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1 20:2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3、例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会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通过多种活动,把操作、思考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运用掌握到的周长公式计算实际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会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再来说说什么是周长?
二、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乌龟和兔子又准备赛跑了,不过,这次,他们选择了绕圈跑,看谁先跑完一圈。兔子说:我腿长,让让你,我就沿着那个长长的长方形水池跑,你就少跑点,沿着那个短短的正方形花坛跑好了。乌龟不满意了,说:谁说长方形的一圈就一定长,或许是我的正方形呢,咱们啊,还是好好地量一量,别到时候输了说我占你便宜。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到底谁跑的路多些?
光靠猜想是说服不了他们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使他们心服口服。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他们要跑的路线(课件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有何特征?正方形呢?要看谁跑的路多,就是要比较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小组学习,根据学习卡,完成个人探究或小组探究活动
(三)汇报交流,比较三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那种方法?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这道题(课本85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算完汇报自己的算法。师: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算?(潜移默化的算法优化)
小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填写在课本上)
(四)迁移方法探究正方形的周长:
根据刚才长方形周长的探究方法,能快速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用这个方法算一算课本85页做一做第2题)
小结: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填写在课本上)
(五)回到情境问题,给乌龟一个答案。
四、巩固应用
1.课本练习十1—2题
2.正方形边长1分米,周长 分米,2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周长 分米。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写在课前的思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属于图形的测量,它是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材并未说明哪一种是最好的,所以只能通过交流想法,让学生理解算理。用连加计算是基础,用长乘2加上宽乘2是进步,用长加宽的和乘2是空间感理解上的一大步。对于长+宽的理解是个难点,我用“一组长和宽”的说法和画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再由直观抽象出方法并熟练运用。
方法的多样化,虽说学生喜欢哪种就哪种,但也必须有所优化,所以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第3种最简便。在练习中鼓励学生用第3种方法,当然,对一些不善于用周长公式计算的学生,也不必强求统一,随着计算周长经验的积累,他们慢慢也能悟出周长公式的意义的。
课件中的最后一题,2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周长是多少?旨在再次让学生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不包括内部线段,同时这道题也运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