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què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北宋
西夏
辽(契丹)
女
真
长白山
黑龙江
兴于白山黑水间
思考:女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过着什么生活?
女真人勇敢善战,
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材料一:(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辛劳,善骑,上下崖壁如飞。——《大金国志》
材料二:女真族勇敢勤劳,擅长狩猎。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把鹿引出来。 ——书P37
女真人像
女真族的崛起
一
女真族狩猎图
女真族的崛起
一
问题:女真族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建立政权的?
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控制。
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起兵抗辽。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国。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但是在辽国境内一直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发动反辽战争,并称帝建国,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
女真文字
金灭辽及北宋
二
材料三 “女真恨辽人入骨,而天祚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
材料四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自山东泛海赴金,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的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而得名。
辽
金
西夏
北宋
完颜阿骨打
宋徽宗赵佶
金灭辽及北宋
二
势如破竹
节节败退
金灭辽
1125年,金灭辽
金灭辽及北宋
二
耶律阿保机
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灭辽及北宋
二
(1)根据所学,回答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
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2)读教材,说说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材料五 徽宗赵佶的登位,是赵宋政权的一个分水岭。北宋王朝的辉煌,实际上在神宗执政的后期就已终止......徽宗继位,若有志于社稷,国事尚有转机......无奈、可悲的是,赵佶骨子里就没想做一个‘中兴之主’。他一如既往地耽于享乐,沉浸在声色犬马中。
书法
A
绘画
B
诗词
C
建筑
D
茶事
E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金灭辽及北宋
二
材料六 才20多天,十余年花费千万建造的华美园林,几乎尽为平地。那些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太湖奇石,后来也被占据了开封的金军尽数装车,运往北地。
--《宋史》卷85《地理志》
1127年,金灭北宋
“以牛车千乘押虏北还,其间万里,泪声潸然,不绝于野。”
《靖康稗史笺证》:“ 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 ”。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想一想:他们的名字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南宋的偏安
二
时间:
都城: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建立者:
临安(杭州)
1.南宋的建立
南宋的偏安
三
自幼习武
岳母刺字
郾城大捷
“莫须有”
岳飞抗金
我
会
说
南宋的偏安
三
郾城大捷:1140年,金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然后带兵进入郾城,取得大捷。
郾城之战后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哀叹。岳飞高喊“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
2.岳飞抗金
南宋的偏安
三
杭州西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指谁?“佞臣”指谁?
岳飞
秦桧
真原因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
宋高宗:败,被金灭;胜,老皇帝会回来。不论岳飞胜败,他的军队会发展壮大,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与金人讲和。
秦桧: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主战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南宋的偏安
三
思考:岳飞因何罪名被杀害?
被杀害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莫须有”
假罪名
南宋的偏安
三
思考: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岳飞抗金有什么作用?
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南宋的偏安
三
3、宋金议和:
①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②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议和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偏安江南
迁都中都
内容:
南宋的偏安
三
评析诗句:这首诗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金灭辽及北宋
二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初
上京
北 宋
960年
东京
西 夏
11世纪前期
兴庆
金
12世纪初
会宁
南 宋
1127年
临安
《澶渊之盟》
《宋夏和约》
《宋金和议》
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阿骨打
赵构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女真族
汉族
南宋的偏安
三
比较:宋辽议和与宋金议和?
{EB344D84-9AFB-497E-A393-DC336BA19D2E}
澶渊之盟
宋金和议
盟约双方
内容
影响
北宋——辽
南宋——金
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北宋给辽岁币。
1.南宋称臣,给金岁币。
2.划定淮水——大散关分界线
1.增加了宋朝的负担;
2.有利于和平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共同发展。在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的200多年间,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除此之外的时间,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思考: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时代特征:1、民族政权并立
2、民族融合加强(主流)
回顾与总结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