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2 12: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思想品德、历史试题
历史部分(60分)
一、精挑细选(请将下列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某校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浙江余姚 D.云南元谋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质,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征,你能判断他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小华在网上搜索了“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据此推断,他想了解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人物是 ① 炎帝 ② 黄帝 ③ 尧 ④ 舜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
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7.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展示的文物,我们可以了解 的历史。 ( )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9.从夏商两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国君应该 ( )
A.重视教育 B.增强国力 C.发展经济 D.勤政爱民
10.2008年“5.12” 汶川地震,瞬间山崩屋塌,历经二千多年的古代著名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个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水利工程修建于 (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蜀汉
1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封邦建国”成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这里“封建”指(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12.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多所。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是因为孔子的思想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那就是 ( )
A.仁者爱人 B.等级观念 C.举一反三 D.温故知新
13.“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了专门部署。你认为处理这一事件应该采取下列的 思想处理。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4.如果在现代,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最符合“诺贝尔和平奖”精神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5.《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6.当某同学遇到困难退缩时,我们让他了解的历史资料最好是 ( )
A.卧薪尝胆 B.合纵连横 C.问鼎中原 D.朝秦暮楚
17.如果把“商鞅变法”“铁器牛耕的推广”与“百家争鸣”作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奴隶制繁荣 B.诸侯争霸 C.思想活跃 D.社会大变革
二、阅读探究(18题11分,19题10分,20题15分,共36分)
18.研读和分析史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事迹的主人公是谁?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的名称。(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史料与古代的哪项工程有关?(2分)材料二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是谁?(1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府”指什么地方?(1分)谈谈你对该工程的认识。(2分)
(3)从两人的事迹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2分)
19.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者1】虽然连年战争,但“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仁义,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如果像在陆地上行船,水
中驾车一样治理国家,怎么能行呢?
(1)上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哪些学派思想家的言论?(2分)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2分)
(2)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你会使用哪家思想?请说明理由 (3分)
(3)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3分)
20.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史料链接】“(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上述史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事件?此次变法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变法得到了谁的有力支持?(3分)
(2)结合所学内容,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补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
(3)这次变法虽取得重大的成功,但后来为什么会遭到贵族激烈的反对?(2分)你能分析说明他变法最终成功的原因吗?(2分)
(4)这次变法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样重要的影响?(2分)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精挑细选(请将下列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D C A D B A D B B A D C B A D
二、阅读探究(18题11分,19题10分,20题15分,共36分)
18.(1)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夏朝。(每题1分,共3分)
(2)都江堰(2分);李冰(1分);成都平原(1分);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都江堰是综合性水利工程,既可灌溉,又可防洪,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只要意思接近即可给分,2分)
(3)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2分)
19.(1)学者1:代表儒家,代表人物:孟子;(1分)
学者2:代表墨家,代表人物:墨子;(1分)
学者3:代表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1分)
学者4:代表道家,代表人物:庄子。(1分)
(2)儒家、墨家、法家、道家任何一家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3) 校园里乱扔垃圾是不道德行为,应该倡导“爱护环境,人人有责”。(3分)
20.(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每题1分,3分)
(2)①承认土地私有;②奖励军功;③编制户口;④推行县制(每答对1点得1分,共4分)
(3)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所以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2分)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①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③商鞅本人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任答对两点即可给2分)
(4)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来坚实的基础。(2分)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2分,只要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黄河
富国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强兵措施

②奖励生产


⑤统一度量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