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泉城中学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泉城中学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2 12: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山东省泉城中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人生就是一次考试,每个人得分高低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认真。考试也是一段人生,面前的难题不是试卷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请发挥你的才情,挥舞你灵动的妙笔,写下自信的每一笔,写下属于自己的每一份思考。请注意卷面整洁。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五个大题,25个小题。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卷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下图人物在领导禁烟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缉拿烟贩 B.整顿海防 C.虎门销烟 D.发动对英战争
2.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是
A.中俄《爱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天津条约》
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
A.金田起义以后 B.定都天京以后
C.攻占长江中下游后 D.攻克常州、苏州后
5.1871年,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美国
6.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见下图)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A.行省 B.都护府 C.大将军 D.知府
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下图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丰岛海战 B.旅顺之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之战
9.《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1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1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工业有①江南制造总局②开平矿务局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5.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陆海军 D.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16.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①提倡民主②提倡新道德③提倡科学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7.“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8.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事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19.下图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它是
A.商务印书馆 B.红旗出版社
C.中华书局 D.文艺出版社
20.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歌女红牡丹》 D.《八百壮士》
卷Ⅱ 探究实践,请你参与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据此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21.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22.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__ __。
三、在迁徙中了解历史:
23.时间:1902年。
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祖籍香港岛,1842年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他又被驱逐到郊区居住,在给儿孙讲述自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在史料中走近历史:
2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 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
材料二:见下图:
(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 其中“贼”是指谁 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性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和观众见面。此剧写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这场战争打中国打痛了,打醒了,并引发了“公车上书”事件。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4)“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材料中提到的“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甚至是革命的历程”,你能说出具体的史实名称吗
(6)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五、在纪念中感知历史:
25.2010年10月22日,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今天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 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探究二】资料收集
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⑥“自强”、“求富”
丙: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相关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相关资料(填序号)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探究四】深入研究
(4)对这场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 为什么
【探究五】探究体会
(5)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A.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
B.孙中山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C C A C C D A B A D A D D B A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21.魏源;张謇;严复
22.申报 京张铁路
三、材料分析题:(共25分)(如果分值分配不合理,您可以和老师们统一标准后阅卷)
23.(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1.5分)
(2)《南京条约》-鸦片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分)
(3)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1分)
24.(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分)
(2)谭嗣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2分)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1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答对两个即可)(1分)
(4)甲午中日战争。(1分)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答魏源的《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亦可)(1分)
(6)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1分)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分)
25.(1)湖北省;(1分)孙中山。(1分)
(2)三民主义。(1分)
(3)(4分)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④⑦⑧
(4)评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观点①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观点②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又是失败了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2分)
(5)A.方法:要从整体来分析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分析历史事件,要对资料进行辨析;要论从史出;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主见;要学会合作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关注社会热点。(只要从历史学习方法角度回答,合理即可得1分)
B.①热爱祖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进步事业。②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发展自己的救国主张。(任意回答一点,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