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1.根据概念整合,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作细胞增殖。
(1)器官大小取决于细胞的大小。( )
(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概念2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分裂周期。( )
(4)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历经的时间远长于分裂期。( )
(5)人的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可呈周期性变化。( )
(6)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
概念3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7)有丝分裂包括间期。( )
(8)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
(9)前期随着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单体。( )
知识点1 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2.如图1、2为细胞周期的两种表现形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a、图2中B→A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b、图2中A→B的时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1中b+c是一个细胞周期
D.图2中B→A→B是一个细胞周期
知识点2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⑤③②④
4.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
B.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
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
知识点3 细胞周期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5.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DNA合成阻断法、秋水仙素阻断法和血清饥饿法。
思考:
(1)(科学思维)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哪个时期?
(2)(科学思维)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会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科学思维)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什么?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
A
B
C
D
2.在细胞分裂间期,不会发生( )
A.DNA数目加倍
B.蛋白质大量增加
C.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形态由小变大
3.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D.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④⑤②③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5.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结构。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
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加倍
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
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8.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可以用②①④③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图④中有8条染色体,16个DNA分子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①时期的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染色体、中心粒
D.该体细胞经四次有丝分裂之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4条染色体
9.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10.如图是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可在①时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11.[不定项选择]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12.[不定项选择]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ASURA可能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A
B
C
D
(1)图C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__
__期,判断理由:
①从染色体分析:__
__;
②从细胞结构分析:__
__,核膜尚未消失。
(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图__
__,这些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有何共同特点?__
__。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__
__中,其加倍机制是__
__。
(4)若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则A、B、C、D四图代表的细胞放射性强度相同吗?__
__。
14.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图B表示细胞分裂的__
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
__。
(2)B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
__,DNA分子数目为__
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
__,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
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
__,与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
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B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__
__,与此结构的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
__。
(4)A时期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间的数目关系比是__
__。与A时期具有相同比例的时期是__
__,该时期的特点有__
__,请把该时期的简易图在C中画出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1.根据概念整合,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作细胞增殖。
(1)器官大小取决于细胞的大小。( × )
分析:器官大小取决于细胞数目的多少。
(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
概念2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分裂周期。( × )
分析:只有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4)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历经的时间远长于分裂期。( √ )
(5)人的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可呈周期性变化。( × )
分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周期,染色体无周期性变化。
(6)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 )
分析:染色体DNA由于螺旋化不容易复制。
概念3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根据染色体的行为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7)有丝分裂包括间期。( × )
分析:有丝分裂不包括间期。
(8)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 )
(9)前期随着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单体。( × )
分析:前期随着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出现了染色体。
知识点1 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2.如图1、2为细胞周期的两种表现形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图1
图2
A.图1中a、图2中B→A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b、图2中A→B的时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1中b+c是一个细胞周期
D.图2中B→A→B是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上次分裂完成时,图1中的a、c和图2中的B→A是指分裂间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图1中的b、d和图2中的A→B是指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后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1中a+b与c+d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图2中的细胞周期应是从B到A再到B,D正确。
知识点2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B )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⑤③②④
解析: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倍增;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果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质在前期螺旋化成为染色体;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
4.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
B.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
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核仁
解析: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A错误;中期染色体数∶DNA数=1∶2,B错误;核膜、核仁末期重现,D错误;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知识点3 细胞周期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5.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C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解析: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发生在后期,此时无染色单体存在;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不是细胞板上。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DNA合成阻断法、秋水仙素阻断法和血清饥饿法。
思考:
(1)(科学思维)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哪个时期?
提示:间期。
(2)(科学思维)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会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提示:不会。
(3)(科学思维)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B )
A
B
C
D
解析:A是精子,C是肌肉细胞,D是神经细胞,均是已分化的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而B所示的细胞从形态上看,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可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2.在细胞分裂间期,不会发生( C )
A.DNA数目加倍
B.蛋白质大量增加
C.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形态由小变大
解析: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如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C )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D.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解析:该细胞核膜正在逐渐消失或正在逐渐形成,应该属于前期或末期,又因为有染色单体的存在,故只能属于前期,C正确。
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C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④⑤②③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但在间期呈染色质状态,如图①所示;前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如图⑤所示;中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如图④所示;在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如图③所示;在分裂的末期,只存在含有一个DNA分子的染色体,如图②所示。
5.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结构。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D )
解析:A、B、C、D四个图依次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以形成新的细胞壁。
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DNA分子的复制,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C正确;成熟的生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加倍
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
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结束时,核DNA分子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两组中心粒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后期,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8.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
②
③
④
A.可以用②①④③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图④中有8条染色体,16个DNA分子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①时期的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染色体、中心粒
D.该体细胞经四次有丝分裂之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4条染色体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而图中②①④③为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图④中着丝粒已分裂,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粒,C错误;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所以该体细胞经四次有丝分裂之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4条染色体,D正确。
9.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C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析:乙组细胞数增加最快,应该是加入了药物X后进行的培养;丙组细胞开始时增殖速度与乙组几乎相同,曲线和乙组曲线基本重合,后期比乙组慢,说明丙组先加入药物X促进细胞增殖,后期加入药物D,抑制了药物X的作用;若乙组先加入药物D,后加入药物X,其细胞数变化曲线开始应与甲组基本重合,后期略有增加;药物D对药物X有抑制作用,若药物X为蛋白质,其抑制原理可能是药物D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导致药物X的活性降低。
10.如图是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C )
①
②
③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可在①时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解析:①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两个DNA分子、两条染色单体,可代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A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B正确。②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为4n,可代表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③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为2n,可代表细胞分裂完成,D正确。
11.[不定项选择]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CD )
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解析:b点时32P-UdR大量利用,说明此时细胞大量合成RNA,A正确;由d点到e点,15N-TdR仍被利用,说明该阶段仍合成DNA,e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B错误,C正确;如图所示,分裂间期大于14
h,细胞周期大约为20
h,则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D正确。
12.[不定项选择]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ASURA可能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解析: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①②正确;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开有关,③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A
B
C
D
(1)图C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__前__期,判断理由:
①从染色体分析:__①染色体含染色单体且排列散乱__;
②从细胞结构分析:__②形成纺锤体,核仁解体__,
核膜尚未消失。
(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图__A、D__,这些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有何共同特点?__染色体结构中均没有染色单体__。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__A__中,其加倍机制是__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__。
(4)若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则A、B、C、D四图代表的细胞放射性强度相同吗?__相同__。
解析:(1)图C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仁解体,核膜尚未消失,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前期。(2)图A和图D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这两个时期每条染色体只含1个DNA分子,而图B和图C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图A、D。(3)有丝分裂后期(图A),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4)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上所含蛋白质含量大体相同,若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则A、B、C、D四图代表的细胞放射性强度相同。
14.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图B表示细胞分裂的__后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丝粒移向两极__。
(2)B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12__,DNA分子数目为__12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0__,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2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6__,与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相等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B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__出现细胞板__,与此结构的形成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高尔基体__。
(4)A时期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之间的数目关系比是__1∶2∶2__。与A时期具有相同比例的时期是__中期__,该时期的特点有__纺锤丝牵引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__,请把该时期的简易图在C中画出来。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1)图A染色体散乱分布,核仁消失,为有些分裂前期;图B中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丝粒移向细胞两极,是有丝分裂后期。(2)分析题图可知,图B中含有12个着丝粒,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6条,与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3)B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末期,末期的显著特色是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4)图A为有丝分裂前期,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除此之外,中期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数之比也是1∶2∶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