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4.1光的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同步练习一(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全册4.1光的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同步练习一(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2 04:10:26

文档简介

4.1
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
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
D.?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
【答案】C
【解析】A、B、D本身均不发光;我们能看到他们是因为光照到它们上(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C本身发光,属于人造光源;光源:自身能够发光。
故选:C
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案】
C 
【解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实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在实验②中由于慢慢倒入的海波溶液不均匀,所以光在其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曲,在实验③中由于经过搅拌,使溶液均匀,光又会沿直线传播,所以得到的结论应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答案】A
【解析】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成像特点: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的?????????????????????????????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答案】C
【解析】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路径(注意是路径,这里有很多不同老版本的说法)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答案】C
【解析】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所以A不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可以在在真空中传播,所以B不正确;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所以C正确;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小,所以D不正确;故选C。
6、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背后会出现影子
B.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光线判断物体的远近
C.日食和月食
D.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D
【解析】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光线判断物体的远近都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的传播速度。所以D正确。
7、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答案】A
【解析】人走过路灯的过程,由靠近到远离,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如下图所示:
8、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屏上该物体的像将()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以上均可能
【答案】C
【解析】小孔成像,像的大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物体靠近小孔,光屏远离小孔时,像变大(由几何知识(画图)可知:物距大,像小;像距大,像大。)。
9、如图是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到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解析】月球看到日食,说明地球挡住了月亮(地球在中间位置),地球上人再看月亮自然可能出现月食(月亮被地球挡住看不到)。
故选D
10、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答案】C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位置无关,所以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在厚纸板的不同位置上扎两个小孔,则在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两个倒立的像。
填空题
1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答案】②③④;①⑤
【解析】太阳本身能发光,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蜡烛的火焰本身也能发光,这些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宝石也是反射光,电影银幕也是反射光,这些不是光源;太阳、萤火虫是天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故答案为:②③④;①⑤
12、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它在
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可达
_______km/s.如图所示,我们使用汽枪射击时,要用准星和标尺的缺口瞄准目标,然后轻扣扳机,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______的原理.
【答案】真空
3×105
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13、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形成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      ,其原因是                       ;在树下还可以看到一些圆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          。
【答案】影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的像
【解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树荫下的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
14、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前方出现的情况是,你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弯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由于汽车发出的光柱是沿直线传播的,若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可判断前方出现弯道。
15、某同学按课本提示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________(彩色/黑白)?________(实/虚)像,在室外观察时,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不太清楚,你的建议是?_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彩色;实;用不透明的纸卷成一个筒套在塑料薄膜上
【解析】利用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彩色实像,在室外观察时,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不太清楚,为防止除小孔以外的任何部分不漏光,可以用不透明的纸卷成一个筒套在塑料薄膜上。
故答案为:彩色;实;用不透明的纸卷成一个筒套在塑料薄膜上。
16、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_____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答案】长;直线传播
【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后方出现不见光的区域就是影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人在远处时,影子区域较大,人在灯下时,影子较小,故人经过路灯时,影子是先变短,再变长,而这位同学是从一路灯下远离的过程,所以他看到自己影子将变长。
解答题
17、“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说明吗?
【答案】如图所示:井底之蛙只能看到灰色部分。
【解析】光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
18、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种办法):?????
________???

【答案】(1)实像;光的直线传播
(2)D
(3)缩小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
【解析】
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所以仍是蜡烛的倒立像,故应选D;
(3)缩小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蜡烛所成的像。
20、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减小的距离.
(4)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在同一侧的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5)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所示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答案】(1)实像;光的直线传播;(2)D;
(3)蜡烛与小孔;
(4)顺;
(5)B;
(6)树叶间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解析】
(1)小孔成像特点:倒立、实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特点: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3)增大物距或减小像距;
(4)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物顺时针转,像也顺时针转;
(5)始终保持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大小;
(6)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像距与像的大小有关。4.1
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
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
D.?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
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的?????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6、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背后会出现影子
B.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光线判断物体的远近
C.日食和月食
D.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7、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8、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如果小孔靠近物体,纸屏离小孔的距离增大一些,则纸屏上该物体的像将()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以上均可能
9、如图是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到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10、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填空题
1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12、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它在
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可达
_______km/s.如图所示,我们使用汽枪射击时,要用准星和标尺的缺口瞄准目标,然后轻扣扳机,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______的原理.
13、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形成乘凉的范围实际上是大树的      ,其原因是                       ;在树下还可以看到一些圆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          。
14、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前方出现的情况是,你判断的依据是。
15、某同学按课本提示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________(彩色/黑白)?________(实/虚)像,在室外观察时,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不太清楚,你的建议是?________(写出一点).
16、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_____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解答题
17、“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说明吗?
18、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19、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种办法):?????
???

20、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
(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减小的距离.
(4)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在同一侧的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5)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所示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