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登泰山记》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登泰山记》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1 10: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和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因其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故被称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最高峰玉皇顶,又叫日观峰,海拔1524米。
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到处建庙塑神,从而使泰山文物荟萃,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熔为一体,人们常常把泰山当作崇高伟大的象征,因而泰山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作品。
简介泰山
简介作者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古文家,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们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诗文集》,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久负
盛誉。
姚鼐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就在这一年,他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下了著名的《登泰山记》。
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魁,刘师承方苞,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
听课文录音
登泰山记
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
自京师乘风雪
戊申晦
明烛天南
少圜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始循以入
或曰
或得日,或否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冒着)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通“圆”)
(在)
(而)
(有人)
(有的)
翻译句子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在那南北分界处
,是古代的长城。
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

思路
交待地理形势
记述登山过程
描绘日出美景
返记人文景观
补写自然景观
日观峰
作者登山线路及山顶景物
登山路线:
由南麓—入中谷—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半山居雾若带然

|



山巅
景象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泰山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日出前
日出后


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山多石,
少土。
石多平方,
少圜。
少杂树,
多松,
生石罅,
皆平顶。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与朋友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的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拓展练习
请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游览”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