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 文学文化常识(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江苏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 文学文化常识(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1 20:1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1.[2020·盐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敬辞和谦辞在古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久仰”“劳驾”“赏光”属于敬辞,“寒舍”“见谅”“家父”属于谦辞。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安排任务”“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列短语。
C.“看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如果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语法。B项,“雄伟壮丽”“报纸杂志”属于并列短语,“热爱祖国”“安排任务”属于动宾短语。
2.[2020·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柳宗元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
B.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普希金被称作“俄罗斯文学之父”,契诃夫是戏剧和短篇小说大师,屠格涅夫被列宁赞誉为“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C.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也是指天下。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答案】A
【解析】 A项《马说》的作者是韩愈。
3.[2020·宿迁改编]下列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标题“庞安常传”中的“传”,是指“传记”,是用来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
B.古人根据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为“字”,人一般都有“名”有“字”。
C.“时年犹未冠”中的“冠”指“弱冠”,特指男子25岁时束发加冠的成人礼。
D.古代“金”常常指钱,“帛”是丝织品总称,古人常用“金帛”来指代财物。
【答案】C
【解析】 C项中“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
4.[2020·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答案】C
【解析】 《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不是小说。
5.[2020·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藤野先生》《老王》《秋天的怀念》《孤独之旅》均是情真意切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史铁生、曹文轩。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D.“四书”一般指《大学》《礼记》《论语》《孟子》;“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本来指竹简,这里指史册。
【答案】C
【解析】 A项,儒勒·凡尔纳是法国作家;B项,《孤独之旅》是小说;D项,“四书”一般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没有《礼记》。
6.[2020·滨州]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己》,被他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答案】B
【解析】 A项中的“瀚海”是指沙漠;C项中的“唐雎”虽然在《史记》里出现过,但没有单独为其做传;D项中的《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
【考情总结】
2020年盐城中考以选择题形式融合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语法等知识综合考查,分值2分。文学常识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重要文学作家作品,文化常识考查主要涉及文体知识、称谓、重要作家并称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类内容。
分册《晨读手册》详细梳理统编版教材重要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和查阅,详见《晨读手册》。
1.[2020·阜宁模拟]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古代文化中,常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三句中的“垂髫”“伛偻”“斑白”都是指老人。
C.古代晋升官职可称为“左迁”“陟”等。汉代等级制度严格,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课本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就与此处的意思一致。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句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繁花嫩叶”“花好月圆”都是并列短语。
【答案】D
【解析】 A项,“社”为土神,“稷”为谷神;B项,“垂髫”指儿童,《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项,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2.[2020·无锡模拟]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是以姓氏、年号命名;柳宗元,著有《柳河东集》,是以姓氏、籍贯命名。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中“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的“折腰”也是此意。
C.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D.战国时屈原作《离骚》,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答案】B
【解析】 B项中,“折腰”是弯腰、倾倒的意思,并没有屈辱的意思。
3.[2020·扬州模拟]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秀的散文作品能给人启示。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启示我们面对困境也要好好儿活;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启示我们不屈不挠地奋斗,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B.夸张是小说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如《蒲柳人家》中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令人印象深刻。
C.经典作品常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景,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借醉翁亭的秀丽之景,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剧本的舞台说明,能体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如《天下第一楼》中“感觉不适”“强打精神”表现了卢孟实的事业心强;《枣儿》中老人“捏捏男孩的脸”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
【答案】C
【解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醉翁亭的秀丽之景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
4.[2020·徐州模拟]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王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学过不少宋代词人的词作。“渔家傲”“浣溪沙”“破阵子”“山坡羊”等都是词牌名。
C.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等的一种艺术手法。《驿路梨花》用“梨花”象征了雷锋精神;《白杨礼赞》中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白杨之上。
D.我国古人对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如日出“扶桑”,日落“若木”;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认为桃树能驱鬼辟邪;用“桑梓”称谓家乡,离别时会折“梓树枝”相送,寓含“惜别”之意。
【答案】C
【解析】 A项,“讲述了以王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错误,《红楼梦》主要描写的是贾家,正确应为“以贾家为代表”。B项,“山坡羊”属于曲牌名。D项,古人离别时只折“柳树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
【答案】A
【解析】 “醉翁”是欧阳修给自己取的“号”,不是古代的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