数的积的.
故选:.
4、解:互质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故选:.
5、解:、因为91是13的倍数,除了1之外还有其它的质因数13,不符合题意
、26和18,除了1之外还有其它的质因数2,不符合题意;
、9和85,只有公因数1,所以符合题意;
故选:.
6、解:、都是非0自然数,是的倍数,、的公因数中一定有1和;
故选:.
7、解:由分析可知:1、3、6是12和18的公因数,9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
故选:.
二、填空题
8、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所以24和36的公因数有:1、2、3、4、6、12,其中最大公因数是12.
故答案为:1、2、3、4、6、9、12、18、36;1、2、3、4、6、12,12.
9、解:设这个分数的分子是,则原来的分母是,根据题意得:
.
分母是,
所以原来的分数是.
故答案为:.
10、解:;
答:原来这个分数是.
故答案为:.
11、解:设这个分数的分子是,则原来的分母是,
这个分数的分子是5,分母是,所以这个分数是.
答:这个分数原来是.
故答案为:.
12、解:42的因数有:1、2、3、6、7,14、21、42;
54的因数有:1、2、3、6、9、18、27、54;
公因数有:1、2、3、6;
54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6;
故答案为:1、2、3、6,6.
13、解: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能是约分的要约分,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或整数.
故答案为:约分,最简分数或整数.
14、解:
所以这个分数是:
.
故答案为:.
三、判断题
15、解:1、2、5都是10的因数,但不是质因数,因为1不是质数,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解:在非0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也就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大于1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解: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解: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是没有公因数,而是公因数只有1.
因此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9、解: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为互质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0、解:4和5、2和3、9和10都是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
所以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组成的一组数没有公因数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21、
解:
五、解答题
22、解:
23、解:18的因数有1、2、3、6、9、18,
12的因数有1、2、3、4、6、12,
18和12的公因数有1、2、3、6,
填表如下:
24、解:(1)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54的因数有:1、2、3、6、9、18、27、54;
36和54的公因数有:1、2、3、6、18;
(2)36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18.
答:36和54的公因数是1、2、3、6、18,最大公因数是18.
25、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
36和48的公因数有:1、2、3、4、6、12,因为是奖励给一些进步的学生,所以1排除,
所以可以有2、3、4、6、12个进步的学生.
26、解:18的因数:1、2、3、6、9、18;
24的因数:1、2、3、4、6、8、12、24;
18和24的公因数有1,2,3,6;
27、解:因为,,
则的因数有1、2、3、5、6、10、15、30,
的因数有1、3、5、9、15、45,
相同的因数是1、3、5、15.
28、解:
所以有公因数2的是10和18、20和8;
有公因数3的是6和9、15和30;
有公因数5的是15和30.
29、解:,,
则、的公因数有:1、2、3、5、、、、、、、、,
最大公因数是;
答:与的公因数是1、2、3、5、6、9、10、15、18、30、45、90,最大公因数是90.
30、解:(1)因为,,
且,所以;
(2)因为,,
且,所以;
(3)因为,,
且,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