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章末质量评估【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章末质量评估【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2 17:42: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章末质量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良好的储能物质依次是( C )
A.核酸 蛋白质 糖类   
B.核酸、细胞、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脂肪   
D.蛋白质、细胞、多糖
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2.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C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解析: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需混合均匀后使用,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还原糖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3.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是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用量极少的成分,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 C )
A.特殊活性的蛋白质   
B.DNA
C.微量元素   
D.大量元素
解析:由题意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不是具有特殊活性的蛋白质,A错误;DNA不是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B错误;由题意知,该成分用量少,作用极大,因此可能是微量元素,C正确,D错误。
4.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检测脂肪时,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③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与用碘液鉴定淀粉,呈现的颜色相同 ④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 ⑤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⑥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或先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只要分别加入即可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⑥   
D.④⑤⑥
解析:鉴定还原糖时,是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先混合再加入,故①错误。花生子叶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位于细胞内,非常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故②正确。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能够发生紫色反应,而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故③错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故④正确。脂肪的鉴定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故⑤错误。蛋白质的鉴定中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目的是先形成碱性环境,然后产生紫色反应,故⑥错误。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B.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
C.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RNA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解析:细胞有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收化学元素,故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A正确;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B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6.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主要分布在原核细胞中,真核细胞中一般没有
B.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含有的元素与血红蛋白的元素不同
C.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一般含有4种碱基
D.HIV中能找到这种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在SARS病毒中也能找到
解析: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是RN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A错误;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含有的元素是C、H、O、N、P,而血红蛋白含有的元素是C、H、O、N、Fe,B正确;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一般含有A、U、G、C共4种碱基,C正确;HIV和SARS都属于RNA病毒,所以在HIV中能找到这种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在SARS病毒中也能找到,D正确。
7.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为( C )
A.62 
B.63
C.16 
D.17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17个N原子,说明该蛋白质分子最多是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当17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含有的肽键最多,为16个。
8.在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化合物M和N,已知M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且M遇碘不变蓝,N的元素组成和M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该细胞肯定为动物细胞
B.物质M不一定是生物体中的储能物质
C.物质N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D.物质M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水
解析:物质M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且M遇碘不变蓝,所以其不可能是淀粉,可能是纤维素或者是糖原等,因此该细胞可能是植物细胞也可能是动物细胞,A错误;物质M可能是纤维素,所以不一定是生物体中的储能物质,B正确;N的元素组成和M相同,也可能是多糖,因而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C正确;多糖的合成过程中会产生水,D正确。
9.下列关于糖类相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催化淀粉的分解 ②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③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⑤减少人体内的热量散失
A.②④   
B.①④
C.②④⑤   
D.③④
解析:①糖类没有催化功能;②淀粉、糖原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③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糖类;④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⑤减少人体内热量散失的是脂肪,而不是糖类。
10.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解析:磷脂和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脂肪含氢量高,被氧化时耗氧多。
11.一头猪在大地震中被埋36天后获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这头猪被困期间体重减轻了2/3。那么,减轻的体重主要是哪种物质( B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解析: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动物长时间不能进食时,主要靠分解脂肪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结构物质
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脂质中的磷脂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
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
解析: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结构物质是蛋白质。糖类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3.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部分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上述关于糖类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在动物的消化道内淀粉能被水解成麦芽糖,并进一步形成葡萄糖而被吸收,然后在肝脏或肌肉细胞中合成糖原,①正确、②错误;植物体内不含有糖原,③错误;淀粉、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麦芽糖是二糖,④正确。
14.下列关于脂肪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脂肪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是由于其分子中氢的含量多,氧的含量少
B.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C.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D.脂肪分子由C、H、O、N、P组成
