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同步练习 第4章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同步练习 第4章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2 18:20: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根据概念整合,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1)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 )
(2)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
分析: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蔗糖把果脯细胞杀死,然后通过扩散进入细胞,而不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3)凡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都是主动运输。( √ )
分析: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
概念2 转运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和多糖这样的生物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
(4)分泌蛋白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 ×?)
分析: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外。
(5)胞吞、胞吐不消耗能量。( ×?)
分析: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6)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 )
分析:胞吞、胞吐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概念3 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7)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 ×?)
分析: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由于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二者不同。
(8)蛋白质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中起主要作用。( √ )
分析: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知识点1 主动运输
2.下列有关主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种载体蛋白可以与多种离子或分子结合
B.需主动运输的物质需先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
C.载体蛋白运输完离子后又恢复原状
D.载体蛋白运输离子或其他物质时,空间结构是发生改变的
解析: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
3.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C )
A.CO2
B.O2
C.K+
D.Na+
解析:O2和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K+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知识点2 胞吞与胞吐
4.下列过程可用如图来表示的是( C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
B.O2进入线粒体
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大分子物质胰岛素
D.Na+进入人体肾脏细胞
解析:题图表示胞吐的过程,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通过胞吐作用释放。
5.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胞吞和胞吐作用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
B.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胞吞作用不消耗能量,胞吐作用消耗能量
解析:胞吞和胞吐作用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都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B正确;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构建模型是研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图是某小组同学所构建的模型并做出了相应的说明。
图1 植物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图2 氧含量变化对某植物K+吸收速率的影响
思考:
(1)(科学思维)同学甲认为图1所示方式为主动运输,你认为他作出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图1中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需要能量,故应为主动运输。
(2)(科学思维)同学乙认为图2中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你认同他的判断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认同。图2中O2浓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能量的产生,从图中可以看出,K+的吸收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说明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K+吸收速率不再随着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该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C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K+  
D.维生素D
解析:图中所示运输过程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胰岛素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性激素和维生素D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选C。
2.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①~④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③④可表示自由扩散
B.④可以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③的转运速率与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
D.①②③④均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③④可表示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A错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③运输方式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物质转运速率与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3.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X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①②化学本质相同
B.①②空间结构相同
C.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X分子有影响
解析:①②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二者的功能不同,所以空间结构也是不同的。由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应该是主动运输。因为氧气会影响H+的浓度差,进而会影响X的运输,所以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X有影响。
4.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C )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解析:曲线②和④中,该种物质有最大运输速率,说明不是自由扩散;该物质运输与氧浓度有关,说明不是协助扩散,即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都为协助扩散,A、B不符合题意;氧气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D不符合题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为主动运输,C符合题意。
5.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 )
A.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B.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跨膜
C.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质
解析:pH下降说明H+运输到未加乙酸的一侧;细胞匀浆中含有线粒体经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说明H+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6.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分类示意图,已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f可表示主动运输
B.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g可表示自由扩散
C.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c可表示主动运输
D.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d可表示被动运输
解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胞吞和胞吐、主动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和d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g和h为胞吞和胞吐,f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A、D正确。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只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c和d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f为自由扩散,g和h为胞吞和胞吐,B错误、C正确。
7.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生物膜仅仅具有半透性,所以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C.被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抑制细胞呼吸对人体细胞吸收K+的速率无影响
解析:需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可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B错误;被动运输必须顺浓度梯度进行,C错误;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吸收K+的速率,D错误。
8.由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由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
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由图示知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生物大分子的运输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存在细胞识别并需内部供能,但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Na+、K+为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运输。
9.美德两国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生物膜中膜蛋白的成分更新与囊泡运输有关
C.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等,可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调节自身或其他细胞的功能
D.胞吞与胞吐过程体现了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解析:囊泡起源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属于单层膜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A正确。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后,会导致细胞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可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调解自身或其他细胞的功能,C正确。胞吞与胞吐过程体现了不同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没有体现明确分工,D错误。
10.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为钠离子、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葡萄糖、Na+从肠腔→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
B.Na+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解析: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
11.[不定项选择]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CD )
A.二者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胞吞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供能才能完成
