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0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0张PPT 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1 22: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试试从图中找出唐朝与哪些国家交往密切?
日本
新罗
天竺
大 食
拂 菻
狮子国
日本
吐蕃
一、唐风洋溢奈良城
——唐与日本
遣唐使
遣唐使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
——“遣唐使”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请依据下列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①持续时间长
②来华次数多
③遣唐规模大
④人员素质高
遣唐使
人员组成:留学生,僧人
特点:人员素质高
规模:200-500人不等
次数:共19次,到达13次
目的:吸取唐朝文化
贸易方式:朝贡贸易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
——“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想一想
1、遣唐使回国后,都做些什么呢?
2、唐朝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遣唐使对日本发展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正仓院藏琵琶
唐朝品阶与官服
生活中的历史
服饰
生活中的历史
文字
床前月光を看る
疑うらくは是れ地上の霜かと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趣味链接
你知道在日语中“汽车”,“人参”,“外人”是什么意思吗?
生活中的历史
节日
鲤鱼旗
武士人偶
生活中的历史
货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
(同“宝”)
生活中的历史
茶道
唐代斗茶
日本茶道
生活中的历史
唐招提寺
城市布局
鉴真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他去日本。
唐朝日本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人物——鉴真
唐玄宗时期
根据视频介绍,找到鉴真东渡的影响
鉴真
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朝日本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人物——鉴真
影响: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二、有类中华新罗国
——唐与新罗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唐与新罗的关系”,思考:
唐朝与新罗交往中,
(1)采取怎样的方式交流?何人成为新罗的最佳贡献者?
(2)唐朝与新罗在政治制度、贸易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是怎样的?
方式:
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崔致远
新罗→唐朝
唐朝→新罗
A、政治制度: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D、朝鲜音乐
C、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唐朝与新罗在政治制度、贸易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是怎样的?
相互交流、兼容并蓄
B、贸易关系: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三、广纳异域精粹行
——唐与天竺
玄奘西行
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
玄奘西行的时间是?
贞观初年
求佛
来时与他人不同
心中为苍生送去光明
走这远路无畏前方迷雾
行此艰程不惧雨水裹足
看世间总存纷乱
是否取得真经救人间无苦
我愿再行十万八千里征程
说说你所知道的玄奘西行?
过了玉门关,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莫贺延。莫贺延碛是现在安西到哈密之间的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
玄奘一行来到了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山脉的穆素尔岭),山高七千公尺,山上有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七天,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玄奘西行会碰到哪些困难?他如何面对这些困难?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思考
携佛经回长安,主持译经
弟子成书《大唐西域记》
遍访名寺,游学研习佛法
历经磨难,到达天竺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西行的历程:
“西行九九八一难,取回真经济世间”
?玄奘·大雁塔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双向交流
日本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日本
天竺
玄奘西行
新罗
多个层面相互借鉴
小结
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能从唐对外关系中获得什么启示?
国家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
主权独立才是国家开放的前提
坚持平等合作与开放发展方针
鼓励与支持各行主动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