解析: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而在这三种元素中C、H的含量多,O的含量少,A正确;脂肪属于脂溶性物质,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B正确;内脏周围的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C正确;脂肪分子由C、H、O组成,D错误。
15.下列有关糖类、脂质种类的划分正确的是( A )
  
A
B
  
C
D
解析:葡萄糖、果糖是单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B错误;脂肪是脂质的一种,脂肪与固醇互不从属,C错误;固醇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16.根据表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物质
部分元素的比例
氧化分解
C
O
最终产物
产生的水量
脂肪
75%
13%
CO2,H2O
X
糖类
44%
50%
CO2,H2O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
解析: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知,由于脂肪、糖类均只含C、H、O三种元素,因此脂肪中H占12%,糖类中H占6%。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较多,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故其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和生成的水较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
17.有5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7条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D )
A.3个DNA,2个RNA
B.全为DNA
C.全为RNA
D.3个RNA,2个DNA
解析:已知5个核酸分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而组成DNA分子的含氮碱基为A、C、G、T,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分子的含氮碱基为A、C、G、U,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这说明5个核酸分子中既有DNA也有RNA。这5个核酸分子共有7条核苷酸链,而DNA一般是双链结构,RNA一般是单链结构,则这5个核酸分子可能是2个DNA分子和3个RNA分子。
18.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甲~丙分别表示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与图中甲~丙对应完全吻合的一项是( B )
A.DNA、RNA、纤维素
B.多肽、RNA、淀粉
C.DNA、蛋白质、糖原
D.核酸、多肽、糖原
解析:甲、乙、丙的构成单位分别有8种、4种、1种。组成蛋白质或多肽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约有21种,所以甲可能为多肽或蛋白质;组成DNA或RNA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4种,且RNA为单链,所以乙可能为RNA;组成纤维素、糖原、淀粉的基本单位为一种,所以丙可能为纤维素、糖原、淀粉。
19.下列有关核酸及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核苷酸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B.人体内含有2种核苷酸和8种核酸
C.玉米细胞中的核酸水解后可得到8种核苷酸
D.小鼠细胞中的DNA水解后可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
解析:核酸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A错误;人体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8种核苷酸,B错误;玉米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水解后可得到8种核苷酸,C正确;小鼠细胞中的DNA水解后可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D错误。
20.红细胞内铁含量降低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减少,这个事实说明铁的作用是( B )
A.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C.调节渗透压平衡
D.维持pH的稳定
解析: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红细胞内铁含量降低则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进而影响对氧的运输,故说明铁是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21.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D.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新陈代谢就越强,抗逆性就越强
解析:②中已经不含结合水,细胞的结构已经被破坏,细胞死亡,因此不能萌发,A错误;③表示无机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据分析可知,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故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新陈代谢就越强,抗逆性就越弱,D错误。
2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用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否则不能维持收缩,说明钙盐为蛙心脏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骨骼、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
解析:钙盐能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钙盐不能为蛙心脏持续跳动提供能量,A错误;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B正确;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是由于血钙浓度过低引起的,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C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错误。
23.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C )
①含DNA的活细胞不一定含RNA ②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含DNA的细胞器一定含RNA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
解析:含DNA的活细胞一定含RNA,①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②错误;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它们属于真核细胞,③错误;含DNA的生物不一定含RNA,如噬菌体含有DNA,但不含有RNA,④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正确;含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也含有RNA,⑥正确。
24.如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该胰岛素分子的元素组成为C、H、O、N
B.该胰岛素分子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882,形成的肽键数为49
C.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2、2
D.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①③和⑤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胰岛素分子的组成元素除C、H、O、N外,还有S,A错误;该胰岛素含有两条链,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所以在合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为49,同时还形成3个二硫键,即需要脱去49分子的水和3×2=6个H,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18×49+1×6=888,B错误;由于①中含有1个氨基,⑤中含有1个羧基,所以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3个、3个,C错误;在局部放大图中,标号①③⑤是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D正确。
25.如图表示一个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分子中含有98个肽键
B.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
800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这1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100个氨基
解析:由题图看出该蛋白质有2条肽链并且2条肽链由2个肽键连接,链内肽键有98个,链间肽键有2个,所以该分子中共含有100个肽键,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形成100个肽键,所以脱去的水分子数为100,脱水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00×18=1
800,B正确;该蛋白质有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该蛋白质链间有2个肽键,所以这1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102个氨基,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14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C、H、O、N、P__等元素。
(2)B的名称叫__核苷酸__,1分子的B是由__一分子五碳糖__、__一分子含氮碱基__和__一分子磷酸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示表示)
  。
(3)C是细胞中携带__遗传信息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遗传__、__变异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一般是由__两__条__脱氧核苷酸链__构成的。