C.胞吐过程中无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是细胞排出代谢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解析:不论是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囊泡的形成,只有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胞吞要有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的识别作用才能完成,同时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胞吐通过囊泡的形成和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实现,故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C错误;胞吞和胞吐一般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排出代谢废物和摄取养分的主要方式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D错误。
12.[不定项选择]下列甲、乙两类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共分①②③④四小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图中甲和乙分别指的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B.图中物质a、b、c均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C.图中跨膜运输类型③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图中④所利用的蛋白是载体蛋白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类型①应为自由扩散,而甲又包括类型①②③,则②③均为协助扩散,其中②有通道蛋白协助,③有载体蛋白协助,可见甲为被动运输,乙为主动运输,A正确;被动运输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介导),C正确;图中类型④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甲]__磷脂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协助扩散__。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__载体蛋白__的活性。
解析:(1)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图中甲表示磷脂。(2)据图可知,过程②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因此属于协助扩散。(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毒素抑制Ca2+的吸收,而K+和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Ca2+、K+和C6H12O6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因此推测毒素抑制了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14.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活动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__。
(2)本实验探究的是__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__。
(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温度、pH、溶氧量、溶液的量、胡萝卜片的量等(写出其中两项即可)__。
(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_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__。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主动运输)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幼嫩组织供能少、幼嫩组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少__。
解析:(1)主动运输为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细胞成熟程度和HgCl2的有无,因变量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量,所以实验探究的是细胞成熟程度和HgCl2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3)在本实验中,胡萝卜片和溶液的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另外,影响细胞代谢的其他因素,如温度、pH、溶氧量等也可能成为实验的无关变量。(4)①结合实验目的及实验结果示意图可判断,该实验过程中若KH2PO4被胡萝卜片细胞吸收,则溶液中KH2PO4的浓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可通过测定KH2PO4浓度的变化判断细胞主动运输程度的变化。②从实验结果可看出,乙组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差明显小于甲组,说明加入HgCl2后乙组磷酸盐的吸收受到影响,而HgCl2可以抑制ATP水解,说明磷酸盐的吸收需要ATP。③甲组和丙组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的成熟程度,细胞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和载体,所以,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可能是因为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根据概念整合,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1)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
(2)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
(3)凡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都是主动运输。(  )
概念2 转运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和多糖这样的生物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
(4)分泌蛋白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 ?)
(5)胞吞、胞吐不消耗能量。( ?)
(6)胞吞和胞吐体现了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
概念3 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7)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同一种载体蛋白。( ?)
(8)蛋白质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中起主要作用。(  )
知识点1 主动运输
2.下列有关主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种载体蛋白可以与多种离子或分子结合
B.需主动运输的物质需先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
C.载体蛋白运输完离子后又恢复原状
D.载体蛋白运输离子或其他物质时,空间结构是发生改变的
3.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
A.CO2
B.O2
C.K+
D.Na+
知识点2 胞吞与胞吐
4.下列过程可用如图来表示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
B.O2进入线粒体
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大分子物质胰岛素
D.Na+进入人体肾脏细胞
5.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胞吞和胞吐作用过程中都能形成囊泡
B.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胞吞和胞吐作用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胞吞作用不消耗能量,胞吐作用消耗能量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构建模型是研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图是某小组同学所构建的模型并做出了相应的说明。
图1 植物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图2 氧含量变化对某植物K+吸收速率的影响
思考:
(1)(科学思维)同学甲认为图1所示方式为主动运输,你认为他作出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2)(科学思维)同学乙认为图2中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你认同他的判断吗?请说明理由。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K+  
D.维生素D
2.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①~④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可表示自由扩散
B.④可以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③的转运速率与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有关
D.①②③④均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3.如图所示,某些植物细胞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X分子运入细胞。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化学本质相同
B.①②空间结构相同
C.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氧气浓度对细胞吸收X分子有影响
4.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5.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B.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跨膜
C.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质
6.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分类示意图,已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f可表示主动运输
B.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g可表示自由扩散
C.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c可表示主动运输
D.若a与b的分类依据为是否消耗能量,则c、d可表示被动运输
7.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生物膜仅仅具有半透性,所以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C.被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抑制细胞呼吸对人体细胞吸收K+的速率无影响
8.由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B.由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
D.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9.美德两国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膜性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生物膜中膜蛋白的成分更新与囊泡运输有关
C.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类激素等,可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调节自身或其他细胞的功能
D.胞吞与胞吐过程体现了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10.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为钠离子、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Na+从肠腔→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
B.Na+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11.[不定项选择]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胞吞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供能才能完成
C.胞吐过程中无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是细胞排出代谢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12.[不定项选择]下列甲、乙两类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共分①②③④四小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和乙分别指的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B.图中物质a、b、c均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C.图中跨膜运输类型③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图中④所利用的蛋白是载体蛋白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甲]__
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
__。
(3)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乙]__
__的活性。
14.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活动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
__。
(2)本实验探究的是__
__。
(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
__。
(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_
__。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
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
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