(5)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__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__(写中文名称)。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B共有__6__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__3__种。
解析:(1)构成核苷酸的元素A包括C、H、O、N、P五种元素。(2)B的名称是核苷酸,一分子B是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3)C为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为DNA,一般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5)D为DNA,E为RNA,两者中都含有的碱基有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A、C分别形成两种核苷酸,T、U分别形成一种核苷酸,故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3种。
27.(8分)如图是某多肽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多肽具有__2__个氨基和__2__个羧基。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该多肽的方式叫__脱水缩合__。
(2)该多肽具有__3__个肽键,水解后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某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它们被称为__必需__氨基酸。
(3)图示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肽键__。
(4)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假设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具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11_036__。
解析:(1)由于R基团中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所以该多肽具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2)该多肽具有3个肽键,分别是图中的③⑤⑥,水解后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某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3)图示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肽键。(4)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具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28×100-(100-2)×18=11
036。
28.(13分)如图表示细胞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葡萄糖__,E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是指__糖原_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指__淀粉__。
(2)F是__脂肪__,它是由B__甘油和脂肪酸__构成的。除此之外,常见的脂质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3)C的通式是  ,C形成G的反应叫__脱水缩合__;G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
__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__。
(4)D是__脱氧核糖核苷酸__,H是__脱氧核糖核酸(DNA)__;H由__4__种D组成。
解析:(1)E为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是糖类,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主要是指糖原,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是指淀粉。(2)F是储能物质,主要是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除脂肪外,常见的脂质还有磷脂、固醇等。(3)G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C是氨基酸,C通过脱水缩合形成G。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②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H是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组成。
29.(6分)如图甲中A、B、D分别表示三种大分子有机物,a、b、d分别表示能组成这三种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乙是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a是__氨基酸__,a之间通过__脱水缩合__的方式形成A。
(2)如果物质D是动物肝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物质D是__肝糖原__。
(3)若图乙表示图甲中物质b的结构,则图乙所示物质的名称是__核糖核苷酸__。
(4)若图乙所示物质能参与DNA的组成,则物质m的名称是__脱氧核糖__。
(5)物质a、b、d都以__碳链__为基本骨架。
解析:(1)HIV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物质a是组成A的基本单位,又由C、H、O、N组成,所以a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A。(2)D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表示的是糖类,如果物质D是动物肝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物质D是肝糖原。(3)b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由C、H、O、N、P组成,A和B组成HIV,所以B是RNA,若图乙表示图甲中物质b的结构,则图乙所示物质的名称是核糖核苷酸。(4)若图乙所示物质能参与DNA的组成,则图乙所示物质是脱氧核苷酸,物质m的名称是脱氧核糖。(5)物质a、b、d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30.(9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Ⅰ: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实验Ⅱ: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实验用品: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

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__斐林试剂__,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__。
(2)写出实验Ⅰ可能的现象和结论。
①现象:__出现砖红色沉淀__。
结论:__尿液中含葡萄糖__。
②现象:__不出现砖红色沉淀__。
结论:__尿液中不含葡萄糖__。
(3)进行实验Ⅱ时,若直接向血液中滴加检测试剂则结果不容易判断,其原因是__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验,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会干扰实验结果__。
(4)写出实验Ⅱ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①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
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②取2
mL上清液注入试管中,再加入__1_mL斐林试剂__,并水浴加热。
现象:__出现砖红色沉淀__。
解析:检测还原糖需用斐林试剂,可根据观察是否生成砖红色沉淀予以判断。血液有颜色,因此需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章末质量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良好的储能物质依次是( 
 )
A.核酸 蛋白质 糖类   
B.核酸、细胞、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脂肪   
D.蛋白质、细胞、多糖
2.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3.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是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用量极少的成分,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  )
A.特殊活性的蛋白质   
B.DNA
C.微量元素   
D.大量元素
4.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检测脂肪时,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③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与用碘液鉴定淀粉,呈现的颜色相同 ④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 ⑤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⑥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或先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只要分别加入即可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B.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
C.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RNA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6.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主要分布在原核细胞中,真核细胞中一般没有
B.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含有的元素与血红蛋白的元素不同
C.该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一般含有4种碱基
D.HIV中能找到这种物质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在SARS病毒中也能找到
7.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为(  )
A.62 
B.63
C.16 
D.17
8.在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化合物M和N,已知M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且M遇碘不变蓝,N的元素组成和M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肯定为动物细胞
B.物质M不一定是生物体中的储能物质
C.物质N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D.物质M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水
9.下列关于糖类相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催化淀粉的分解 ②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③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⑤减少人体内的热量散失
A.②④   
B.①④
C.②④⑤   
D.③④
10.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11.一头猪在大地震中被埋36天后获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这头猪被困期间体重减轻了2/3。那么,减轻的体重主要是哪种物质(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12.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结构物质
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脂质中的磷脂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
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
13.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部分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上述关于糖类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关于脂肪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是由于其分子中氢的含量多,氧的含量少
B.脂肪分子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C.脂肪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D.脂肪分子由C、H、O、N、P组成
15.下列有关糖类、脂质种类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B
  
C
D
16.根据表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部分元素的比例
氧化分解
C
O
最终产物
产生的水量
脂肪
75%
13%
CO2,H2O
X
糖类
44%
50%
CO2,H2O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
17.有5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7条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
A.3个DNA,2个RNA
B.全为DNA
C.全为RNA
D.3个RNA,2个DNA
18.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甲~丙分别表示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与图中甲~丙对应完全吻合的一项是(  )
A.DNA、RNA、纤维素
B.多肽、RNA、淀粉
C.DNA、蛋白质、糖原
D.核酸、多肽、糖原
19.下列有关核酸及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苷酸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B.人体内含有2种核苷酸和8种核酸
C.玉米细胞中的核酸水解后可得到8种核苷酸
D.小鼠细胞中的DNA水解后可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
20.红细胞内铁含量降低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也减少,这个事实说明铁的作用是(  )
A.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红细胞的结构物质
C.调节渗透压平衡
D.维持pH的稳定
21.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D.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新陈代谢就越强,抗逆性就越强
2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否则不能维持收缩,说明钙盐为蛙心脏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骨骼、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
23.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含DNA的活细胞不一定含RNA ②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含DNA的细胞器一定含RNA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
24.如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胰岛素分子的元素组成为C、H、O、N
B.该胰岛素分子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882,形成的肽键数为49
C.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2、2
D.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①③和⑤
25.如图表示一个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98个肽键
B.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
800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这1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100个氨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14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
__等元素。
(2)B的名称叫__
__,1分子的B是由__
__、__
__和
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示表示) 
 。
(3)C是细胞中携带__
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
__、__
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一般是由__
__条__
__构成的。
(5)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__
__(写中文名称)。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B共有__
__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__
__种。
27.(8分)如图是某多肽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多肽具有__
__个氨基和__
__个羧基。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该多肽的方式叫____

(2)该多肽具有__
__个肽键,水解后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某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它们被称为__
__氨基酸。
(3)图示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
__。
(4)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假设由100个氨基酸形成具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
__。
28.(13分)如图表示细胞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
__,E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是指__
_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指__
__。
(2)F是__
__,它是由B__
__构成的。除此之外,常见的脂质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3)C的通式是 
 ,C形成G的反应叫__
__;G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__
__。
(4)D是__
__,H是__
__;H由__
__种D组成。
29.(6分)如图甲中A、B、D分别表示三种大分子有机物,a、b、d分别表示能组成这三种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乙是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物质a是__
__,a之间通过__
__的方式形成A。
(2)如果物质D是动物肝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物质D是__
__。
(3)若图乙表示图甲中物质b的结构,则图乙所示物质的名称是__
__。
(4)若图乙所示物质能参与DNA的组成,则物质m的名称是__
__。
(5)物质a、b、d都以__
__为基本骨架。
30.(9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Ⅰ: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实验Ⅱ: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实验用品: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

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__
__,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
__。
(2)写出实验Ⅰ可能的现象和结论。
①现象:__
__。
结论:__
__。
②现象:__
__。
结论:__
__。
(3)进行实验Ⅱ时,若直接向血液中滴加检测试剂则结果不容易判断,其原因是__
__。
(4)写出实验Ⅱ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①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
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②取2
mL上清液注入试管中,再加入__
__,并水浴加热。
现象:__
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